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接机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803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接机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焊管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接机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高频焊管生产线是以钢带(卷材)为原料,可完成开卷、对接(卷与卷之间的接续可实现连续生产)、管成型、高频焊接(纵缝焊接)、锯切、打捆包装的全过程。一般可以生产方(矩)、圆两种管型。目前以生产圆管直径Φ16-Φ100、方管16*16-100*100的中小管生产线居多。

对接机是进行钢带对接工序的设备,中小管生产线的接带操作都是在线进行的,一旦接带完成为了不妨碍钢带的高速通过,人工把对接机推回到待机位置(离钢带中心线约2米),这样就存在着操作不便,自动化程度低的不足,并且费时费力,用户需要接带完成后对接机可自动回到待机位置。

改进之后,一般的做法是设计对接机在轨道上可前后移动,轨道的端部安装气缸或电机作为对接机移动的动力。但如果用气缸推拉对接机因行程较长,占地较大,且制管车间现场条件较差,影响气缸的使用寿命。如果采用电机钢丝绳或链条拉拽的方式,现场显得较乱,妨碍通行,也不便安装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接机行走机构,以尽可能维持生产车间内的整洁,以利于生产。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延长对接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对接机便于安装和维护。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接机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对接机的前后移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

车体,用于承载运输并与拖链连接;

导轨,用于引导所述车体沿着指定路径移动,其布置于所述车体底部,并与所述车体相配合;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车体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车体内;

限位机构,具有安装于所述导轨不同位置处的前、后感应块,用于限制所述车体在所述前、后感应块之间的所述导轨上移动;

控制机构,安装于所述车体内,所述控制机构通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以控制所述车体开始沿着所述导轨移动,然后通过所述控制机构具有的感应块对接部与所述前感应块或所述后感应块触碰对接,使所述车体停止;以及

电源,安装于所述车体内并同时与所述控制机构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感应块对接部具有安装于所述车体底部的前限位接近开关和后限位接近开关,

所述前限位接近开关可选择性的固定于所述车体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

所述后限位接近开关可选择性的固定于所述车体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

其中,所述车体的一端与其另一端沿着所述车体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前限位接近开关与所述后限位接近开关能够一同沿着垂直于所述车体移动方向而相互并行安装于所述车体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

优选地,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多个车轮,通过所述多个车轮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使所述车体能够相对所述导轨移动,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链传动驱动所述车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车体底部;以及

同时与传动链条相配合的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车轮同轴固定。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PLC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或停止,所述PLC单元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响应于所述行走机构与相应对接设备完成接带工作,通过所述PLC单元与所述感应块对接部连接,使所述PLC单元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响应于所述感应块对接部与所述前感应块或所述后感应块触碰对接。

优选地,所述PLC单元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或者响应于接收到相应的指定信号。

优选地,所述PLC单元通过变频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控制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轨具有两条并相互平行呈间距设置,所述车体至于两个所述导轨之间。

本申请中,由于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电源全部集成于车体中,这样就使得没有多余的线路裸露于工作场地,使得车间环境整洁,从而有效保证了安全有序的生产。而车体的启停响应于控制机构和前、后感应块与感应块对接部的响应,这样既减少相应的接线,又防止车体移动并超出预定的安全区间,从而大幅度提成生产的安全性。另外,本申请由于仅仅由车体、导轨、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电源,这样使得结构简单,便于对接机的安装和维护。从而更加有利于无人化生产。

进一步地,通过发明人的巧妙设置,使得前限位接近开关可选择性的固定于车体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后限位接近开关可选择性的固定于车体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这样,可以根据厂房内的实际需要,调整前、后限位接近开关位于车体底部的位置,从而调整车体的安全移动区间,以适应生产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了对接机的使用率。

进一步地,车轮可以减小与导轨的接触阻力,而链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承载能力强的特点。这样更加有利于对接机的节能、稳定运行。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接机行走机构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所述对接机行走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中标号为:

1前感应块、2车轮、3车体、4驱动电机、5传动链条、6从动链轮、7感应块对接部、8后感应块、71前限位接近开关、72后限位接近开关、9拖链、16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同时结合图1及图2进行说明,对接机行走机构用于对接机的前后移动,行走机构包括:用于承载运输并与拖链9连接的车体3、导轨16、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电源。导轨16用于引导车体3沿着指定路径移动,其布置于车体3底部,并与车体3相配合。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车体3移动。驱动机构安装于车体3内。限位机构具有安装于导轨16不同位置处的前、后感应块1、8,用于限制车体3在前、后感应块1、8之间的导轨16上移动。控制机构安装于车体3内,控制机构通过与驱动机构连接,以控制车体3开始沿着导轨16移动,然后通过控制机构具有的感应块对接部7与前感应块1或后感应块8触碰对接,使车体3停止。电源安装于车体3内并同时与控制机构及驱动机构连接。

本申请中,由于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电源全部集成于车体3中,这样就使得没有多余的线路裸露于工作场地,使得车间环境整洁,从而有效保证了安全有序的生产。而车体3的启停响应于控制机构和前、后感应块1、8与感应块对接部7的响应,这样既减少相应的接线,又防止车体3移动并超出预定的安全区间,从而大幅度提成生产的安全性。另外,本申请由于仅仅由车体3、导轨16、驱动机构、限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电源,这样使得结构简单,便于对接机的安装和维护。从而更加有利于无人化生产。

参见图2,进一步地,感应块对接部7具有安装于车体3底部的前限位接近开关71和后限位接近开关72。

前限位接近开关71可选择性的固定于车体3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后限位接近开关72可选择性的固定于车体3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其中,车体3的一端与其另一端沿着车体3的移动方向相对设置,前限位接近开关71与后限位接近开关72能够一同沿着垂直于车体3移动方向而相互并行安装于车体3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

通过发明人的巧妙设置,使得前限位接近开关71可选择性的固定于车体3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后限位接近开关72可选择性的固定于车体3的一端处或其另一端处。这样,可以根据厂房内的实际需要,调整前、后限位接近开关72位于车体3底部的位置,从而调整车体3的安全移动区间,以适应生产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了对接机的使用率。

参见图1,进一步地,车体3底部安装有多个车轮2,通过多个车轮2与导轨16相配合使车体3能够相对导轨16移动,驱动机构通过链传动驱动车轮2转动。车轮2可以减小与导轨16的接触阻力,而链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承载能力强的特点。这样更加有利于对接机的节能、稳定运行。

参见图1及图2,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以及同时与传动链条5相配合的主动链轮14及从动链轮6。驱动电机4安装于车体3底部;主动链轮14与驱动电机4固定,从动链轮6与车轮2同轴固定。

可选地,控制机构包括:PLC单元。PLC单元用于控制驱动电机4启动或停止,PLC单元控制驱动电机4启动,响应于行走机构与相应对接设备完成接带工作,通过PLC单元与感应块对接部7连接,使PLC单元控制驱动电机4停止响应于感应块对接部7与前感应块1或后感应块8触碰对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PLC单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单元可以进一步减少线路的布置,从而进一步保证车间内的整洁。

可选地,PLC单元控制驱动电机4启动,或者响应于接收到相应的指定信号。

进一步地,PLC单元通过变频器与驱动电机4控制连接。

参见图1及图2,本申请的对接机行走机构的工作过程可以是,该对接机行走机构完成接带工作后发出工序转换信号给PLC单元,PLC单元根据程序设定起动变频器,变频器使驱动电机4均匀起动,通过传动链条5拉动从动链轮6使车轮2转动,使对接机向后待机的位置移动,即朝向前感应块1或后感应块8移动,当行走机构到达设定位置时,前感应块1或后感应块8与前限位接近开关71或后限位接近开关72触碰对接,前限位接近开关71或后限位接近开关72发出信号给PLC单元,并控制变频器使驱动电机4停止。

参见图2,优选地,导轨16具有两条并相互平行呈间距设置,车体3至于两个导轨16之间。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