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791发布日期:2018-08-10 20:3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支撑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轮架。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中需要对大型的筒形工件进行环形焊接或进行各种加工,这时需要承载筒形工件的支架,现有的该种支架采用滚轮架,但均采用单一主动轮的结构,另一轮只是被动转动的空转轮,摩擦力大,转动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滚轮架,该滚轮架具有精确的转动传动效果,具有良好的转动同步性,适合对位置精度要求高,转动速度控制要求高的生产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滚轮架,包括主座体、分别安装在主座体两端或靠近两端的第一分座体和第二分座体;所述第一分座体和第二分座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筒形工件的两可转动的从动轮;两分座体上的从动轮对称设置;同一分座体上的两从动轮的转轴相互平行使两从动轮成水平直线排列,且两从动轮相互间隙设置;所述从动轮上均匀设置有平行从动轮转轴的凸齿;第一分座体上还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两从动轮下方平行两从动轮设置且同时与两从动轮啮合;一驱动电机通过一变速器驱动主动齿轮转动。

其中,所述滚轮架还包括一控制驱动电机转速、转向以及转动角度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包括一用于操作的控制面板。

其中,所述凸齿包括刚性齿座和设置在齿座外端的弹性端部。

其中,所述凸齿位于从动轮外圆周的中部,从动轮外圆周位于凸齿的两侧贴覆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厚度略大于凸齿的高度。

其中,所述弹性端部或弹性层外端面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

其中,所述主座体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分座体和第二分座体上对应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分座体和第二分座体分别与主座体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螺栓连接,使第一分座体和第二分座体的间距可调。

其中,所述主座体为长条形工字结构,第一连接孔设置在工字结构上横板两侧;工字结构下横板两侧设置有连接地面或工作台的第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精确的转动传动效果,具有良好的转动同步性,适合对位置精度要求高,转动速度控制要求高的生产作业。

2、本实用新型的分座体之间的间距可调,适用性广,便于不同尺寸的筒形工件的加工需求。

3、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齿轮和从动轮采用齿啮合传动,转动稳定,精度高。

4、本实用新型设置刚性齿座和弹性端部,或者设置弹性层,保障了传动效果的同时可提高摩擦力,便于带动筒形工件转动,且不会划伤筒形工件。

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变频器能够有效保障传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弹性端部的凸齿与从动轮的示意图;

图5为具有弹性层的从动轮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主座体、11-第一连接孔、12-第三连接孔、2-第一分座体、21-第二连接孔、3-第二分座体、4-从动轮、41-凸齿、411-刚性齿座、412-弹性端部、413-弹性层、5-主动齿轮、6-驱动电机、7-变速器、8-变频器、81-控制面板、9-筒形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滚轮架,包括主座体1、分别安装在主座体1两端或靠近两端的第一分座体2和第二分座体3;所述第一分座体2和第二分座体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筒形工件9的两可转动的从动轮4;两分座体上的从动轮4对称设置;同一分座体上的两从动轮4的转轴相互平行使两从动轮4成水平直线排列,且两从动轮4相互间隙设置;所述从动轮4上均匀设置有平行从动轮4转轴的凸齿41;第一分座体2上还设置有主动齿轮5;所述主动齿轮5位于两从动轮4下方平行两从动轮4设置且同时与两从动轮4啮合;一驱动电机6通过一变速器7驱动主动齿轮5转动。

其中,所述滚轮架还包括一控制驱动电机6转速、转向以及转动角度的变频器8;所述变频器8包括一用于操作的控制面板81。

其中,参见图4,所述凸齿41包括刚性齿座411和设置在齿座411外端的弹性端部412。

其中,参见图5,所述凸齿41位于从动轮4外圆周的中部,从动轮4外圆周位于凸齿41的两侧贴覆有弹性层413;所述弹性层413的厚度略大于凸齿41的高度。

其中,所述弹性端部412或弹性层413外端面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花纹。

其中,所述主座体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孔11;所述第一分座体2和第二分座体3上对应第一连接孔11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1;所述第一分座体2和第二分座体3分别与主座体1通过第一连接孔11和第二连接孔21螺栓连接,使第一分座体2和第二分座体3的间距可调。

其中,所述主座体1为长条形工字结构,第一连接孔11设置在工字结构上横板两侧;工字结构下横板两侧设置有连接地面或工作台的第三连接孔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根据需要转动加工的筒形工件9的长度尺寸调整两分座体的间距,将筒形工件9放置在从动轮4上,通过控制面板81操作,变频器8控制驱动电机6的转速、转向以及转动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