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5337发布日期:2018-06-19 20:2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打片机,特别涉及一种制作铝箔的自动打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产品多数是由人工手工制造或者半自动设备生产,铝箔需要需要很多程序才可以制造成成品,过程相当复杂。而且铝箔制作均采用简单的设备组合来生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尤其是工作人员手动完成,工作强度大、机械式重复,稍不留神就有褶皱等质量问题发生,因此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的生产需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打片机来克服上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打片机,其包括机架、沿着所述机架传输方向设置并带动金属薄片运动的传动带、位于传动带下方且带动传送带运动的多个传送辊、对金属薄片进行伺服送料的伺服送料单元、一端位于传送带输出端上且对金属薄片进行冲压的翅片模具、以及位于翅片模具另一端且收集废料的接料装置,其中所述伺服送料单元包括对金属薄片上下表面进行夹持且匀速输送的伺服辊,而所述伺服辊的速度与所述传动带、以及所述翅片模具的冲压速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多个辊子的至少一个辊子包裹毛毡。

优选的,所述伺服辊的轴心与油路相连通,且沿着伺服辊的轴向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喷油孔。

优选的,所述翅片模具是气动冲压模具,所述传动带是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接料座、以及设置在接料座且用于收集废料的接料针。

优选的,所述接料针为至少两个且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接料座为可旋转式接料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打片机,经过打片后铝箔片更加整齐,无需后续的人工整理,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铝箔 2、机架 3、传动带 4、托料台 5、伺服送料单元 51、第一私服辊 52、第二伺服辊 61、第一辊子 62、第二辊子 63、第三辊子 64、第四辊子 65、第五辊子 7、翅片模具 8、接料装置 81、接料针 82、接料座 9、注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为制作铝箔的自动打片机示意图,包括铝箔1,机架2,传动带3,托料台4,伺服送料单元5,第一私服辊51,第二伺服辊52,第一辊子61,第二辊子62,第三辊子63,第四辊子64,第五辊子65,翅片模具7,接料装置8,接料针81,接料座82,注油装置9。铝箔1放置在机架2上,机架2沿传输方向设置并带动铝箔1运动的传动带3,多个传动辊设置在传动带3下方且带动传动带3运动,托料台4设置在机架2上,传动带3安装在托料台4上,伺服送料单元3对铝箔1进行伺服送料,翅片模具7的一端位于传送带3的输出端,翅片模具7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收集废料的接料装置7,翅片模具7是对铝箔进行冲压,翅片模具7是气动冲压模具,是通过气动原理实现,伺服送料单元5设置在托料台4上,并将私服送料5位于托料台4的中间处,其中,伺服送料单元5上设置第一伺服辊51和第二伺服辊52,第一伺服辊51和第二伺服辊52对铝箔上下表面进行夹持并匀速输送铝箔,而且在送进过程中减少铝箔的阻力,第一伺服辊51和第二伺服辊52的速度与传动带3、以及翅片模具7的冲压速度相匹配。第一伺服辊51和第二伺服辊52的轴心与注油装置9的油路相连通,沿着第一伺服辊51和第二伺服辊52的轴向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喷油孔(图中未示出)。

传动带3上设有第一辊子61,第二辊子62,第三辊子63,第四辊子64,第五辊子65,其中,第五辊子包裹毛毡,用于毡取铝箔表面多余的油,这样可以有一个洁净的表面,而且避免了由于油量较多形成过多的残留物而影响使用的问题。第四辊子设置定位装置,第一、第二辊子设置在铝箔下部,第三辊子设置在铝箔上部,也可以将第三辊子设置在铝箔下部,第一、第二辊子设置在铝箔上部,可以校直铝箔,这样使得铝箔整齐的送出,不会产生褶皱,同时铝箔经过上下辊子辊子的间隙,输送铝箔,传动带3是电机驱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辊子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一伺服辊51和第二伺服辊52之间的间隙用于传送铝箔,也可以第一、第二辊子之间的间隙或第一伺服辊51和第二伺服辊52之间的间隙用于传送铝箔,翅片模具7的另一端设有接料装置8,接料装置8包括接料针81和接料座82,翅片模具7的冲压速度与传送带3的速度相匹配,使铝箔在沿直线输出到翅片模具,接料针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接料座为可旋转式接料座,当其中一个接料针损坏,可旋转接料座,使用另一个接料针。

铝箔通过第五辊子去油后,经过第一、第二辊子与第三辊子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一伺服辊和第二伺服辊之间的间隙,将铝箔输送到翅片模具进行冲压,冲压过后的废料直接掉落到接料针上。而打片后的铝箔直接掉落到接料座。翅片模具7是通过偏心动力轴连接电机控制控制,传动带也是通过电机控制,同时还设置有给电机及伺服送料单元的注油装置。本结构实现了自动化控制铝箔打片,经过自动打片后铝箔片更加整齐,无需后续的人工整理,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片。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