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自动点焊工装的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448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体自动点焊工装的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壳体自动点焊工装的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焊机构造由变压器、电流调节装置、风扇、箱壳体及附件所构成,通过电流调节装置来满足焊接工件所需要的各种电流。

电焊机的散热直接影响了电焊机的焊接效果和使用寿命;由于风扇吹出的冷却风是一种紊流风,风力、风向不稳定,故而电焊机壳体内的整个风流较为混乱,影响了冷却效果,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电焊机故障,因此每加工一段时间,需静置冷却,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壳体的加工效率,其次,如阴雨天气常伴随着冷空气进入电焊机内部,易破坏电焊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且全自动化的壳体自动点焊工装的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壳体自动点焊工装的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该机构包括壳体外圆固定架,所述的壳体外圆固定架上表面的圆周边均匀设置多个工件固定槽,所述的工件固定槽上设置绝缘块,所述的壳体外圆固定架的下端设置连动件,所述的连动件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对电焊机的内部原件进行降温,具有降温效果稳定、快速,避免了风扇散热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电焊机的连续作业能力,达到了连续加工的的目的,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壳体的加工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点焊接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点焊接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往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工件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工件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壳体自动点焊工装,该点焊工装用于点焊数个工件焊接在壳体上,该点焊工装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分别设置用于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2、左右点焊接头驱动机构3,4及其全自动工件输送机构30,左点焊接头驱动机构3包括导轨安装板5,所述的导轨安装板5上通过设置导轨与隔热板6相连,所述的隔热板6上设置固定脚点焊头7,所述的固定脚点焊头7的一端设置左点焊头8,另一端通过设置绝缘板11与第一气缸9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的固定脚点焊头7上设置有冷却机构10,所述的冷却机构10包括固定脚点焊头上设置多个冷水通道,所述的多个冷水通道上通过设置外接水管相连通。

如图3所示,右点焊接头驱动机构4包括上支撑板12,所述的上支撑板12上设置第二气缸13,所述的第二气缸13的输出端设置上模板14,所述的上模板14上通过设置往复驱动机构15与右点焊头固定柱16相连,所述的右点焊头固定柱16上设置右点焊头17。所述的右点焊头固定柱16上固定设置限位机构18,所述的限位机构18为限位圈。

如图4所示,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15包括上模板上的滑行槽口,所述的滑行槽口上设置滑行导轨19,所述的滑行导轨19上设置滑块20,所述的滑块20上通过设置固定板21与右点焊头固定柱16相连接,且通过设置第三气缸22驱动所述的右点焊头固定柱16的位移。

如图5所示,所述的机架1上还设置固定柱限位机构23,所述的固定柱限位机构23包括在机架1上设置直线导轨24,所述的直线导轨24上设置滑行块25,所述的滑行块25上设置限位立柱26,所述的限位立柱26上下端分别设置上下限位块27,28,上下限位块27,28通过气缸推动与右点焊头固定柱16相抵,防止其点焊时的滑动。

如图6所示,所述的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2包括壳体外圆固定架29,所述的壳体外圆固定架29上表面的圆周边均匀设置多个工件固定槽,所述的工件固定槽上设置绝缘块31,所述的壳体外圆固定架29的下端设置连动件32,所述的连动件32与电机33的输出轴相连。

如图7所示,所述的全自动工件输送机构30包括振动盘,所述的振动盘的滑行输出末端34设置上料底板35,所述的上料底板35上设置滑行轨道36,所述的滑行轨道36的末端设置工件推块37,所述的工件推块37上通过设置第四气缸38将其推送至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2旁,所述的固定壳体外圆定位机构2旁还设置工件推块限位块40。

如图8所示,所述的工件推块37上设置磁铁吸块39,末端设置有工件阻挡块41,所述的工件阻挡块41部分高出工件推块37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