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切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0312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细管切绕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中毛细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毛细管切绕机。



背景技术:

压力式温控器作为一种常见的控制元器件而言,毛细管是压力式温控器必不可少的感温元件。内部充有适量的氟里昂工质,这些工质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呈饱和蒸汽状态,毛细管的感温端感受到被测温度。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随着被测端温度的降低或升高,组件内饱和蒸汽的压力也相应地减少或增大,使与毛细管联结的波纹管(弹性元件)产生位移,成为推动温控器执行结构动作的动力源泉。计算和实验均表明:毛细管长度是决定压力式温控器温度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毛细管整理工序是压力式温控器生产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该工序的任务如下:1.因毛细管制造厂商所提供的是盘绕捆装毛细管,较为弯曲,为保证压力式温控器的外观质量需予以校直。2.为保证压力式温控器的温度特性,需截取长度准确的毛细管。3.为方便下工序作业和为了便于包装运输,按照一定的要求将所截取的毛细管卷绕成螺旋圆环的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引进毛细管整理设备。该工序长期以来靠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毛细管的长度误差大,卷绕不规则,校直效果差,制约了规模生产的发展,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结构简单、产品质量好且工作效率高的毛细管切绕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品质量好且工作效率高的毛细管切绕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毛细管切绕机,所述毛细管切绕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切绕机还包括用于对待加工毛细管进行导向输出的固定导向轮、依次沿毛细管输送方向布置设置于所述机架顶端上的校直机构、牵引机构、切断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末端上的用于对切断作业后的毛细管进行导向输出的导向轮、设置于所述导向轮上游并位于毛细管上方的导槽驱动气缸和由该导槽驱动气缸带动升降移动的平板、由所述平板与设置于毛细管下方的固定件构成的用于毛细管水平通过的导槽、设置于所述导向轮和导槽驱动气缸之间并位于毛细管上方的定位轮驱动气缸和由该定位轮驱动气缸带动驱动的定位轮、设置于所述导向轮下游的成形导向轮驱动气缸和由该成形导向轮驱动气缸带动驱动的成形导向轮、水平横向布置位于所述定位轮和成形导向轮之间区域的芯轴以及竖直布置于芯轴一侧的推料杆,其中当所述推料杆向所述芯轴一侧移动时,所述推料杆将位于所述导向轮上完成整形作业的毛细管沿芯轴轴向推出出料。

进一步地,所述校直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顶端上的支座、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沿毛细管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垂直校直组件和水平较直组件,所述垂直校直组件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三个水平导向轮和间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水平导向轮上方或下方之间的竖直导向轮,毛细管经过所述垂直校直组件时,所述水平导向轮和垂直导向轮相配合实现对毛细管的校直作业;所述水平较直组件包括上下两层分布的校直轮组,每一校直轮组包括三个呈水平直线间隔排列的导向轮和位于相邻导向轮之间的校直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导向轮其圆周端面上设置有对毛细管进行导向作用的导向槽,所述竖直导向轮其外表面硬度和光洁度高于所述水平导向轮外表面的硬度和光洁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其圆周端面上设置有对毛细管进行导向作用的导向槽,所述校直轮其外表面硬度和光洁度高于所述导向轮外表面的硬度和光洁度。

进一步地,所述成形导向轮驱动气缸与所述机架构成水平方向可调的滑动连接,用于保证所述成形导向轮水平可微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毛细管切绕机,其避免了传统的采用靠手工卷绕形状不规则的现象,保证了外观质量,保证了截取长度的准确性,同时也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校直结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待加工毛细管,3-固定导向轮,4-校直机构,401-支座,402-垂直校直组件,4021-竖直导向轮,4022-水平导向轮,403-水平较直组件,4031-导向轮,4032-校直轮,5-牵引机构,6-切断机构,7-卷绕机构,701-导槽驱动气缸,702-平板,703-导槽,704-定位轮驱动气缸,705-定位轮,706-成形导向轮驱动气缸,707-成形导向轮,708-芯轴,709-推料杆,710-导向轮,8-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毛细管切绕机,该毛细管切绕机包括机架1,还包括用于对待加工毛细管进行导向输出的固定导向轮3、依次沿毛细管8输送方向布置设置在述机架1顶端上的校直机构4、牵引机构5、切断机构6和卷绕机构7。该卷绕机构7包括设置在机架1末端上的用于对切断作业后的毛细管进行导向输出的导向轮710、设置在导向轮710上游并位于毛细管上方的导槽驱动气缸701和由该导槽驱动气缸701带动升降移动的平板702、由平板702与设置于毛细管下方的固定件构成的用于毛细管水平通过的导槽703、设置在导向轮710和导槽驱动气缸701之间并位于毛细管上方的定位轮驱动气缸704和由该定位轮驱动气缸704带动驱动的定位轮705、设置在导向轮710下游的成形导向轮驱动气缸706和由该成形导向轮驱动气缸706带动驱动的成形导向轮707、水平横向布置位在定位轮705和成形导向轮707之间区域的芯轴708以及竖直布置于芯轴708一侧的推料杆709,其中当推料杆709向所述芯轴708一侧移动时,该推料杆709将位于导向轮710上完成整形作业的毛细管沿芯轴708轴向推出出料。此外,为了使得整个结构具备更好的卷绕效果,本方案中的上述成形导向轮710驱动气缸706与所机架1构成水平方向可调的滑动连接,用于保证成形导向轮707水平可微调。

请结合参照附图3所示,本方案中的上述校直机构4包括设置在机架1顶端上的支座401、设置在支座401上沿毛细管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垂直校直组件402和水平较直组件403,上述垂直校直组件402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三个水平导向轮4022和间隔设置于相邻两个水平导向轮4022上方或下方之间的竖直导向轮4021,毛细管8经过上述垂直校直组件402时,上述水平导向轮4022和垂直导向轮4021相配合实现对毛细管的校直作业;上述水平较直组件403包括上下两层分布的校直轮组,每一校直轮组包括三个呈水平直线间隔排列的导向轮4031和位于相邻导向轮4031之间的校直轮4032。

优先地,水平导向轮4022其圆周端面上设置有对毛细管进行导向作用的导向槽,竖直导向轮4021其外表面硬度和光洁度高于水平导向轮4022外表面的硬度和光洁度.同样地,导向轮4031其圆周端面上设置有对毛细管进行导向作用的导向槽,校直轮4032其外表面硬度和光洁度高于导向轮4031外表面的硬度和光洁度。

请再结合参照附图1所示,工作时,待加工毛细管2在固定导向轮3的牵引导向作用下,依次经过设置在机架1上的校直机构4、牵引机构5和切断机构6,分别依次实现对待加工毛细管2的水平校直和垂直校直和牵引输入作业,经定长切断作业后的毛细管进入到卷入机构中,接着,毛细管经过导槽703直线输送一段距离后(该距离为根据生产需要预先设定的距离),成形导向轮707下移,毛细管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绕着导向轮710卷绕,当达到卷绕的圈数后,毛细管停止牵引输送,切断机构6裁断毛细管,同时平板702、定位轮705和成形导向轮707上移复位,随后,推料杆709将完成卷绕作业的毛细管8推出,从而完成对该根毛细管的加工作业。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