带收尘杯的冲击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0217发布日期:2019-05-28 20:49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带收尘杯的冲击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钻,尤其涉及一种带收尘杯的冲击钻。



背景技术:

冲击钻依靠旋转和冲击来工作。单一的冲击是非常轻微的,但每分钟40000多次的冲击频率可产生连续的力。可用于天然的石头或混凝土。冲击钻工作时在钻头夹头处有调节旋钮,可调普通手电钻和冲击钻两种方式。但是冲击钻是利用内轴上的齿轮相互跳动来实现冲击效果,冲击力远远不及电锤。它不适合钻钢筋混凝土。现有的冲击钻并未设置专门用于收集工作时产生的灰尘,使得在工作时会造成灰尘到处散落,造成污染。特别是人们在钻竖直向向的通孔时,钻孔时的灰尘会直接在重力作用下,散落一地不环保。同时在钻硬度较大的物体时,钻头容易发热损坏,往往需要不断加水或其他冷却液进行冷却,由于钻头在高速旋转会将水或其他冷却液甩出,使得污水到处飞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收集钻头工作时产生的灰尘的带收尘杯的冲击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收尘杯的冲击钻,包括钻头、收尘杯,所述收尘杯为中空的倒圆台结构,且杯底中部设置有螺纹孔,钻头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适配的连接螺纹,使得收尘杯可与钻头螺纹连接,且螺纹孔内螺纹的旋向与钻头的转向相反。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收尘杯材质为塑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实际使用方便。本装置可直接将钻头外壁螺纹连接有收尘杯,就可将收尘杯固定于钻头上,使其跟钻头一同旋转,使得钻头竖直向上打孔时,产生的灰尘可直接掉落至杯体内,避免了污染下方空间。同时在加水进行钻孔时,收尘杯可将污水遮挡,避免污水四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收尘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本体1,收尘杯2,螺纹孔21,钻头3,连接螺纹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带收尘杯的冲击钻,包括钻头3、收尘杯2,所述收尘杯2为中空的倒圆台结构,且杯底中部设置有螺纹孔21,钻头3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适配的连接螺纹31,使得收尘杯2可与钻头3螺纹连接,且螺纹孔21内螺纹的旋向与钻头3的转向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装置可直接将钻头3外壁螺纹连接有收尘杯2,就可将收尘杯2固定于钻头3上,使其跟钻头3一同旋转,使得钻头3竖直向上打孔时,产生的灰尘可直接掉落至杯体1内,避免了污染下方空间。同时在加水进行钻孔时,收尘杯2可将污水遮挡,避免污水四溅。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收尘杯2材质为塑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由于冲击钻本体1内部安装有电器元件和外壳本身具有一定重要,故本装置为了更加省力,优选收尘杯2材质为塑料,降低总重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收尘杯的冲击钻,包括钻头(3)、收尘杯(2),所述收尘杯(2)为中空的倒圆台结构,且杯底中部设置有螺纹孔(21),钻头(3)中部外壁上设置有适配的连接螺纹(31),使得收尘杯(2)可与钻头(3)螺纹连接,且螺纹孔(21)内螺纹的旋向与钻头(3)的转向相反。本装置可直接将钻头(3)外壁螺纹连接有收尘杯(2),就可将收尘杯(2)固定于钻头(3)上,使其跟钻头(3)一同旋转,使得钻头(3)竖直向上打孔时,产生的灰尘可直接掉落至杯体(1)内,避免了污染下方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庆
技术研发日:2017.11.22
技术公布日:2019.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