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电主轴HSK刀柄的拉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2122发布日期:2018-06-12 19:59阅读:1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电主轴HSK刀柄的拉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主轴,特指一种应用于高速电主轴的HSK刀柄拉刀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自动换刀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实际机床生产中需要频繁的换刀,这就需要拉刀装置能够准确的定位开合。普通HSK刀柄拉刀装置尾端由卡簧固定收缩,拉刀杆收紧时,后端弹簧压缩,卡爪撑开,以此定位和拉紧刀柄。装置本身各个爪片通过装置尾端卡簧固定,相互独立且没有其他固定方式,易松散跑位,稳定性差,不易安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卡簧松动及其他外部原因,经常出现卡爪卡死、卡不到位、脱扣散架等情况,且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导致主轴振动偏大,影响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损坏设备、给机床加工生产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电主轴,特指一种应用于高速电主轴HSK刀柄的拉刀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轴芯、拉刀杆及拉刀装置,所述拉刀装置包括滑套、爪片、滑动芯及刀头底座,所述滑套与所述爪片相互卡接并分别同轴地设置于所述轴芯中,所述滑动芯安装于所述滑套与所述爪片中,所述拉刀杆插设于所述滑动芯中,所述刀头底座嵌入所述滑套的端部,所述刀头底座包括刀头底座后套、复位弹簧及刀头底座缸套,所述刀头底座后套和所述刀头底座缸套之间相互形成容纳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刀头底座后套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套相匹配的倒扣,并通过所述倒扣使整个所述刀头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套中,所述刀头底座缸套与所述爪片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倾斜面,并通过所述倾斜面结构相互约束。

其中,所述滑动芯与所述拉刀杆通过螺纹相互连接,所述滑动芯内设置有螺丝,所述滑动芯外圆与所述爪片内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锥面,所述滑动芯与所述爪片通过所述锥面相互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速电主轴HSK刀柄的拉刀装置,采用滑动芯、爪片、滑套及刀头后座的集成结构,各部件相互约束匹配,组装稳定性强,使径向、轴向工作刚度增加,加工精度提高,同时改善同心度,有效降低振动,爪片的活动范围固定,动作位置精准,不易卡死,匹配自动换刀工况,且各部件容易加工、结实耐用,容易安装,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刀柄;2-轴芯;3-滑套;4-爪片;5-滑动芯;6-拉刀杆;7-刀头底座;8-刀头底座后套;9-复位弹簧;10-刀头底座缸套;11-倒扣;12-倾斜面;13-螺丝;14-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高速电主轴HSK刀柄的拉刀装置,包括轴芯2、拉刀杆6及拉刀装置,通过拉刀杆6拉紧位于轴芯2之中的拉刀装置,拉刀装置再拉紧刀柄1来实现拉刀,所述拉刀装置端部具有刀柄1,所述拉刀装置包括滑套3、爪片4、滑动芯5及刀头底座7,所述滑套3与所述爪片4相互卡接并分别同轴地设置于所述轴芯2中,所述滑动芯5安装于所述滑套3与所述爪片4中,所述拉刀杆6插设于所述滑动芯5中,所述刀头底座7嵌入所述滑套3的端部,所述刀头底座7包括刀头底座后套8、复位弹簧9及刀头底座缸套10,所述刀头底座后套8和所述刀头底座缸套10之间相互形成容纳腔,所述复位弹簧9设置于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刀头底座后套8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套3相匹配的倒扣11,并通过所述倒扣11使整个所述刀头底座7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套3中,所述刀头底座缸套10与所述爪片4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倾斜面12,并通过所述倾斜面12结构相互约束。

其中,所述滑动芯5与所述拉刀杆6通过螺纹相互连接,所述滑动芯5内设置有螺丝13,所述滑动芯5外圆与所述爪片4内侧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锥面14,所述滑动芯5与所述爪片4并通过所述锥面14相互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滑动芯5、爪片4、滑套3及刀头底座7的集成结构,其中刀头底座7由刀头底座后套8、复位弹簧9、刀头底座缸套10三部分组成,整体嵌入滑套3上端,使用弹簧结构可在闭刀时产生弹力,使得在开刀时拉刀装置向外弹出,也可使后端在开刀位时活动性更好,能通过弹簧的拉紧力矫正刀柄1与轴芯2同心度,使闭刀后各个接触面受力均匀,刀头底座缸套10下端设有与爪片4内侧上端相匹配的斜面,通过复位弹簧9挤压爪片4,使爪片4更加稳定。

拉刀杆6与滑动芯5内孔螺纹连接,滑动芯5内置螺丝3,通过调节螺丝3调节拉刀装置安装位置,以此调节刀柄1拉紧力及开刀行程,滑动芯5外圆为两段锥面4与爪片4内侧结构匹配设计,使其在拉刀时向上活动对爪片4向外挤压,实现拉刀,各部位尺寸设计合理,确保拉刀至滑动芯5在上行程位时,爪片4向外撑出且不顶死;开刀至滑动芯5在下行程位时,预压弹簧伸长,使拉刀装置向下运动,爪片4受轴芯2内侧斜角反作用力向内收入且不会内嵌造成卡死。

爪片4外侧上斜角凸位与轴芯2内侧斜角凹位角度匹配,在拉刀时,两倾斜面12相互贴合,可承受部分径向外力和轴向外力,提高稳定性,减小振动;爪片4外侧下斜角凸位卡刀柄1内侧凹位,拉住刀柄1,爪片4两斜角凸位与轴芯2及刀柄1接触面均倒圆角,确保在开闭刀时爪片4平滑切入切出、减小摩擦,以免爪片4卡死,造成轴芯2、刀柄1及拉刀装置的损伤。

滑套3外侧按爪片4外形开孔,爪片4从滑套3内侧向外安装,爪片4上端加长防止从外侧滑出,此种结构使得爪片4活动范围被固定,防止爪片4跑位造成拉刀装置卡死、拉刀不到位等情况,滑套3下端与滑动芯5连接,上端与刀头底座后套8连接成一个沿滑套3中心线上下活动的整体,再整合爪片4构成整个拉刀装置。在实际机床使用中,提升了稳定性和同心度,有效改善了轴芯2与刀柄1的连接,降低振动,由于整个拉刀装置的结构强度增加,使得径向工作刚度增加,大尺寸铣削时的径向加工精度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