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接头自动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132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气接头自动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机,具体讲是一种气接头自动装配机。



背景技术:

气接头,又称气管接头,其根据形状能分为好多个种类,而90度气接头是常用的气接头,其结构一般包括由两个垂直设置的接头组成的主体,主体一端卡入有一密封圈,且这一端上套有导套,导套上卡入释放套,主体另一端卡入端部带O型圈的衬套。目前对90度气接头进行装配时往往是通过手工或者半自动设备进行装配,装配速度慢,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接头自动装配机,装配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气接头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机架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主体输送装置、密封圈输送装置、导套输送装置、第一压紧装置、释放套输送装置、衬套输送装置、第二压紧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衬套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架上的衬套输送机构和O型圈输送机构,所述机架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两个条形放置台,两放置台上均设有多个放置槽,放置槽上放置接头主体,所述机架前端顶部设有用于夹取接头主体并将接头主体移动至右侧相邻放置槽上的夹取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取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前端顶部的横向滑轨、滑动设置在横向滑轨顶端的横向滑板、固定在横向滑板顶部的纵向滑轨、滑动设置在纵向滑轨顶端的纵向滑板、固定在纵向滑板顶部且从机架左端延伸至右端的台板、设置在台板上的一排气动夹子。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顶部固定有一横向气缸,横向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横向滑板一侧固定,所述横向滑板的后端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一纵向气缸,纵向气缸的活塞杆与台板后端固定;

其中,位于一排气动夹子中间位置处的一气动夹子后端连接有回转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输送装置包括主体进料斗、主体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主体进料斗和主体输送机构之间的主体进料轨道,所述主体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顶部的主体支架、设置在主体支架顶端的主体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主体移动组件前端的主体夹具。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输送装置包括密封圈进料斗、密封圈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密封圈进料斗和密封圈输送机构之间的密封圈进料轨道,所述密封圈输送机构上设有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顶部设有一进料台,进料台与密封圈进料轨道一端连接,进料台顶部开设有进料槽和放料孔,进料槽和放料孔相连通,进料台一侧设有一进料气缸,进料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一推杆,进料槽供推杆滑入;

所述密封圈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顶部的密封圈支架、设置在密封圈支架顶端的密封圈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密封圈移动组件前端的密封圈输送组件,所述密封圈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圈移动组件前端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台、第二连接台、第三连接台、第四连接台以及固定在第一连接台顶部的第一升降气缸、固定在第二连接台和第四连接台之间且穿过第三连接台的连接柱、固定在第四连接台底部的取料柱,取料柱位于进料台上方;

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台顶部的第二升降气缸、位于第二连接台和第四连接台之间且与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的升降台以及位于第四连接台下方且靠近取料柱的活动台,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升降台底部的一活动柱、固定在第四连接台一侧的检测器、固定在升降台一侧且位于检测器上方的导电杆,活动柱穿过第四连接台后与活动台顶部固定,活动台一侧具有一滑台,滑台套在取料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套输送装置包括导套进料斗、导套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导套进料斗和导套输送机构之间的导套进料轨道,所述导套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顶部的导套支架、设置在导套支架顶端的导套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导套移动组件前端的导套夹具;

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顶部的压紧支架、设置在压紧支架顶端的压紧气缸以及设置在压紧气缸活塞杆端部的压头;

所述释放套输送装置包括释放套进料斗、释放套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释放套进料斗和释放套输送机构之间的释放套进料轨道,所述释放套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顶部的释放套支架、设置在释放套支架顶端的释放套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释放套移动组件前端的释放套夹具。

进一步地,所述O型圈输送机构包括O型圈进料斗、与O型圈进料斗相连O型圈进料轨道以及设置在O型圈进料轨道内端的挡条;

所述衬套输送机构包括衬套输送机构包括衬套进料斗、与衬套进料斗相连衬套进料轨道、与衬套进料轨道相连的送料台以及设置在送料台一侧的接料台,送料台上设有与衬套进料轨道相连的送料槽,送料槽与接料台相连,接料台上设有一落料孔,落料孔中插入有一套杆,套杆底端连接有一固定在支撑架上的顶料气缸,所述送料台的一侧设有一送料气缸,送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一顶杆,顶杆伸入送料槽内;

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一装配移动组件,装配移动组件上安装有装配夹具,该装配夹具位于送料台和接料台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输送装置还包括位于装配夹具下方且位于送料台前方的输送轨道、位于送料台前方的衬套支架、设置在衬套支架顶端的衬套移动组件以及设置在衬套移动组件前端的衬套夹具。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合格品出料斗和废品出料斗,废品出料斗一侧与固定在机架顶部的控制气缸相连。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接头自动装配机,其有益效果是:可替代人工实现气接头的装配,从而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参与,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速度,并可提高工作效率及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各进料斗);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输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套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释放套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衬套输送机构和O型圈输送机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去除料斗);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衬套输送机构和O型圈输送机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去除料斗);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衬套支架、衬套移动组件和衬套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去除横向气缸)。

图中所示:1—机架,2—控制面板,3—主体输送装置,31—主体进料斗,32—主体输送机构,321—主体支架,322—主体移动组件,323—主体夹具,33—主体进料轨道,4—密封圈输送装置,41—密封圈进料斗,42—密封圈输送机构,421—密封圈支架, 422—密封圈输送组件,4221—第一连接台,4222—第二连接台,4223—第三连接台,4224—第四连接台,4225—第一升降气缸,4226—连接柱,4227—取料柱,423—密封圈移动组件,43—密封圈进料轨道,44—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441—第二升降气缸,442—升降台,443—活动台,4431—滑台,444—活动柱,445—检测器,446—导电杆,5—导套输送装置,51—导套进料斗,52—导套输送机构,521—导套支架,522—导套移动组件,523—导套夹具,53—导套进料轨道,6—释放套输送装置,61—释放套进料斗,62—释放套输送机构,621—释放套支架,622—释放套移动组件,623—释放套夹具,63—释放套进料轨道,7—第一压紧装置,71—压紧支架,72—压紧气缸,73—压头,8—衬套输送装置,81—支撑架,82—衬套输送机构,821—衬套进料斗,822—衬套进料轨道,823—送料台,824—接料台,825—送料槽,826—落料孔,827—套杆,828—顶料气缸,829—送料气缸,82A—顶杆,83—O型圈输送机构,831—O型圈进料斗,832—O型圈进料轨道,833—挡条,84—衬套支架,85—衬套移动组件,86—衬套夹具,87—装配移动组件,88—装配夹具,80—输送轨道,12—第二压紧装置,14—出料装置,141—合格品出料斗,142—废品出料斗,143—控制气缸,15—放置台,16—放置槽,17—夹取装置,171—横向滑轨,172—横向滑板,173—纵向滑轨,174—纵向滑板,175—台板,176—气动夹子,177—横向气缸,178—固定板,179—纵向气缸,18—回转气缸,19—进料台,191—进料槽,20—放料孔,21—进料气缸,22—推杆,23—接头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12所示,气接头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设有控制面板2,机架1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主体输送装置3、密封圈输送装置4、导套输送装置5、第一压紧装置7、释放套输送装置6、衬套输送装置8、第二压紧装置12和出料装置14,衬套输送装置8包括支撑架81以及固定在支撑架81上的衬套输送机构82和O型圈输送机构83,机架1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两个条形放置台15,两放置台15上均设有多个放置槽16,放置槽16上放置接头主体23,机架1前端顶部设有用于夹取接头主体23并将接头主体23移动至右侧相邻放置槽16上的夹取装置17。

第二压紧装置12与第一压紧装置7结构相同,且工作原理相同。

夹取装置17包括设置在机架1前端顶部的横向滑轨171、滑动设置在横向滑轨171顶端的横向滑板172、固定在横向滑板172顶部的纵向滑轨173、滑动设置在纵向滑轨173顶端的纵向滑板174、固定在纵向滑板174顶部且从机架1左端延伸至右端的台板175、设置在台板175上的一排气动夹子176。

机架1顶部固定有一横向气缸177,横向气缸177的活塞杆端部与横向滑板172一侧固定,横向滑板172的后端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一固定板178,固定板178的顶端安装有一纵向气缸179,纵向气缸179的活塞杆与台板175后端固定;

其中,位于一排气动夹子176中间位置处的一气动夹子176后端连接有回转气缸18。

主体输送装置3包括主体进料斗31、主体输送机构32以及设置在主体进料斗31和主体输送机构32之间的主体进料轨道33,主体输送机构32包括固定在机架1顶部的主体支架321、设置在主体支架321顶端的主体移动组件322以及设置在主体移动组件322前端的主体夹具323。

密封圈输送装置4包括密封圈进料斗41、密封圈输送机构42以及设置在密封圈进料斗41和密封圈输送机构42之间的密封圈进料轨道43,密封圈输送机构42上设有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44。

机架1顶部设有一进料台19,进料台19与密封圈进料轨道43一端连接,进料台19顶部开设有进料槽191和放料孔20,进料槽191和放料孔20相连通,进料台19一侧设有一进料气缸21,进料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一推杆22,进料槽191供推杆22滑入;

密封圈输送机构42包括固定在机架1顶部的密封圈支架421、设置在密封圈支架421顶端的密封圈移动组件423以及设置在密封圈移动组件423前端的密封圈输送组件422,密封圈输送组件422包括设置在密封圈移动组件423前端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台4221、第二连接台4222、第三连接台4223、第四连接台4224以及固定在第一连接台4221顶部的第一升降气缸4225、固定在第二连接台4222和第四连接台4224之间且穿过第三连接台4223的连接柱4226、固定在第四连接台4224底部的取料柱4227,取料柱4227位于进料台19上方;

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44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台4222顶部的第二升降气缸441、位于第二连接台4222和第四连接台4224之间且与第二升降气缸44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的升降台442以及位于第四连接台4224下方且靠近取料柱4227的活动台443,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44还包括设置在升降台442底部的一活动柱444、固定在第四连接台4224一侧的检测器445、固定在升降台442一侧且位于检测器445上方的导电杆446,活动柱444穿过第四连接台4224后与活动台443顶部固定,活动台443一侧具有一滑台4431,滑台4431套在取料柱4227上。

导套输送装置5包括导套进料斗51、导套输送机构52以及设置在导套进料斗51和导套输送机构52之间的导套进料轨道53,导套输送机构52包括固定在机架1顶部的导套支架521、设置在导套支架521顶端的导套移动组件522以及设置在导套移动组件522前端的导套夹具523;

第一压紧装置7包括固定在机架1顶部的压紧支架71、设置在压紧支架71顶端的压紧气缸72以及设置在压紧气缸72活塞杆端部的压头73;

释放套输送装置6包括释放套进料斗61、释放套输送机构62以及设置在释放套进料斗61和释放套输送机构62之间的释放套进料轨道63,释放套输送机构62包括固定在机架1顶部的释放套支架621、设置在释放套支架621顶端的释放套移动组件622以及设置在释放套移动组件622前端的释放套夹具623。

O型圈输送机构83包括O型圈进料斗831、与O型圈进料斗831相连O型圈进料轨道832以及设置在O型圈进料轨道832内端的挡条833;

衬套输送机构82包括衬套输送机构82包括衬套进料斗821、与衬套进料斗821相连衬套进料轨道822、与衬套进料轨道822相连的送料台823以及设置在送料台823一侧的接料台824,送料台823上设有与衬套进料轨道822相连的送料槽825,送料槽825与接料台824相连,接料台824上设有一落料孔826,落料孔826中插入有一套杆827,套杆827底端连接有一固定在支撑架81上的顶料气缸828,送料台823的一侧设有一送料气缸829,送料气缸829的活塞杆连接有一顶杆82A,顶杆82A伸入送料槽825内;

支撑架81上还设有一装配移动组件87,装配移动组件87上安装有装配夹具88,该装配夹具88位于送料台823和接料台824上方。

衬套输送装置8还包括位于装配夹具88下方且位于送料台823前方的输送轨道80、位于送料台823前方的衬套支架84、设置在衬套支架84顶端的衬套移动组件85以及设置在衬套移动组件85前端的衬套夹具86。

出料装置14包括合格品出料斗141和废品出料斗142,废品出料斗142一侧与固定在机架1顶部的控制气缸143相连。

工作时,先在各个料斗中放好材料,并通过各进料轨道进行进料,首先,主体移动组件322调整主体夹具323位置后,主体夹具323将主体进料轨道33上的接头主体2323夹起并放至放置台15的放置槽16中,横向气缸177和纵向气缸179调整好气动夹子176的位置,气动夹子176将接头主体23夹起并送至下一次放置槽16中;然后,密封圈通过密封圈进料轨道43输送至进料台19的进料槽191上,进料气缸21控制推杆22将进料槽191上密封圈推入放料孔20中,密封圈移动组件423调整取料柱4227位置, 第二升降气缸441工作并带动活动台443下降,活动台443再带动滑台4431伸入放料孔20中,滑台4431将密封圈下压,且此时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44对放料孔20中是否有密封圈进行检测,检测完后滑台4431上升,第一气缸工作带动取料柱4227伸入放料孔20并将密封圈取出并装至接头主体23中,装好后气动夹子176将接头主体23夹起并送至下一次放置槽16中;然后,导套移动组件522调整导套夹具523位置,导套夹具523将导套进料轨道53上的导套夹起并装到接头主体23上,气动夹子176将接头主体23夹起并送至下一次放置槽16中;然后,压紧气缸72控制压头73下降,将导套与接头主体23压牢固;然后,释放套移动组件622调整释放套夹具623位置,释放套夹具623将释放套进料轨道63上的释放套夹起并装到导套上,气动夹子176将接头主体23夹起并送至下一次放置槽16中;然后,O型圈通过O型圈进料轨道832输送到送料台823的送料槽825上,送料气缸829控制顶杆82A将O型圈推入接料台824的落料孔826中,O型圈被套在了套杆827上,然后顶料气缸828控制套杆827下降,O型圈也下降,然后装配移动组件87调整好装配夹具88位置后,装配夹具88将衬套进料轨道822上的衬套夹到落料孔826中并将衬套压紧,然后顶料气缸828控制套杆827上升,套杆827带动O型圈,并将O型圈装到了衬套上,然后衬套移动组件85调整好衬套夹具86位置后,衬套夹具86将装好O型圈的衬套移动到转接头主体23上;气动夹子176将装有衬套的接头主体23移动到下一放置槽16中,第二压紧装置12将衬套与接头主体23压紧,最后气动夹子176将装配好的气接头夹至合格品出料斗141中,废品夹至废品出料斗142中。

关于密封圈有料检测机构44,放料孔20中有密封圈时,滑台4431进入放料孔2020的行程小于放料孔20中没有有密封圈时,当放料孔20中没有密封圈时,导电杆446下降触碰到检测器445会导电,导电后该次操作的接头主体23就放不上密封圈了,该接头主体23后面的工位都不操作,最后当作废品出料。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