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门铰页板新型钻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4394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人防门铰页板新型钻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防门铰页板钻孔定位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防门铰页板新型钻套。



背景技术:

人防门就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人防门分类比较鲜明,有普通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活门槛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等多种人防设备。

参照图1,人防门框作为人防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角钢1,角钢1上设有密封槽11,角钢1上还焊接有铰页板12,人防门安装时需要通过铰页板12与铰页连接,因此铰页板12上还需设置铰页孔13,因此铰页板12上需要进行预钻孔作业,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预先根据图纸要求在铰页板12上画上标记,然后对准标记进行钻孔作业,这种钻孔方式导致每个加工零件均需要标记,且每个标记均需要实用量尺进行测量,每个标记均需至少测量两个方向的距离方可得出定位,操作复杂,浪费大量时间,若预先制作定位模板,在对不同规格的铰页板12进行钻孔时,需要根据图纸制作多种规格的模板并在作业时进行更换,操作不便,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门铰页板新型钻套,具有钻孔定位操作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防门铰页板新型钻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框架上还滑动连接有沿与第一定位组件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的第二定位组件,所述框架内还滑动设有同时与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第二定位组件连接的定位孔,所述框架上还设有卡接在角钢远离框架的侧壁的第三定位组件,所述框架上还设有卡接在角钢上设有铰页板的端部的第四定位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且定位孔同时与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第二定位组件连接,使得定位孔同时受到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的限制,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对定位孔进行调节并限制,即可准确的实现平面上的定点定位,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配合调节定位孔在框架内的位置,以适应多种规格的铰页板的钻孔定位要求,通过第三定位组件卡接在角钢远离框架的侧壁以及通过第四定位组件卡接在角钢设有铰页板的端部以在两个方向上限制框架与铰页板的相对位置,进而完成定位孔与铰页板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无需逐点标记,整个钻孔定位操作方便,且可适用于多种铰页板规格,无需生产多种规格的模板以更换,适用性较广。

优选的,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贯穿框架上平行的两侧边且沿被第一定位组件贯穿的侧边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一定位框,所述定位孔卡接在第一定位框内沿第一定位框的长度方向滑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孔卡接在第一定位框内,使得定位孔受第二定位组件调节以跟随第二定位组件滑动时,沿着第一定位框的长度方向滑动,以限定定位孔的滑动路径,提高第二定位组件调节定位孔位置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贯穿框架上与第一定位框平行的两侧边且沿被第二定位组件贯穿的侧边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定位框,所述定位孔卡接在第二定位框内沿第二定位框的长度方向滑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定位框贯穿框架上与第一定位框平行的侧边且沿该侧边滑动,即第二定位框的滑动方向与第一定位框的滑动方向垂直,即通过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配合以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驱动定位孔滑动,使得对定位孔的位置调节作业更直观更精确,由于定位孔卡接在第二定位框内,使得定位孔跟随第二定位框运动时可在第一定位框内滑动,而定位孔跟随第一定位框运动时可在第二定位框内滑动,使得定位孔的运动稳定顺畅。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框上设有抵紧框架以限制第一定位框滑动的第一锁紧组件,所述第二定位框上设有抵紧框架以限制第二定位框滑动的第二锁紧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锁紧组件锁紧第一定位框以限制第一定位框运动,通过第二锁紧组件锁紧第二定位框以限制第二定位框运动,使得通过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配合调节定位孔的位置作业完毕后,锁紧以使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同时由于定位孔同时卡接在第一定位框以及第二定位框内,使得定位孔被固定的第一定位框以及第二定位框限制,亦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使得钻孔定位的效果更稳定,同时在进行同规格的铰页板批量钻孔作业时,不需重复调节,可直接使用,提高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向外延伸以跨越角钢的第一定位条,所述第一定位条远离框架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沿第一定位条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定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定位条跨越角钢以使第一定位块位于角钢远离框架的一侧,通过滑动第一定位块以调节第一定位块与框架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定位块抵接在角钢远离框架的侧壁上以限制角钢远离框架的侧壁与框架之间的距离,进而限制了沿角钢的宽度方向上框架与铰页板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在该方向上的定位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四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向外延伸的第二定位条,所述第二定位条的伸出方向与第一定位条的伸出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定位条远离框架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沿第二定位条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定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定位条伸出框架外以使第二定位块远离框架,通过滑动第二定位块以调节第二定位块与框架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定位块抵接在角钢设有铰页板的一端的端部,以限定框架距离角钢设有铰页板的一端的端部的距离,进而沿角钢的长度方向限定框架与铰页板的相对位置,配合第三定位组件的定位效果,在平面上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以进行定点,进而精确的限定框架与铰页板的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抵紧第一定位条以限制第一定位块滑动的第三锁紧组件,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抵紧第二定位条以限制第二定位块滑动的第四锁紧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锁紧组件锁紧第一定位块以及通过第四锁紧组件锁紧第二定位块,使得通过滑动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完成对框架从两个方向上的定位调节后可锁紧,以使钻孔作业过程中第三定位组件与第四定位组件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提高钻孔作业的稳定性,同时在进行同规格的铰页板批量钻孔作业时,无需再次调节,可直接将框架放置在铰页板上进行定位,提高效率。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包括与框架的平面垂直的套管,所述套管的长度大于框架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管的长度增加限制钻头的作业面积,更好的限制钻头插入铰页板时的垂直度,避免因钻头倾斜而导致钻孔质量下降。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还设有夹持框架与铰页板的夹持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件夹持框架与铰页板,以使框架与铰页板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减少人工扶持以固定框架的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组件配合使得定位孔可调整,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铰页板钻孔定位作业,避免更换,适用性广,通过第三定位组件与第四定位组件配合以保证框架与铰页板的位置关系,保证定位效果,通过锁紧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三定位组件以及第四定位组件以重复使用,提高对同规格的铰页板进行批量钻孔作业时的钻孔定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人防门框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人防门铰页板新型钻套安装在人防门框上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施例中人防门铰页板新型钻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 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角钢;11、密封槽;12、铰页板;13、铰页孔;2、框架;21、第一框条;211、第一滑槽;22、第二框条;221、第二滑槽;3、第一定位组件;31、第一锁紧组件;311、第一螺纹紧固件;32、第一定位框;321、第一夹持板;4、第二定位组件;41、第二锁紧组件;411、第二螺纹紧固件;42、第二定位框;421、第二夹持板;5、第三定位组件;51、第三锁紧组件;511、第三螺纹紧固件;52、第一定位块;521、第一凸缘;53、第一定位条;531、第一卡槽;532、第三滑槽;6、第四定位组件;61、第四锁紧组件;611、第四螺纹紧固件;62、第二定位块;621、加强块;622、第二凸缘;63、第二定位条;631、第二卡槽;632、第四滑槽;7、定位孔;71、套管;72、上卡环;73、下卡环;8、夹持组件;81、上夹持条;82、下夹持条;83、连接条;84、第五螺纹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人防门铰页板新型钻套,参照图2,包括框架2,框架2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组件3以及第二定位组件4,第一定位组件3与第二定位组件4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框架2上还设有伸出框架2外的第三定位组件5以及第四定位组件6,第三定位组件5与第四定位组件6的伸出方向垂直,框架2内还设有同时连接第一定位组件3以及第二定位组件4的定位孔7。

参照图3以及图4,框架2为矩形框架2,包括两条平行的第一框条21以及两条与第一框条21垂直的第二框条22,第一框条21上沿水平贯穿有沿第一框条2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211,第二框条22上沿水平贯穿有沿第二框条2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221。

第一定位组件3包括同时贯穿两条第一框条21的第一定位框32,第一定位框32卡接在第一滑槽211内沿第一滑槽211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一定位框32为矩形框,第一定位框32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一定位框32垂直的第一夹持板321,第一定位框32的一端设有抵紧框架2以限制第一定位框32滑动的第一锁紧组件31,第一锁紧组件31包括贯穿位于第一定位框32一端的第一夹持板321的第一螺纹紧固件311,第一螺纹紧固件3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定位框32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311驱动第一定位框32沿第一定位框32的长度方向运动以调节位于第一定位框32远离第一螺纹紧固件311的端部的第一夹持板321与第一螺纹紧固件311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311与第一夹持板321配合以夹持框架2进而限制第一定位框32滑动。

第二定位组件4包括同时贯穿两条第二框条22的第二定位框42,第二定位框42为矩形框,第二定位框42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二定位框42垂直的第二夹持板421,第二定位框42的一端设有抵紧框架2以限制第二定位框42滑动的第二锁紧组件41,第二锁紧组件41包括贯穿位于第二定位框42一端的第二夹持板421的第二螺纹紧固件411,第二螺纹紧固件41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定位框42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411驱动第二定位框42沿第二定位框42的长度方向运动以调节位于第二定位框42远离第二螺纹紧固件411的端部的第二夹持板421与第二螺纹紧固件411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411与第二夹持板421配合以夹持框架2进而限制第二定位框42滑动。

定位孔7为与框架2的平面垂直的套管71,套管71的长度大于框架2的厚度,套管71的外壁上设有平行的上卡环72与下卡环73,套管71通过上卡环72与下下环卡接在第一定位框32内沿第一定位框32的长度方向滑动,套管71同时卡接在第二定位框42内沿第二定位框42的长度方向滑动,且第一定位框32与第二定位框42相交,套管71恰好卡接在第一定位框32与第二定位框42的相交处。

第三定位组件5包括固定在第一框条21上的第一定位条53,第一定位条53沿第一框条21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第一定位条53远离框架2的端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块52,第一定位条53上设有第三滑槽532,第一定位块52插接在第三滑槽532内滑动,第三滑槽532的侧壁设有第一卡槽531,第一定位块52上设有插接在第一卡槽531内的第一凸缘521,通过第一凸缘521与第一卡槽531配合限制第一定位块52掉出第三滑槽532外,第一定位块52上设有限制第一定位块52滑动的第三锁紧组件51,第三锁紧组件51包括贯穿滑槽与第一定位块52螺纹连接的第三螺纹紧固件511,第三螺纹紧固件511远离第一定位块52的端部抵接在第一定位条53远离第一定位块52的表面。

第四定位组件6包括一体连接在第二框条22的端部沿第二框条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条63,第二定位条63远离框架2的端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块62,第二定位条63上设有第四滑槽632,第二定位块62插接在第四滑槽632内滑动,第四滑槽632的内壁设有第二卡槽631,第二定位块62上设有插接在第二卡槽631内的第二凸缘622,通过第二凸缘622与第二卡槽631配合限制第二定位块62掉出第四滑槽632外,第二定位块62朝向第二定位条63的端部一体连接有朝远离框架2沿第二定位条6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块621,第二定位块62上设有限制第二定位块62滑动的第四锁紧组件61,第四锁紧组件61包括贯穿第四滑槽632与第二定位块62螺纹连接的第四螺纹紧固件611,第四螺纹紧固件611远离第一定位块52的端部抵接在第二定位条63远离第一定位块52的表面,第四螺纹紧固件611螺纹连接在加强块621上。

框架2上还设有夹持组件8,夹持组件8包括平行的上夹持条81与下夹持条82,上夹持条81与下夹持条8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条83,上夹持条81远离连接条83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贯穿上夹持条81且朝向下夹持条82的第五螺纹紧固件84,通过下夹持条82抵紧铰页板12,通过第五螺纹紧固件84抵紧框架2以夹持。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钻孔作业前,根据图纸要求调节第一定位组件3以及第二定位组件4的位置,然后锁紧第一锁紧组件31以及第二锁紧组件41,以完成对定位孔7与框架2的相对位置的调整作业,然后根据图纸要求调整第三定位组件5与第四定位组件6,以调整第一定位块52在第一定位条53上的位置以及第二定位块62在第二定位条63上的位置,然后将框架2放置在铰页板12上,移动框架2至第一定位块52抵接在角钢1远离框架2的侧壁以及第二定位块62抵接在角钢1设有铰页板12的一端的端部,以完成框架2与铰页板12相对位置的调整,进而完成定位孔7在铰页板12上的定位作业,然后锁紧夹持组件8以使框架2固定在铰页板12上,即可开始钻孔作业。

由于定位孔7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3与第二定位组件4调整其在框架2内的位置,因此可根据图纸调整出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铰页板12钻孔时所需的定位关系,适用性更广。

同时由于第一定位组件3、第二定位组件4、第三定位组件5以及第四定位组件6上分别设有第一锁紧组件31、第二锁紧组件41、第三锁紧组件51以及第四锁紧组件61,使得完成一次调整后,第一定位组件3、第二定位组件4、第三定位组件5以及第四定位组件6均可锁紧以处于稳定的固定状态,对同规格的铰页板12进行批量钻孔作业时只需操作夹持组件8即可完成框架2在铰页板12上的定位作业,以实现快速的批量定位,提高定位钻孔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