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仪表机芯装配装置的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722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仪表机芯装配装置的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仪表机芯装配装置的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时摩托车仪表机芯的装配需要多个独立的设备或装置分别将各个组件进行组装,这种装配方式和装置并不能够更好地提高仪表机芯的装配效率,特别是在装配完成后仪表机芯需要进行批量的收料工序,为了实现仪表机芯完整的全自动装配,现时收料机构并不能适用于高效自动的装配装置,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设计出能够配合实现完整的仪表机芯自动装配出料机构,以实现高效高质的收料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仪表机芯装配装置的出料机构,其效率高,可减少耗时和劳动力投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仪表机芯装配装置的出料机构,包括良品出料机构,所述良品出料机构设置有收料手、收料道和收料存放机构,所述收料存放机构包括可活动的排夹、收料槽和支架,所述排夹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支架上安装有驱动连接排夹的气缸,所述收料槽对应位于排夹下方,所述收料道的一端位于所述收料手下方,收料道的另一端对应向排夹延伸。

所述支架位于收料槽的一侧,支架平行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位于收料槽上方并向其水平延伸的导轨,所述排夹上设置有匹配沿该导轨移动并与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带动排夹升降的气缸。

所述支架于其导轨下设置有直角形状的底架,所述底架竖直的一端与支架通过数个螺栓或螺钉紧固连接。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排夹并可竖直滑动的导杆,以及匹配套接所述导杆的套筒。

所述排夹设置有两块夹板,其中一侧的夹板固定有通过活塞杆与另一块夹板连接的气缸,且至少其中一块夹板的夹接面设置有与工件匹配的凹陷位。

所述收料槽内侧为矩形,其宽度与所述排夹对应,收料槽紧固连接在数个支撑的竖板上。

所述收料手设置有两侧方向往复开合活动的夹爪,所述夹爪的内侧设置有与仪表机芯匹配的凹形,夹爪上端的驱动气缸可升降地通过滑块连接在一纵向机架的导轨上,并且夹爪的驱动气缸与紧固在该纵向机架上的气缸活塞杆连接,纵向机架可水平移动地安装在一横向机架的滑轨上并与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机构是一种针对性地适用在摩托车仪表机芯装配装置的出料机构,其能够有秩序并且高效高质地实现仪表机芯自动装配后的收料工序,既能减少生产耗时又能减少劳动力消耗,使用价值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轴杆入料机构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良品出料机构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补偿片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补偿补偿片入料机构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仪表机芯的自动装配装置,包括旋转工位机台1、轴杆入料机构2、芯壳入料机构3、磁钢入料机构4、补偿片入料机构5、压合机6、良品出料机构7和次品出料机构8,所述旋转工位机台1底部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且旋转工位机台1上分别周向等距地安装有与各个入料机构、出料机构和压合机6相应的工装夹具11,优选工装夹具11数量与入料机构、出料机构和压合机6相应为7个,随旋转工位机台1定向定距旋转,工装夹具11分别顺序于各个入料机构的工位运转,所述轴杆入料机构2包括有输送道21、轴杆上料座22和轴杆运料手23,所述芯壳入料机构3包括有芯壳送料道31、芯壳上料座32和芯壳运输运料手33,所述磁钢入料机构4包括有磁钢送料道41、磁钢上料座42和磁钢运料手43,所述补偿片入料机构5包括有导向槽51、送料架52和送料手53,所述压合机6设置有压头,所述良品出料机构7设置有收料手71,所述次品出料机构8设置有捡料抓手81和次品收集容器,随旋转工位机台1按设定时间间隔逐个工位转动,各个入料机构和出料机构以及压合机分别同时进行各个工位的装配工序,例如轴杆入料机构2通过轴杆运料手23抓取经由输送道21输送到轴杆上料座22的未加装卡簧的仪表机芯轴杆,并且相应放入工装夹具11上,同理,芯壳入料机构3、磁钢入料机构4、补偿片入料机构5分别顺序将芯壳、磁钢和补偿片逐个组装在一起,然后由压合机6压合,最后由良品出料机构7和次品出料机构8将良品或次品相应地从工装夹具11中取出放置到相应的容器中。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改进,带有轴杆卡簧组装的摩托车仪表机芯的自动装配装置,所述轴杆入料机构2还包括有旋转安装台24、轴杆输送机构25、卡簧安装手26和轴杆提料手27,所述旋转安装台24设置有用于匹配固定放置待安装卡簧的轴杆的载具,同理实现循环工位旋转,轴杆输送机构25可通过夹爪或滑道将轴杆放入旋转安装台24的载具上,通过输送道21送入卡簧,卡簧安装手26将卡簧抓起并安装到相应载具中的轴杆上,随后轴杆提料手27将装有卡簧的轴杆放入到所述轴杆上料座22,交由轴杆运料手23放入所述工装夹具11,此种方式用于同时在轴杆上安装卡簧,进一步实现仪表机芯的全自动组装,而自动装配装置还包括轴杆压簧机构9,所述轴杆压簧机构9位于所述芯壳入料机构3和磁钢入料机构4之间的工位,将装有卡簧的轴杆相应压入到芯壳。

参考图2和3,所述轴杆输送机构25设置有轴杆排料斗251、排料座252和移送爪253,所述排料座252对应位于轴杆排料斗251下方的出料口处,且排料座252通过气缸带动可从轴盖排料斗251下方水平移动至所述移送爪253处,轴杆排料斗251将成堆放入的轴杆原件逐个通过出料口放置在排料座252,然后移送至移送爪253提取并放入到所述旋转安装台24上。

所述轴杆排料斗251上部为向下收窄倾斜的斗形,轴杆排料斗251下部为对应通过单个轴杆的竖直的通道,轴杆排料斗251的侧壁上穿过地设置有可对应阻挡该通道用于放行轴杆的旋桨254,所述旋桨254两端铰接有铰接座并且旋桨254的一端与电机驱动连接。

参考图4,所述良品出料机构7还设置有收料道75和收料存放机构,所述收料存放机构包括可活动的排夹72、收料槽73和支架74,所述排夹72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架74上,且支架74上安装有驱动连接排夹72的气缸,所述收料槽73对应位于排夹72下方,所述收料道75的一端位于所述收料手71下方,收料道75的另一端对应向排夹72延伸,良品出料机构7收料时通过收料手71从工装夹具11上提起组装完成后的仪表机芯,并放置在收料道75的一端上,收料道75可设置有运输机构将仪表机芯运送到收料道75的另一端,排夹72移动到收料道75的另一端,将一排的仪表机芯夹起,然后移动放入到收料槽73中。

所述支架74位于收料槽73的一侧,支架74平行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位于收料槽73上方并向其水平延伸的导轨,所述排夹72上设置有匹配沿该导轨移动并与支架74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板721,所述顶板721上设置有带动排夹72升降的气缸。

所述支架74于其导轨下设置有直角形状的底架741,所述底架741竖直的一端与支架74通过数个螺栓或螺钉紧固连接,所述顶板721上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接排夹72并可竖直滑动的导杆722,以及匹配套接所述导杆722的套筒,排夹72设置有两块夹板,其中一侧的夹板固定有通过活塞杆与另一块夹板连接的气缸,且至少其中一块夹板的夹接面设置有与工件匹配的凹陷位。

所述收料槽73内侧为矩形,其宽度与所述排夹72对应,收料槽73紧固连接在数个支撑的竖板上,排夹72可于收料槽73升降的同时,还可水平移动将排放的仪表机芯推动进行排列或者移位。

所述收料手71设置有两侧方向往复开合活动的夹爪711,所述夹爪711的内侧设置有与仪表机芯匹配的凹形,夹爪711上端的驱动气缸可升降地通过滑块连接在一纵向机架的导轨上,并且夹爪711的驱动气缸与紧固在该纵向机架上的气缸活塞杆连接,纵向机架可水平移动地安装在一横向机架的滑轨上并与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参考图5,所述补偿片入料机构5的导向槽51的一端设置为用于匹配连接排料机构或进料机构的进料端,导向槽51的另一端设置为与所述送料架52对接的出料端,所述送料手53连接有活动机构并可移动地设置在送料架52上方,送料手53对向送料架5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真空吸起补偿片的吸孔,送料架52上设置与补偿片匹配的固定凹陷位,送料手53与送料架52的固定凹陷位对应。

如图6所示,作为改进,补偿片入料机构5还可整合补偿片的旋转振动机方便进行大量散乱的补偿片入料排列,补偿片的旋转振动机设置有可同时震动的转盘511和螺旋排料道512,所述导向槽51的进料端与所述螺旋排料道512匹配对接,导向槽51的出料端与所述送料架52对接,所述送料手53连接有活动机构并可移动地设置在送料架52上方,送料手53对向送料架5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真空吸起补偿片的吸孔,转盘511转动带动补偿片推上螺旋排料道512,经过螺旋排料道512补偿片逐个进入导向槽51中,并沿导向槽51水平地进入送料架52并定位,让送料手53通过活动机构带动向下吸起补偿片,再将补偿片送到组装工作台上进行仪表的组装,送料架52上设置与补偿片匹配的固定凹陷位,送料手53与送料架52的固定凹陷位对应。

如图5和6所示,所述螺旋排料道512沿旋转振动机1的内壁缓缓螺旋向上延伸,且螺旋排料道512的表面向螺旋中心外侧倾斜与水平面成锐角夹角,补偿片工件随着螺旋排料道512输送,其堆叠的多个的补偿片可经过震动和推动回落到转盘511上,最终只有单个补偿片倾斜地限定在螺旋排料道512上。

所述导向槽51内设置有截面呈“凸”字形的滑道,导向槽51前端设置有沿导向槽51吹风的吹气管(附图未画出),补偿片从螺旋排料道512进入导向槽51,补偿片与滑道匹配,只能沿导向槽51活动,吹气管吹送补偿片移动,作为替换方式,导向槽51可使滑道达到一定光滑程度,通过导向槽51向所述放料架22偏下倾斜,从而使补偿片自然下滑也可。

所述放料架22上与导向槽51对应设置有限位盖板521,且放料架22还设置有可水平移动进出限位盖板521下方的移动盘222,所述移动盘222通过气缸或其它驱动机构带动,送料架2的固定凹陷位位于移动盘222上,首先移动盘222对应位于限位盖板521下方并与导向槽51对齐,补偿片从导向槽51送到移动盘222上并落入匹配的凹陷位中,限位盖板521防止补偿片从上脱出,然后移动盘222移动离开限位盖板521的下方,所述送料手53下移对应吸起补偿片进行送料。

所述送料手53下侧设置有与补偿片匹配的定位柱531,所述定位柱531可沿送料手53上下伸缩,通过定位柱531定位,送料手53可更准确地吸起补偿片,并且对应放入到工作台的组装件上完成精准送料动作。

所述芯壳入料机构3和磁钢入料机构4的结构与补偿片入料机构5类似,所述良品出料机构7和次品出料机构8的抓料手结构也相同。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