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26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电钻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钻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电钻。



背景技术:

目前,手电钻广泛适用于建筑梁、板、柱、墙等的加固,装修、墙安装、支架、栏杆等安装,可以钻瓷砖、钻木材、钻金属等很多场合,但是使用时间长了或者应用质地比较硬的场合钻头温度会升高,这时大多都会人工在钻的位置撒上一点水以降低钻头的温度,但是这样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电钻,通过在机壳头部设置喷嘴,在手柄内设置与喷嘴相连接的水管,并在水管与喷嘴之间设置由自动喷水装置控制的电磁阀,使得当钻头达到预设温度时就会自动喷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电钻,包括机壳、安装于机壳下部的手柄、安装于机壳头部的钻头以及用于驱动钻头的电机,所述手柄内部设置有水管,所述机壳头部设置有与水管相连接的喷嘴,所述水管与喷嘴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手柄设置有自动喷水装置,所述自动喷水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设置于钻头底部,用于检测钻头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单元,耦接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接收并响应于所述温度检测信号,以控制电磁阀的启闭;以及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自动喷水装置提供工作电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手柄内部设置水管,机壳头部设置与水管相连接的喷嘴,在水管与喷嘴之间设置电磁阀,并在手柄内设置自动喷水装置,通过检测单元检测钻头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温度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启闭,从而控制喷嘴是否出水,当检测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开启,喷嘴喷水,对钻头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贴合于钻头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单元耦接,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温度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当检测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高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打开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比较电路,耦接于检测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温度检测信号与参考电压相比较输出一比较信号;防干扰电路,耦接于比较电路,用于根据预定时间内比较信号的变化情况输出一控关信号;开关电路,耦接于防干扰电路,用于根据控关信号控制电磁阀与电源单元之间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比较电路包括,参考电压生成电路,具有一第一电阻,其一端耦接于第二直流电,另一端与一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地;其中,自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产生所述参考电压;比较器,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同相输入端耦接于温度传感器组件的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耦接于参考电压,输出端输出一比较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干扰电路包括,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于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并输出一延时比较信号;以及与门,具有两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输出控关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PN三极管,其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一第三电阻耦接于所述控关信号并通过一第四电阻与发射极共地;继电器,其线圈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另一端耦接于该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开关串接于电源单元与电磁阀之间;二极管,其阴极耦接于该第一直流电,阳极耦接于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线圈的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顶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与钻头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锁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壳顶端设置开设有通孔的定位孔,在通孔内设置定位杆,并在定位杆上设置锁定机构,当钻头钻孔的深度达到要求的深度时,定位杆与物体表面相抵触,无法再深入,以确保精确的钻孔深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串接在电源单元与电机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杆的前端设置限位开关,使得当孔的深度钻到要求的深度时,限位开关断开,钻头自动停止钻孔,更加确保钻孔深度的精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进行钻孔时,钻头温度开始慢慢上升,当钻头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此时检测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大于参考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输入到延时电路,延时预定时间后输出,若当下的比较器输出仍为高电平,则与门输出的控关信号为高电平,导通NPN三极管,继电器通电,内部铁芯吸合常开触点开关,导通交流电源与电磁阀,喷嘴开始喷水,对钻头进行降温,实现了当钻头温度升高时,喷嘴自动喷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整体的连接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3为电源单元的电路图。

图中:1、机壳;2、手柄;3、钻头;4、电机;5、水管;6、喷嘴;7、电磁阀;8、控制单元;9、温度传感器组件;10、比较电路;11、防干扰电路;12、开关电路;13、定位块;14、通孔;15、定位杆;16、限位开关;17、调节螺栓;18、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9、钻头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手电钻,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壳1、安装在机壳1下部的手柄2,机壳1与手柄2呈T形连接,钻头3安装在机壳1头部的钻头夹19上,电机4安装在机壳1内,并与钻头3通过钻头夹19相连接;在机壳1顶端一体成型有定位块13,在定位块13内开设了与钻头3平行的通孔14,在通孔14内安装了定位杆15,定位杆15通过锁定机构固定定位杆15伸出机壳1头部的长度,锁定机构为调节螺栓17,当钻头3钻孔的深度达到要求的深度时,定位杆15与物体表面相抵触,无法再深入,以确保精确的钻孔深度,又在定位杆15的前端设置限位开关16,使得当孔的深度钻到要求的深度时,限位开关16断开,钻头3自动停止钻孔,更加确保钻孔深度的精确。

在手柄2内部安设了连接外部水源的水管5,机壳1头部安装了与水管5相连接的喷嘴6,并且水管5与喷嘴6之间安装了电磁阀7,然后在手柄2内安装自动喷水装置,自动喷水装置包括,检测单元,设置于钻头3底部,用于检测钻头3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单元8,耦接于检测单元,用于接收并响应于温度检测信号,以控制电磁阀7的启闭;以及电源单元,用于为自动喷水装置提供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中,电源单元电路图如图3所示,其输入端耦接于220V交流电源,经过整流降压滤波后输出第一直流电Vout_1,该第一直流电Vout_1为12V;第二直流电Vout_2,该第二直流电Vout_2为5V,以供控制单元8使用,此外,由电源单元的输入端直接向电磁阀7供电,即电磁阀7的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

上述的检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组件9,温度传感器组件9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组件9贴合于钻头3的底部,温度传感器组件9与控制单元8耦接,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

耦接于检测单元的控制单元8,根据温度检测信号控制电磁阀7的启闭,当检测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高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8打开电磁阀7。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8包括,比较电路10,耦接于检测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温度检测信号与参考电压相比较输出一比较信号;防干扰电路11,耦接于比较电路10,用于根据预定时间内比较信号的变化情况输出一控关信号;开关电路12,耦接于防干扰电路11,用于根据控关信号控制电磁阀7与电源单元之间的通断。

其中,比较电路10包括,参考电压生成电路18,具有一第一电阻R1,其一端耦接于第二直流电Vout_2,另一端与一第二电阻R2串联后接地;其中,自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产生参考电压,并且第一电阻R1为可变电阻器,使得可通过改变第一电阻R1的阻值,从而改变参考电压,即改变温度预设值;一比较器A,具有一同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及一输出端,同相输入端耦接于温度传感器组件9的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耦接于参考电压,输出端输出一比较信号。比较器A为有源电压比较器,其电源接入端耦接于第二直流电Vout_2,接地端接地。

其中,防干扰电路11包括,一延时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于比较器A的输出端并输出一延时比较信号;以及一与门AND_1,具有两个输入端与一个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耦接,第二输入端与比较电路10的输出端耦接,其输出端输出控关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延时电路可以选择由555芯片为核心组成的延时电路,由于延时电路已被公开,为现有技术,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诉。

另外,开关电路12包括,一NPN三极管Q1,其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一第三电阻R3耦接于控关信号并通过一第四电阻R4与发射极共地;一继电器KM,其线圈一端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out_1,另一端耦接于该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开关串接于电源单元与电磁阀7之间;一二极管D1,其阴极耦接于该第一直流电Vout_1,阳极耦接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该继电器KM的线圈的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进行钻孔时,钻头3温度开始慢慢上升,当钻头3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此时检测单元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大于参考电压,比较器A输出高电平,输入到延时电路,延时预定时间后输出,若当下的比较器A输出仍为高电平,则与门AND_1输出的控关信号为高电平,导通NPN三极管Q1,继电器KM通电,内部铁芯吸合常开触点开关S,导通交流电源与电磁阀7,喷嘴6开始喷水,对钻头3进行降温,实现了当钻头3温度升高时,喷嘴6自动喷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