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轴对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1790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Z轴对刀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数控机床零部件,尤其涉及的是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成本低廉的Z轴对刀器。



背景技术:

对刀器是加工中心的辅助零部件,用于Z轴坐标原点的精确定位,采用对刀器对刀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利于智能化的自主加工。现有对刀器的结构和使用复杂,传感器反应灵敏度低下,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成本低廉的Z轴对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Z轴对刀器,包括壳体和接触头,接触头呈圆柱状,壳体开有与接触头匹配的圆柱状容腔,接触头滑套于容腔,接触头下部和壳体之间安装一弹簧;容腔设有一组关于接触头中轴对应的方形导槽,导槽由容腔径向外凹而成,容腔的顶部则设有径向内凸的环形挡环;接触头设有直条状透光通槽,通槽上部开有横向贯穿的方形安装槽,安装槽安装有一根横向导向销,导向销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应的导槽;壳体的侧壁设有关于接触头中轴对应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常态下,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透过通槽进行光通信,外力向下推压接触头,导向销随之下移直至遮挡红外发射管照射至红外接收管的红外光。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用于外接气管的喷气管,喷气管的喷气嘴对应接触头顶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一磁铁。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一外露的LED指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接触头中部开有透光通槽,两侧安装一组固定于壳体的红外对管,外力下压接触头,带动导向销下移遮挡红外对管之间的光通信进而产生一电信号;本发明采用红外对管作为传感器,结构简单,具有灵敏度高,反应时间快等特点,保证对刀的精确度,具有很强的可靠性,而且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1、壳体;11、容腔;12、导槽;13、挡环;2、接触头;21、通槽;22、安装槽;23、导向销;3、弹簧;41、红外发射管;42、红外接收管;5、喷气管;51、喷气嘴;6、磁铁;7、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Z轴对刀器,包括壳体1、接触头2、弹簧3和传感器,接触头2滑套于壳体1的容腔2,弹簧3安装于接触头2底面和壳体1底板之间,传感器则安装于壳体1侧壁的中部并与加工中心的控制中心电连接。具体的,接触头2呈圆柱状,壳体1的容腔11也呈圆柱状,两者形状匹配。容腔11设有一组关于接触头对应的方形导槽12,导槽12由容腔11径向外凹而成,容腔11的顶部则设有径向内凸的环形挡环13。如图2所示,接触头2设有直条状透光通槽21,通槽21上部开有横向贯穿的方形安装槽22,安装槽22安装有一根横向导向销23,导向销2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应的导槽12。壳体1的侧壁中部还有关于接触头中轴对应的红外发射管41和红外接收管4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常态下,弹簧3顶起接触头2,红外发射管41和红外接收管42刚好透过通槽21进行无障碍光通信;外力向下推压接触头2,弹簧3收缩,导向销23随之下移直至遮挡红外发射管41照射至红外接收管42的红外光并产生一个触发信号,发送至加工中心。导向销23不仅具有导向作用,还可以防止接触头旋转,保证红外对管的正常光通信,同时导向销23还作为信号触发装置,用于遮挡红外对管的正常光通信产生电信号。

接触头2表面灰尘会影响对刀精度,因此本发明还在壳体1的侧壁设置用于外接气管的喷气管5,喷气管5的喷气嘴51对应接触头2顶面。壳体1的底部安装一磁铁6,利用磁铁6直接将Z轴对刀器吸附于加工中心,安装方便快捷。壳体1的侧壁顶部设有一外露的LED指示灯7。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