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钻杆调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7394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钻杆调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杆调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机械钻杆调直器。



背景技术:

在搬运或者使用钻杆时,时常会发生钻杆弯曲的情况,而调直钻杆通常采用人工扳,锤子敲以及重物压等人工方式。这些方式不仅容易伤及钻杆内部结构,而且容易在调直之后达不到钻杆设备所要求的精度,导致在使用中造成二次弯曲以及造成钻杆设备的损坏。

公告号为CN2032653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钻孔调直器,它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龙门钳和两个能够在底座上滑动的垫块,其中所述的龙门钳位于两个垫块之间。这种钻孔调直器虽然能够调直钻杆器,但是,使用时要将钻杆的弯曲部朝上置于卡头内,钻杆的两端位于两个活动垫块上,人工旋转手柄,使螺杆沿螺孔向下运动,通过卡头给钻杆的弯曲部施加向下的压力才能够达到调直钻杆的目的。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耗费大量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钻杆调直器,具有减少操作人员劳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械钻杆调直器,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通过输油软管连接有柴油机,所述油缸上的活塞朝向下底座并与下底座垂直,所述活塞下端设置有用于锤击钻杆的下压冲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柴油机转动时,通过柴油机现有技术中的吸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产生机械能,使柴油机的连杆不断伸出、收缩,压动与柴油机相连的输油软管中的油不断排出和回收,形成液压能,挤压活塞不停的升降,带动下压冲头作用于放置于下底座的钻杆,调直钻杆,不再需要人工用锤子敲打等调直方式进行调直,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

进一步的,所述下底座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钻杆的座管夹,所述座管夹轴向方向为下底座长度方向,所述座管夹设置有用于调节座管夹孔径的扳手,所述座管夹轴向与活塞垂直且在同一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钻杆插入座管夹,扳下扳手,收缩座管夹孔径,起到固定钻杆的作用;还可以让活塞准确地作用于钻杆。

进一步的,所述座管夹由夹片一和夹片二构成,所述夹片二的弧长是夹片一的三倍;所述夹片一的一端和下底座固定,另一端和夹片二的一端铰接;所述扳手依次穿过夹片二远离夹片一的下端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扳开扳手,夹片二打开,放入钻杆,再将夹片二包覆钻杆,再扳上扳手,通过扳手上的螺纹收缩座管夹的孔径,达到锁紧钻杆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下底座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上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Y型杆,所述Y型杆的两个分支端头上均转动连接有滑轮;

所述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滑轮与钻杆不接触;

所述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时,滑轮作用在钻杆下侧并将钻杆抬起脱离座管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上活塞杆的收缩和伸出控制钻杆是否抵触座管夹。当活塞杆伸出时,钻杆不抵触座管夹,可以使钻杆翻动,方便在钻杆的其他位置进行调直。

进一步的,所述下底座一端设置有激光仪,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接收激光仪发出激光的挡板,所述激光仪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激光仪的一端与下底座螺纹连接,所述激光仪的激光照射方向与座管夹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激光仪与油缸垂直方向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调直钻杆后,打开激光仪,调节螺纹杆使激光仪发出的激光紧贴钻杆上端,通过激光是否能够照射到挡板来判断钻杆是否被调直。

进一步的,所述下底座还设置有滑轨,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滑轨上还设置有插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固定架在下底座上滑动,并且滑到钻杆想要调直的位置后能够通过插销插入凹槽固定固定架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冲头为梯台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下压冲头作用于钻杆的接触面积更大,作用力更加均匀分布,不易在钻杆上留下调直的痕迹,影响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形状为梯台结构,所述固定架设置有横梁,所述固定架由不锈钢材料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固定架的结构更具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柴油机、输油软管和油缸的配合工作实现对钻杆的调直,节省了劳动力;

2、通过固定架与下底座的滑动连接、插销槽和插销的配合能够对钻杆的不同部位进行调节;

3、通过激光仪和挡板能够准确地检测钻杆是否被调直;

4、通过气缸上的活塞杆、Y型杆和滑轮能够轻松的翻动钻杆,不必人工搬动钻杆进行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机械钻杆调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图1中A处座管夹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图1中B处气缸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图1中C处滑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座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机械钻杆调直器放入钻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柴油机;2、输油软管;3、油缸;4、活塞;5、下压冲头;6、固定架;61、滑块;611、螺纹通孔;612、插销;613、插销孔;62、横梁;7、下底座;71、凹槽;72、座管夹;721、扳手;722、铰接口;723、夹片一;724、夹片二;725、螺母;73、气缸;731、Y型杆;732、滑轮;74、激光仪;741、螺纹杆;75、挡板;76、滑轨;77、活塞杆;8、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横向观测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机械钻杆调直器,如图1所示,包括柴油机1、输油软管2、与输油软管2连通的油缸3、与油缸3的活塞4固定连接的下压冲头5、下底座7和与下底座7滑动连接的固定架6。

如图1所示,固定架6为梯台形结构,中间设置有横梁62,使其结构更具稳定性。油缸3设置在固定架6内,并且油缸3的上端与固定架6的上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与下底座7垂直。下压冲头5为梯台形,使作用于钻杆8(如图6所示)的接触面积更大,作用力更加均匀分布,不易在钻杆8上下调直的痕迹,影响美观。

如图1和图2所示,下底座7为长方体平台,下底座7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钻杆8(如图5所示)的座管夹72,两个座管夹72所成的直线与油缸3的轴向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垂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座管夹72上设置有铰接口722,将座管夹72分成四分之一圆弧的夹片一723和四分之三圆弧的夹片二724,夹片一723的一端和下底座7固定,夹片一723的另一端和夹片二724的一端铰接;座管夹72的下侧设置有扳手721,扳上721依次穿过夹片二724和夹片一723的下端并螺纹连接有螺母725。通过夹片二724可以将座管夹72打开,让激光仪74发出的激光线更贴近钻杆8(如图5所示)调直。操作过程中可以将钻杆8放入座管夹72中,将扳手721扳下,收紧座管夹72孔径,紧锁钻杆8,在调直钻杆8的过程中使钻杆8不易翻动,避免调直失败以及防止钻杆8进一步损坏。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下底座7两端还设置有两个凹槽71,凹槽71内设置有气缸73,气缸73上的活塞杆77设置有Y型杆731,Y型杆731的分支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732,钻杆8(如图5所示)可以在两个滑轮732上自由转动。在活塞杆77处于收缩状态时,滑轮732与钻杆8不接触;当活塞杆77处于伸出状态时,滑轮732作用在钻杆8下侧并将其抬起脱离座管夹7,不必人工抬起钻杆8再转动,减少劳动力。

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下底座7上右端设置有一个激光仪74,激光仪74发出激光的方向为向左,高度为钻杆8放入座管夹7之后钻杆8上端的高度。在下底座7左端有一个挡板75,用来显示激光仪74发出的激光是否到达左端。激光仪74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41,螺纹杆741远离激光仪74的一端与下底座7螺纹连接,激光仪74的激光照射方向与座管夹7的轴向方向平行,激光仪74与油缸3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如图4所示,下底座7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滑轨76,固定架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1,滑轨76和滑块61滑动连接。滑块61一侧设置有螺纹通孔611,螺纹通孔611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插销612,在滑轨76沿着下底座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插销孔613。通过旋动插销612插入滑轨76上的插销孔613,可以使固定架6固定在滑轨76上,不易移动。

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扳手721打开夹片二724,将待调直的钻杆8放入座夹管72中,关上夹片二724,将扳手721的一端穿过夹片二724和夹片一723之后与螺母725螺纹连接,然后扳上扳手721,通过夹片一723和夹片二724的夹持锁紧钻杆8。柴油机1工作,通过柴油机1的吸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产生机械能,使柴油机1的连杆不断伸出、收缩,压动与柴油机相连1的输油软管2中的油不断排出和回收,形成液压能,挤压活塞4不停的升降,带动下压冲头5向下移动作用于钻杆8,从而调直钻杆8。

如果钻杆8侧面还弯曲,可以松开两个座管夹72的扳手721,并掀开夹片二724,通过气缸73顶起Y型杆731,滑轮732顶起钻杆8,通过滑轮732可轻松地滚动钻杆8,实现可以调直钻杆8侧面的目的。

如果需要调节钻杆8其他弯曲部位,可以旋松插销612,滑动固定架6,然后旋紧插销612,使插销612插入到插销槽613内,固定固定架6,达到调节油缸3、活塞4及下压冲头5位置的目的,以此调直钻杆8其他弯曲部位。在调节钻杆8弯曲部位之后,扳下扳手721,打开夹片二724,打开激光仪74,通过螺纹杆741调整激光仪74位置,使激光仪74的激光线紧贴钻杆8上侧。如果挡板75未显示激光,则说明钻杆8仍存在弯曲,而此时的激光便会照射在弯曲部位上,然后通过调整下压冲头5的位置对钻杆8进行调直。至此完成钻杆8的调直,使调直的钻杆8具有较高的精度,符合钻杆设备的使用条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