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带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1209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带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锯切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带锯,能够一次性装卸、一次性同时锯切二根电渣重熔锭两端的料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电渣重熔锭,大端部分直径一般在φ310mm,长度一般在1850mm,俗称1吨电渣锭。由于是合金钢电渣重熔锭,小端在电渣重熔过程中因引弧需要放有一块普通钢板,大端在电渣重熔过程中的补缩原因有凹陷不平整料头产生,为满足直接销售或者锻造,常规都是采用通用带锯,分二次装卸、分别夹紧锯切两端料头,长度大约各20mm。即先将合金钢电渣重熔锭用起吊设备放在通用带锯工作平台上,送到需要锯切的一端多余料头位置,用液压虎钳夹紧电渣重熔锭,进行锯切;然后松开液压虎钳,退出工作平台。用起吊设备将电渣重熔锭旋转180度,再放在带锯工作平台上,重复前面的动作,锯切另外一端多余料头,生产效率比较低。上述方法是通用带锯普遍采用的锯切方法。同时因为加工车间的起吊设备行车,一般是公用的,在批量生产时,往往会发生挤占公用行车,起吊辅助时间长,影响生产,影响工作效率。

由于通用带锯的机床结构自身原因,带锯工作平台是静止的,仅起到摆放工件功能,必须要采用二次装夹、二次锯切。中途需要将电渣重熔锭旋转180度,存在起吊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通用锯床无法一次性锯切电渣重熔锭两端多余料头,中途需要将电渣重熔锭旋转180度进行二次装夹,分二次锯切,起吊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专用带锯,对现有双柱双缸双梁结构的标准型带锯进行了工作平台设计改型,将原来标准型带锯静止的,仅起到摆放工件功能的工作平台改成液压移动式的工作台;将原来标准型带锯空中俯视呈T字型结构布置,改变成空中俯视呈十字型结构布置;增加了移动工作台、滚轮,导轨,工作台床身,长行程油缸,活动垫板,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侧面挡料辊,借力支点块;实现了合金钢电渣重熔锭一次性装卸,一次性连续锯切二端的多余料头,并且2根一起装夹,同时锯切,实现了高效率锯切的有益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带锯,包括NST-7040双柱龙门卧式带锯床上的锯条传动机构、带锯条液压张紧机构、双液压控制锯切进给速度机构和无级调速机构,还包括移动工作台、滚轮、导轨、工作台床身、长行程油缸、活动垫板、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侧面挡料辊和借力支点块。

优选地,所述的长行程液压油缸设置在移动工作台下;所述的长行程油缸一端固定在工作台床身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移动工作台上;移动工作台底部还设置有10~12个滚轮,所述的滚轮在工作台床身的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的活动垫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沿所述的移动工作台的宽度方向卡合在所述的移动工作台上,其间隙单边1mm。

优选地,所述的活动垫板宽度尺寸60-80mm,数量2-4块。

优选地,所述的活动垫板宽度25-30mm,数量4-8个。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的活动钳口长为300mm,固定钳口长为680mm。

优选地,所述的侧面挡料辊设置有3~4个,采用滚轮结构,垂直安装在工作台床身一侧;所述的侧面挡料辊的外接触面与所述的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上固定钳口面在同一个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借力支点块宽度40mm,高度25mm,通过四个沉头螺丝固定在所述的移动工作台一端的端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被锯切工件一次性装夹,一次性连续锯切合金钢电渣重熔锭二端多余料头的工艺,缩短了原来中途需要旋转180度调头锯切的辅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将原来标准型带锯空中俯视呈T字型结构布置,改变成空中俯视呈十字型结构布置;改变了传统工作平台的静止摆放功能,通过长行程液压油缸形成了可以移动的工作台;

(3)本实用新型拓展了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的功能。实现了虎钳一端钳口夹紧工件一端锯切、松开后,前后移动工作台;再用虎钳另外一端钳口夹紧工件另外一端锯切;

(4)本实用新型结构仍然可以实现按照传统方法锯切,只要增加宽度25-30mm的窄形活动垫板,数量4-8个,放置在移动工作台上,无论是园棒长料还是矩形长料都可以利用移动工作台,通过长行程油缸向前移动的方法,将坯料按需要长度尺寸一段、一段下料锯切。仍然保持通用锯床常规下料功能;

(5)本实用新型利用借力支点,通过撬杠将二根合金钢电渣重熔锭锯切端面长度调整一致,同时锯切;

(6)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来普通带锯锯切工件时辅助时间太长的问题,实现二件同时锯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锯切合金钢电渣重熔锭工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锯的工作状态立体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锯的工作状态立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带锯的工作状态立体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带锯的工作状态立体图四。

图中:1、移动工作台;2、滚轮;3、导轨;4、工作台床身;5、长行程液压油缸;6、活动垫板;7、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8、侧面挡料辊;9、借力支点块;10、电渣重熔锭。

具体实施方式

分析认为,通用带锯由于结构原因,不能实现一次性装夹、一次性锯切如图1所示合金钢电渣重熔锭工件;中途需要将毛坯零件旋转180度进行二次装夹,分二次锯切,起吊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情况。设计了一种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带锯,来提高生产效率。

为此,采用如下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带锯,包括NST-7040双柱龙门卧式带锯床上的锯条传动机构、带锯条液压张紧机构、双液压控制锯切进给速度机构和无级调速机构,还包括移动工作台1、滚轮2、导轨3、工作台床身4、长行程油缸5、活动垫板6、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7、侧面挡料辊8和借力支点块9;

所述的长行程液压油缸5设置在移动工作台1下;所述的长行程油缸5一端固定在工作台床身4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移动工作台1上;移动工作台1底部还设置有10个滚轮2,所述的滚轮2在工作台床身4的导轨3上;

所述的活动垫板6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沿所述的移动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卡合在所述的移动工作台1上,其间隙单边1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动垫板6宽度尺寸选择80mm,数量3块;

如图3所示,所述的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7的活动钳口长为300mm,固定钳口长为680mm;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侧面挡料辊8设置有3个,采用滚轮结构,垂直安装在工作台床身4一侧;所述的侧面挡料辊8的外接触面与所述的液压悬挂式中间下料虎钳7上固定钳口面在同一个面上;

如图5所示,所述的借力支点块9宽度40mm,高度25mm,通过四个沉头螺丝固定在所述的移动工作台1一端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标准型带锯空中俯视呈T字型结构布置,改变成空中俯视呈十字型结构布置。改变了传统工作平台的静止摆放功能,通过长行程液压油缸形成了可以移动的工作台。

实施例2

一种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带锯,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的活动垫板(6)宽度选择25-30mm,数量为4个,放置在移动工作台上;本实施例的带锯仍然可以按常规下料方法,无论是园棒长料还是矩形长料都可以利用移动工作台,通过长行程油缸向前移动的方法,将坯料按需要长度尺寸一段、一段下料锯切。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渣重熔锭10一次性装夹;一次性连续锯切二端的多余料头,不需要中途将零件旋转180度进行二次装夹,并且2根一起装夹,同时锯切,另外仍然保持通用锯床常规下料功能,实现了高效率锯切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锯电渣重熔锭两端的操作工序如下:

如图6所示,将工作台复到原位、调整好二个活动垫板距离,锯架升到最高处后将电渣重熔锭吊到工作台上,电渣重熔锭直径φ3100×1850mm,工作台行程留有200mm余量,让上料时工件离开锯带200mm距离,以免碰伤锯齿;

如图7所示,将工作台移至锯切位置,夹紧工件后锯切;

如图8所示,锯切完成锯架自动上升到最高处,松开虎钳将工作台移至后端锯切位置;

如图9所示,夹紧工件开始锯切,锯切完成后锯架自动上升到最高处,松开虎钳将工作台复至原位,将工件吊离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