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6731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冷轧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轧机。



背景技术:

冷轧机是一种新型的钢材质冷轧加工设备,该机可将热轧圆盘,钢板卷材加工成成品,然后进行后续制作,在一些冷轧工艺中,需要将钢板进行冷轧,并且需要在钢板上冷轧出特殊的结构。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506669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冷轧机工作辊组及中间辊组,工作辊组包括设有轴承座的上工作辊、下工作辊,且上工作辊轴承座、下工作辊轴承座之间是弹性连接的,常态下,上工作辊轴承座和下工作辊轴承座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处于分离状态,在此状态下可以进行穿带和换辊的工作,当轧制钢板时,轧机的顶紧装置和压下装置分别从上部和下部压紧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

但是,上述这种冷轧机上的工作辊组不足之处在于,轧制时,顶紧装置和压下装置对压缩弹簧起到下压的作用,在整个轧制的过程中,压缩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工作辊的重量比较重,在使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压缩弹簧的弹性性能减弱,在顶紧装置和压下装置在卸掉其作用在压缩弹簧上的作用力之后,压缩弹簧无法恢复到最初的长度,从而导致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间距重新变得狭小,不便于工作人员穿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机,通过丝杠和滑块的设置,实现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且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而出现间距变小的情况,从而使上、下工作辊之间的间距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方便穿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轧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上设置有上工作辊,所述下轴承座上设置有下工作辊,所述机座的顶壁设置有沿机座高度方向延伸的升降槽,所述上轴承座与所述升降槽滑移连接,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沿机座高度方向延伸的丝杠以及驱动丝杠自转的驱动件,所述上轴承座上螺纹连接有在丝杠上升降滑移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工作,通过丝杠和滑块的设置,驱动上轴承座在升降槽内向上滑移,从而使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间距变大,方便穿带工作的进行,在完成穿带工作之后,驱动件驱动下轴承座向下移动,从而使上工作辊压在下工作辊上,通过上、下工作辊的配合,对上、下工作辊之间的工件进行轧制,通过丝杠和滑块的设置,实现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且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而出现间距变小的情况,从而使上、下工作辊之间的间距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方便穿带。

进一步的,所述上轴承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升降槽的内壁设置有沿升降槽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轴承座在升降槽内升降滑移时,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移,导向块的设置,对上轴承座的滑移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从而使上轴承座的滑移更加的精准、稳定,不会出现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下轴承座位于升降槽内底部,所述下轴承座上固定连接有沿升降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柱,所述上轴承座上设置有与导柱滑移配合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上轴承座上的导柱通过导向孔与上轴承座滑移配合,通过导柱和导向孔的设置,使上轴承座的移动更加的稳定、精准,且不易产生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上螺纹套设有与上轴承座底壁相抵触的支撑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套筒螺纹套在导柱上,支撑套筒的上端面与上轴承座的底壁相抵触,通过支撑套筒对上轴承座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分担丝杠对上轴承座的支撑力,且同时,支撑套筒限制上轴承底座在升降槽内意外滑移下来,对升降调节后的上轴承座的位置起到较好、稳固的定位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盖在升降槽的槽口上的压块,所述压块与机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与机座螺纹连接,在需要更换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时,可将压块从机座上拆卸下来,使升降槽的槽口处于敞开的状态,然后将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从升降槽的槽口处拆卸下来,从而将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拆下来,给换辊工作带来了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的顶壁设置有沿机座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滑轨,所述压块的底壁设置有与滑轨滑移配合的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采用滑移的方式在机座上滑移,从而将升降槽的槽口打开,使槽口处于敞开的状态,滑移压块的方式比提取压块的方式更加省力、快捷,且通过滑轨,可使压块的滑移运动更加稳定、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在机座宽度方向上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压块从机座顶壁上滑出后放置的承载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机座顶壁上滑出后的压块可放置在承载台上,承载台的设置,为移动后的压块提供了放置的空间,不需要对压块进行上下搬运,使工作人员工作起来更加省力、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和所述轨槽的纵截面形状为燕尾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和轨槽的纵截面形状为燕尾形,燕尾形的设置,使滑轨在轨槽内滑移更加稳定,且滑轨不易从轨槽内脱离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包括底座、一对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安装支座,每一安装支座对应设置一升降槽和压块,两个所述压块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横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将两个压块螺纹连接在一起,通过横梁可推动两个压块同步移动,使得工作人员在打开滑槽的过程中更加省力、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有与安装支座固定连接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可加强底座与安装支座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使整个机座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产生损坏,使用寿命更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丝杠和滑块的设置,实现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且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而出现间距变小的情况,从而使上、下工作辊之间的间距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方便穿带;

2、承载台的设置为移动后的压块提供了放置的空间,不需要对压块进行上下搬运,使工作人员工作起来更加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丝杠、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的位置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体现压块在安装支座上的滑移。

图中:1、机座;101、安装支座;102、底座;2、上工作辊;3、下工作辊;4、上轴承座;5、下轴承座;6、驱动件;7、丝杠;8、升降槽;9、导柱;10、支撑套筒;11、加强筋;12、压块;13、连接横梁;14、第一螺栓;15、滑轨;16、承载台;17、轨槽;18、第二螺栓;19、滑块;20、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冷轧机,如图2所示,包括机座1,机座1包括底座102、一对与底座102固定连接的安装支座101,安装支座101的形状为长方体,安装支座101在垂直于底座102上表面的方向上向上延伸,两个安装支座101左右对称,且每一个安装支座101上对应设置有一升降槽8和一压块12,升降槽8从安装支座101的上表面沿安装支座101的上表面竖直向下延伸,压块12盖在升降槽8上端的槽口上,两个压块12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横梁13,连接横梁13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压块12的上表面上,连接横梁13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4,安装支座10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螺栓14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未示出),第一螺栓14穿过连接横梁13后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从而将横梁的两端螺纹固定在压块12上,底座102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加强筋11,加强筋11的垂直面与安装支座10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安装支座1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台16,承载台16的上表面与安装支座101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安装支座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沿安装支座101的宽度方向上左右延伸的滑轨15,滑轨15延伸至承载台16的左端,压块12的下表面开设有沿水平方向上左右延伸的轨槽17,滑轨15和轨槽17的纵截面形状均为燕尾形,滑轨15和轨槽17滑移配合,压块12可从安装支座101的上表面滑移至承载台16的上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一个安装支座101上设置有上轴承座4和下轴承座5,上轴承座4位于下轴承座5的上方,下轴承座5安装放置在升降槽8内的底部,上轴承座4上设置有上工作辊2,下轴承座5上设置有下工作辊3,上轴承座4与升降槽8滑移连接,上轴承座4可在升降槽8内上下滑移,上轴承座4的外侧面螺纹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上设置有第二螺栓18,上轴承座4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第二螺栓18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未示出),第二螺栓18水平穿过滑块19后与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从而将滑块19螺纹固定在上轴承座4上,机座1上设置有沿机座1高度方向上延伸的丝杠7以及驱动丝杠7自转的驱动件6,丝杠7竖直穿过上轴承座4的上下表面,驱动件6为安装在底座102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于丝杠7同轴固定,驱动电机驱动丝杠7自转,从而带动上轴承座4在升降槽8内升降滑移。

如图2所示,下轴承座5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沿升降槽8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柱9,上轴承座4上设置有贯穿上轴承座4上下表面的导向孔20,导柱9与导向孔20滑移配合,上轴承座4在升降槽8内升降滑移的过程中,导向孔20在导柱9上滑移,在导柱9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导柱9上设置有支撑套筒10,支撑套筒10的内筒壁设置有与外螺纹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通过内外螺纹配合,使支撑套筒10螺纹固定在导柱9上,支撑套筒10的上端面与上轴承座4的下表面相抵触,支撑套筒10对上轴承座4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驱动件6工作,驱动上轴承座4在升降槽8内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上工作辊2向上移动,上工作辊2与下工作辊3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然后可将工件穿过上工作辊2和下工作辊3之间,此时,支撑套筒10与上轴承座4的下表面相抵触,从而对上工作辊2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完成穿带之后,旋转支撑套筒10,使支撑套筒10向下移动,然后驱动件6再次工作,驱动上工作辊2在升降槽8内向下移动,上工作辊2压在下工作辊3上,且与下工作辊3相互作用,从而对工件进行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