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壳压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015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钢壳压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壳压弯机。



背景技术:

在钢的加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钢进行折叠和压弯。例如,采用压弯夹具将钢壳进行定位。然后,采用冲头冲击所述钢壳,从而使得所述钢壳弯折成型。然而,由于压弯夹具为固定的,当需要压弯不同形状的钢壳时,其更换不太方便,造成所述压弯夹具的使用范围太窄。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仿形块更换方便且使用范围较广的钢壳压弯机。

一种钢壳压弯机,包括底座、固持组件以及压弯组件;所述固持组件包括连接板、两个卡持板以及两个仿形块,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卡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两个卡持板之间形成有卡持空间,所述两个仿形块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卡持板上,所述仿形块上形成有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倾斜朝向所述连接板;所述压弯组件包括压弯块与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压弯块包括横挡条与压弯凸部,所述横挡条抵接于所述推动气缸上,所述压弯凸部凸设于所述横档条的中部,所述压弯凸部上形成有两个压弯子部,所述两个压弯子部分别朝向所述两个仿形块,所述压弯子部与所述仿形块之间形成有压弯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与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卡持板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压弯子部之间相互间隔并形成有压弯凹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弯凸部的表面为弧形凸面,所述压弯凹陷的底面为弧形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弯组件还包括推持块,所述推持块连接于所述推动气缸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持块与所述横挡条之间形成有推持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持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直线部与钩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钩部弯折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仿形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卡持板的钩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挡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卡持板的直线部相互间隔。

当需要压弯不同型号的钢壳时,更换所述两个仿形块并相应地更换所述压弯块即可,而且所述仿形块的更换较为方便。另外,由于所述仿形块与所述压弯块的更改较为方便,易于根据不同需求设计仿形块的形状,也易于调整不同的仿形块,因此使得所述钢壳压弯机可以适应于压弯不同尺寸或型号的钢壳,提高了所述钢壳压弯机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钢壳压弯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壳压弯机。所述钢壳压弯机,包括底座、固持组件以及压弯组件;所述固持组件包括连接板、两个卡持板以及两个仿形块,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卡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两个卡持板之间形成有卡持空间。例如,所述两个仿形块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卡持板上,所述仿形块上形成有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倾斜朝向所述连接板;所述压弯组件包括压弯块与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压弯块包括横挡条与压弯凸部。例如,所述横挡条抵接于所述推动气缸上,所述压弯凸部凸设于所述横档条的中部,所述压弯凸部上形成有两个压弯子部,所述两个压弯子部分别朝向所述两个仿形块。例如,所述压弯子部与所述仿形块之间形成有压弯空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钢壳压弯机包括底座、固持组件以及压弯组件;所述固持组件包括连接板、两个卡持板以及两个仿形块,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卡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两个卡持板之间形成有卡持空间。例如,所述两个仿形块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卡持板上,所述仿形块上形成有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倾斜朝向所述连接板;所述压弯组件包括压弯块与推动气缸。例如,所述推动气缸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压弯块包括横挡条与压弯凸部,所述压弯凸部的表面为弧形凸起。所述横挡条抵接于所述推动气缸上,所述压弯凸部凸设于所述横档条的中部。例如,一种钢壳压弯机,包括底座、固持组件以及压弯组件;所述固持组件包括连接板、两个卡持板以及两个仿形块,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卡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所述两个卡持板之间形成有卡持空间,所述两个仿形块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卡持板上,所述仿形块上形成有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倾斜朝向所述连接板;所述压弯组件包括压弯块与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压弯块包括横挡条与压弯凸部,所述横挡条抵接于所述推动气缸上,所述压弯凸部凸设于所述横档条的中部,所述压弯凸部上形成有两个压弯子部,所述两个压弯子部分别朝向所述两个仿形块,所述压弯子部与所述仿形块之间形成有压弯空间。

请参阅图1,一种钢壳压弯机100,包括底座10、固持组件20以及压弯组件30。所述固持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压弯组件用于与所述固持组件配合以压弯所述固持组件上的钢壳,从而使得所述固持组件上的铝合产生变形。所述固持组件包括连接板21、两个卡持板22以及两个仿形块23,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两个卡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即所述卡持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卡持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两个卡持板之间形成有卡持空间221,所述卡持空间用于收容钢壳。所述两个仿形块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卡持板上,即其中一个仿形块安装于所述卡持板上,另一个仿形块安装于另一个卡持板上,所述仿形板的形状与钢壳压弯后的形状相匹配。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仿形块上形成有弧形凹面231,例如,所述仿形块的弧形凹面与需要压弯的铝合的表面相仿,即类似,仿造其形状涉及,从而使得压弯后的钢壳变成所述仿形块的形状。所述弧形凹面倾斜朝向所述连接板,用于使钢壳受力。例如,所述仿形块倾斜朝向所述连接板。所述压弯组件包括压弯块31与推动气缸32,所述推动气缸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压弯块包括横挡条311与压弯凸部312,所述横挡条抵接于所述推动气缸上,所述压弯凸部凸设于所述横档条的中部。例如,为了便于符合钢壳的形状,所述压弯凸部上形成有两个压弯子部313,所述两个压弯子部相互间隔设置且分别朝向所述两个仿形块,即其中一个压弯子部朝向其中一个仿形块,另一个压弯子部朝向另一个仿形块。所述压弯子部与所述仿形块之间形成有压弯空间3131,所述压弯子部与所述仿形块之间形成的压弯空间用于容纳钢壳,并可利用所述压弯子部压弯所述钢壳。

例如,所述钢壳压弯机的组装过程具体如下:

将所述两个卡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将所述两个仿形块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卡持板上,将所述压弯块设置于所述两个卡持板之间,并将所述推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将所述压弯块连接于所述推动气缸上。

例如,所述钢壳压弯机的组装过程具体如下:

将所述钢壳放置于所述压弯空间中,所述推动气缸推动所述压弯块向所述仿形块移动,从而将所述钢壳夹持于所述压弯块与所述仿形块之间,使得所述钢壳夹持于所述压弯块与两个仿形块之间,进而完成了所述钢壳的压弯变形作业。

当需要压弯不同型号的钢壳时,更换所述两个仿形块并相应地更换所述压弯块即可,而且所述仿形块的更换较为方便。另外,由于所述仿形块与所述压弯块的更改较为方便,因此使得所述钢壳压弯机可以适应于压弯不同尺寸或型号的钢壳,提高了所述钢壳压弯机的使用范围。

例如,为了便于安装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卡持板,所述底座包括底板11与两个支撑板13,所述两个支撑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即其中一个支撑板安装用户所述底板的一侧,另一个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例如,所述两个卡持板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上,即其中一个卡持板安装于其中一个支撑板上,另一个卡持板安装于另一个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上,即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安装于其中一个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安装于另一个支撑板上。通过所述两个支撑板的设置,使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卡持板的安装较为方便。

例如,为了适应钢壳的外形,所述两个压弯子部之间相互间隔并形成有压弯凹陷314。所述压弯凸部的表面为弧形凸面,所述压弯凹陷的底面为相适配的弧形凹面。通过所述弧形凸面及所述弧形凹面的设置,使得所述钢壳能够更为方便地进行压弯。

例如,为了便于推动所述压弯块,所述压弯组件还包括推持块33,所述推持块连接于所述推动气缸上。所述推持块与所述横挡条之间形成有推持间隙331。所述卡持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直线部222与钩部223,所述直线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钩部弯折延伸。即所述两个钩部形成合抱的形态,用于定位所述两个仿形块,而所述推持块则能够顺利地推动所述压弯块的滑行,从而使得压弯作业能够更为顺利地进行。例如,所述两个仿形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卡持板的钩部上,即其中一个仿形块安装于其中一个钩部上,能够一个仿形块固定于另一个钩部上。所述横挡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卡持板的直线部相互间隔,即所述横档条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卡持板的直线部连接,所述横挡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卡持板的直线部连接。

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