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071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加工3C电子手机行业产品部件的专用铣刀,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加工3C电子手机行业产品部件中的316L不锈钢的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比比皆是,特别是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传统的电子产品的基材基本选用的是铝合金,表面再做阳极处理,这样的电子产品表面容易磨损及刮花,特别是阳极对环境也会造成不小的污染。

近年来,电子产品的基材更换为了不锈钢,选用316L高粘性的不锈钢为基材,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外观,且表面无需再做阳极处理。但这也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要求,加工这些电子产品的部件难度大大加大了。以前加工铝基材的电子产品,一把刀具可以用3~5天;现在加工不锈钢基材的电子产品,按照铝机体的加工方式,一把刀具只能用上半天,还不能高速加工。

面对3C电子行业的巨大的加工需求量,传统的刀具无法满足新型市场加工的需求。如何提高不锈钢基材电子产品刀具的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不锈钢基材电子产品刀具的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包括刀柄和刃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包括由多个螺旋槽形成的多个周刃和底面不等分齿结构形成的底刃,周刃与底刃通过R角圆滑光洁地过度联接;螺旋槽由U型沟底和圆弧式槽背构成;且螺旋槽采用变螺旋角度,周刃后角根据螺旋槽的角度形成圆弧偏心式刀刃。

优选地,所述螺旋槽为5个,5个螺旋槽形成5个周刃。

优选地,所述螺旋槽底面为39°~41°,所述螺旋槽上体为43°~45°;所述圆弧偏心式刀刃为8.5°~11.5°。

优选地,所述底面不等分齿结构具体如下:第一齿为67°~69°,第二齿为139°~141°,第三齿为211°~213°,第四齿为283°~285°。

优选地,所述底面不等分齿结构处设有用于及时排除底面切削产生的废屑和加工中产生的热量的碟型角。

更优选地,所述碟型角为内凹2.2°~2.8°,内凹处向底面周齿放射性的延伸。

优选地,所述底面不等分齿结构处还设有底面切齿前刀角和两个底面后角,底面切齿前刀角为2.5°~7.5°,两个底面后角分别为8.5°~10.5°、17.5°~22.5°。

优选地,底面切齿前刀面上设有圆弧切齿前刀面,圆弧切齿前刀面角度为1.8°~4.5°。

更优选地,所述碟型角和周刃与底刃联接的R角处设有底面二重修正刃,底面二重修正刃角度为0.3°~1.2°。

优选地,所述刃部表面设有纳米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通过新型的刀具结构设计,配合特殊的刀具角度设计,使本刀具更具有强有力的切削能力,大大提升了在3C电子手机加工行业里加工316L不锈钢的加工能力,给3C电子手机加工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合加工不锈钢类难加工材料,且能高速切削,具有加工速度高、使用寿命长等性能,可以有效地提升3C电子手机行业产品部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包括互相连接的刀柄A和刃部B,刃部B设计成刃5个螺旋槽1,刃长也相对一般刀具短许多,这样在高速加工中更加平稳。5个螺旋槽1分成5个周刃,这样在同样的切削中,既可以有效的排屑,又可以减少每齿的进给切削量。

螺旋槽1的设计也非常特殊,螺旋槽选用成型特殊角度的砂轮,既要把槽尽可能的开大,又不能降低刀刃的强度。所以,螺旋槽设计成U型沟底和圆弧式的槽背,还采用变螺旋角度,螺旋槽底面设为39°~41°,螺旋槽上体设为43°~45°。周刃后角2根据螺旋槽的角度设计成圆弧偏心式刀刃8.5°~11.5°。周刃前端形成端齿容屑槽9。

根据螺旋槽的变螺旋,把刀具的底刃也设计成底面不等分齿结构,第一齿设计为67°~69°,第二齿设计为139°~141°,第三齿设计为211°~213°,第四齿设计为283°~285°。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底面因为等分而同时切削受力产生共振,巧妙的把每齿的切削做了个时间推移,有效分散切削应力的堆积,同时可以加大切削的速度,提升切削的效率。

根据底面不等分切割的样式,在底面处再设计一个碟型角3,这个碟型角也非常重要,主要是底面高速切削时产生的废屑要及时排除,同时排除加工中刀具和加工部件产生的热量。所以把碟型角3设计成内凹2.2°~2.8°,底面凹角向底面周齿放射性的延伸。底面还设计底面切齿前刀角和两个底面后角4,第一底面后角设定为8.5°~10.5°,第二底面后角设定为17.5°~22.5°,底面切齿前刀角设定为2.5°~7.5°,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刀具的锋利度,又不失刀具的强度。

在底面齿与周刃齿的尖角处,这是此刀具的切削重点之处,也是此刀具磨损失效最突出的部位。在这个最薄弱的部位设计成R角5联接,再把底面切齿前刀面6上增加一个圆弧切齿前刀面7,设计角度为1.8°~4.5°,可以有效降低高速切削时崩刃和磨损的状况。

在底面的碟型角3和周刃与底面联接的R角5处设有底面二重修正刃8,该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刀具在产品加工中的摩擦系数,增强了切削能力,可以有效的提升刀具的使用寿命。底面二重修正刃8角度为0.3°~1.2°,周刃R角圆滑光洁地过度到底面,底面形成两个不同角度的刃口。这样大大增大切削的能力。

在刀具刃口再做钝化抛光的后处理,使得刀体刀刃更加光滑润泽,这样可以降低刀具加工时产生的摩擦系数。再配合特殊的表面纳米涂层,更加增强了刀具的耐用度,使得刀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旋多刃不锈钢铣刀,通过新型的刀具结构设计,配合特殊的刀具角度设计,使本刀具更具有强有力的切削能力。本实用新型刀具可以大大提升在3C电子手机加工行业里加工316L不锈钢的加工能力,给3C电子手机加工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