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511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备工艺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风电塔筒的辅助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塔筒的瓦片门框是一种利用较厚的钢板,进行加工、折弯、数控门洞后形成的类似于瓦片状的门框,其焊接在风电塔筒底部,起到加强筒体强度的作用,因此瓦片门框自身质量较重。在瓦片门框中部设置的类椭圆状门洞是供工作人员进出风电塔筒内部的通道。

但在使用时,瓦片门框辅需先与卷圆后的钢板进行组合焊接。现有的瓦片门框焊接方式为:先将瓦片门框放置到固定工位上,再将经过卷板机卷圆后的钢板吊运至瓦片门框上方;若瓦片门框和卷圆钢板两侧的两条直边正好咬合,则可以直接进行定位焊接;若卷圆钢板的开口距离过大或过小,则会导致瓦片门框和卷圆钢板两侧的两条直边无法咬合,这样卷圆钢板需要重新回到卷板机进行卷圆作业,改变开口距离,直至能够与瓦片门框的两条直边对齐、咬合。由于卷板机卷板精度不足,无法保证钢板卷板后预留开口的距离与瓦片门框的两条直边开口距离一致,从而无法确保卷圆钢板与瓦片门框的两条直边一次性完成对齐、咬合,而无法咬合的卷圆钢板,则需要从瓦片门框焊接工位重新调回卷圆工位进行卷圆作业,这浪费了大量的作业时间、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进行组合焊接时,可简化作业工序、降低生产难度、提高作业效率的辅助焊接装置。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焊接装置,其包括基座、开口调节架、竖直支撑架、支撑部以及夹紧装置,所述基座用于放置第一焊接件,所述竖直支撑架竖立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部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竖直支撑架,所述开口调节架以可内外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两侧且用于抵接第二焊接件,所述夹紧装置以可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开口调节架。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支撑架上设有高度调节油缸,所述高度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所述支撑部在所述高度调节油缸的作用下沿所述竖直支撑架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支撑架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高度调节油缸设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滑座和支撑杆,所述滑座与所述高度调节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滑座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调节架内安装有对齐调节油缸,所述夹紧装置靠近所述开口调节架的前端,且与所述对齐调节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夹紧装置在所述对齐调节油缸的作用下前后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和所述对齐调节油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底座、从所述底座向内延伸的延伸部和垂直于所述延伸部的夹紧部,所述底座、延伸部和夹紧部形成的开口可夹紧所述第二焊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和所述开口调节架之间设有开口调节油缸,所述开口调节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基座相连,所述开口调节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开口调节架相连,所述开口调节架枢转连接于所述基座且可在所述开口调节油缸的驱动下向内或向外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开口调节架上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开口调节油缸的缸体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开口调节油缸的活塞杆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开口调节架枢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焊接装置还包括一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用于控制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夹紧装置的滑动以及所述开口调节架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件是瓦片门框,所述第二焊接件是卷圆钢板,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形状为与所述瓦片门框的形状相配的弧形。

本发明通过开口调节架可对卷圆钢板的开口距离进行调节使其和瓦片门框的开口距离一致,进而避免将卷圆钢板由瓦片门框焊接工位吊运至卷圆工位重新进行卷圆工作,简化了作业工序,降低了作业难度和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辅助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辅助焊接装置的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辅助焊接装置包括基座1、开口调节架2、控制箱3、竖直支撑架4、高度调节油缸5、支撑部6、开口调节油缸7、对齐调节油缸8和夹紧装置9。

基座1用于放置第一焊接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焊接件是瓦片门框,基座1的上表面形状是与瓦片门框的形状相配的弧形。

竖直支撑架4竖立于基座1上,在竖直支撑架4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41,在凹槽41内设有高度调节油缸5,高度调节油缸5沿竖直方向设置,其活塞杆与支撑部6相连,支撑部6可在高度调节油缸5的作用下沿竖直支撑架4上下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6包括一矩形滑座61和两根支撑杆62,滑座61与高度调节油缸5的活塞杆连接,两根支撑杆62固定于滑座61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

开口调节架2枢转连接于基座1的两侧,开口调节油缸7的缸体与基座1连接,开口调节油缸7的活塞杆与开口调节架2连接。具体地,基座1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座11,开口调节架2的中部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座21,开口调节油缸7的缸体枢转连接于第一固定座11的底部,开口调节油缸7的活塞杆枢转连接于第二固定座21,且开口调节架2枢转连接于第一固定座11的上部。在开口调节油缸7的作用下,开口调节架2可向内或向外转动并可抵接作为第二焊接件的卷圆钢板。

夹紧装置9为一卡扣,该卡扣包括底座91、延伸部92和夹紧部93。在开口调节架2内以水平横置的方式安装有对齐调节油缸8。对齐调节油缸8的缸体与开口调节架2的后端(即开口调节架2的靠近竖直支撑架4的一端)连接,对齐调节油缸8的活塞杆与底座91连接,底座91位于开口调节架2的前端。延伸部92从底座91朝向相对侧的夹紧装置9延伸,即向内延伸,夹紧部93设于延伸部92的末端,且与延伸部92相互垂直。底座91、延伸部92和夹紧部93形成的开口可夹紧卷圆钢板。夹紧装置9可在对齐调节油缸8的作用下沿辅助焊接装置前后滑动,即沿远离和靠近竖直支撑架4的方向滑动。

控制箱3设于竖直支撑架4的下方,其与高度调节油缸5、开口调节油缸7和对齐调节油缸8相连,用于通过控制对应油缸内的油压来控制高度调节油缸5、开口调节油缸7和对齐调节油缸8活塞杆的活动,进而控制支撑部6和夹紧装置9的滑动以及开口调节架2的转动。

下面就该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调节对齐调节油缸8,使夹紧装置9向外运动以确保开口调节架2向内或向外转动时,夹紧装置9不会撞击到卷圆钢板,接着,将瓦片门框放置在基座1上,再将卷圆后的钢板用行车吊运至瓦片门框正上方,缓慢降低卷圆钢板的高度,判断卷圆钢板的两条直边与瓦片门框的两条直边是否能够进行对齐、咬合。

若两条直边正好咬合,则在行车放置卷圆钢板时,使卷圆钢板的前端稍稍超出焊接门框的前端,然后调节高度调节油缸5,使支撑部6正好托住卷圆钢板的内侧顶端,稳住卷圆钢板,接着调节开口调节油缸7,使开口调节架2向内翻转并正好紧贴在卷圆钢板外侧,然后调节对齐调节油缸8,使夹紧装置9卡住卷圆钢板前端,继续调节对齐调节油缸8,使卷圆钢板的两条直边在瓦片门框的两条直边上缓缓向后滑行,直至完全对齐、咬合,最后对两条直边进行定位焊。

若两条直边无法一次性完成对齐、咬合,则在行车放置卷圆钢板时,使卷圆钢板的一条直边先与瓦片门框的一条直边进行咬合,调节高度调节油缸5,使支撑部6正好托住卷圆钢板的内侧顶端,稳住卷圆钢板,然后调节咬合侧的开口调节油缸7,使对应的开口调节架2向上转动并正好紧贴在卷圆钢板外侧,接着调节对齐调节油缸8,使夹紧装置9正好卡住卷圆钢板的前端,确保先咬合的直边不会被破坏松开,然后调节另一侧的开口调节油缸7,使对应的开口调节架2向上翻转并正好紧贴在卷圆钢板外侧,接着调节对齐调节油缸8,使夹紧装置9正好卡住卷圆钢板的前端,并继续调节开口调节油缸7,使开口调节架2对卷圆钢板的开口距离进行调节,直至卷圆钢板的开口距离与瓦片门框的开口距离一致,两边的两条直边能够完全咬合,然后调节对齐调节油缸8,使卷圆钢板的两条直边在瓦片门框的两条直边上缓缓向后滑行,直到完全对齐、咬合,最后对两条直边进行定位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辅助焊接装置通过开口调节架可对卷圆钢板的开口距离进行调节使其和瓦片门框的开口距离一致,因而对于无法和瓦片门框直接完成咬合的卷圆钢板,避免将卷圆钢板由瓦片门框焊接工位吊运至卷圆工位重新进行卷圆工作,简化了作业工序,降低了作业难度和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稳定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焊接件是瓦片门框,第二焊接件是卷圆钢板,当然该辅助焊接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其它与瓦片门框和卷圆钢板相似的组合焊接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