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9124发布日期:2018-07-27 18:40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铜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拉线机英文名称为drawing machine,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铜拉丝机按其用途可分为金属铜拉丝机(用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塑料铜拉丝机(用于塑料制品行业中以涤纶、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切片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空心、实心园丝或扁丝进行深加工的专用成套设备),竹木铜拉丝机(用于竹木制品行业中制作筷子,牙签,烧烤棒等拉出竹丝,木丝进行再加工的专用设备)等。按照设备性质可以主要分为五种:滑轮式铜拉丝机、双卷筒式铜拉丝机、活套式铜拉丝机、直进式铜拉丝机与水箱铜拉丝机。

铜拉丝机对铜拉丝的拉伸与卷取控制由PLC或者工控IPC来完成,变频器接收PLC或者IPC的指令,实现拉伸或者卷取过程中的张力恒定控制。然而,该实现方法由于PLC或者IPC的价格高昂而使得铜拉丝机成本过大、系统复杂、维护难度大、维修成本过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铜拉丝机对张力的控制系统过于复杂,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一调节轮,铜拉丝从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底部绕过所述第一调节轮的顶部,并且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绕出,以及,

还包括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二调节轮安装于一竖直设置的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调节轮的转轴通过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轮上。

优选地,还包括一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第二调节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调节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二调节轮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通过皮带或者链条与所述第二调节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具有一与所述驱动轮同心的凹槽,所述第二调节轮的转轴穿过所述驱动轮连接于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轮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轮的轴心;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经过所述第二调节轮的轴心。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轮的侧面设有若干轮齿,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轮齿对应的楔形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底部边缘设有若干可转动的子导向轮,所述铜拉丝绕过所述子导向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轮的顶部边缘设有若干可转动的子导向轮,所述铜拉丝绕过所述子导向轮。

优选地,所述子导向轮安装于一弧形支架上,所述弧形支架通过可沿所述第一导向轮或第二导向轮径向方向移动的机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可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轮来改变第一调节轮的轴心位置,使得第一调节轮可以改变与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经过第一导向轮、第一调节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的铜拉丝的张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第一导向轮;11:子导向轮;12:弧形支架;20:第二导向轮;30:第一调节轮;40:第二调节轮;41:楔形块;50:铜拉丝;60:凹槽;70: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10、第二导向轮20和第一调节轮30,铜拉丝50从所述第一导向轮10的底部绕过所述第一调节轮30的顶部,并且从所述第二导向轮20的底部绕出。在拉丝的过程中,铜拉丝50首先从第一导向轮10的底部绕过,然后从第一调节轮30的顶部绕出,最后经过第二导向轮20的底部绕出,因此,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轮30与第一导向轮10和第二导向轮2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第一导向轮10至第二导向轮20之间的铜拉丝50的张力。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轮40,所述第二调节轮40安装于一竖直设置的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调节轮30的转轴通过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轮40上,并且,第一调节轮30的转轴的安装位置偏离所述第二调节轮40的转动中心。因此,随着第二调节轮40的转动,第一调节轮30可以随着第二调节轮40移动。例如图1示出的位置中,如果第二调节轮40顺时针转动时,第一调节轮30也绕第一调节轮30的转动中心向上移动。在转动过程中,使得第一调节轮30可以改变与第一导向轮10、第二导向轮2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经过第一导向轮10、第一调节轮30和第二导向轮20之间的铜拉丝50的张力。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轮30和第二调节轮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支架具有一与所述驱动轮70同心的凹槽60,所述第二调节轮40的转轴穿过所述驱动轮70连接于所述凹槽60。第二调节轮40在转动时,推动第一调节轮30的转轴在凹槽60内移动,从而可以平衡第二调节轮40的受力。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该第二实施方式,还包括一驱动轮70,所述驱动轮70与第二调节轮4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调节轮40转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轮70与所述第二调节轮40通过齿轮啮合连接,通过齿轮啮合来驱动第二调节轮40转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轮70通过皮带或者链条与所述第二调节轮40连接,驱动轮70通过皮带或者链条来驱动第二调节轮40转动。

此外,在另外,所述第一调节轮30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轮30的轴心;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经过所述第二调节轮40的轴心。通过观察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可以确定第一调节轮30的转动位置,从而可以更为精确的调整铜拉丝50的张力。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轮40的侧面设有若干轮齿,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轮齿对应的楔形块41。楔形块41在不需要调节第一调节轮30的位置时,可以保持第二调节轮40静止,防止第二调节轮40转动。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导向轮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向轮10的底部边缘设有若干可转动的子导向轮11,所述铜拉丝50绕过所述子导向轮11。铜拉丝50在绕过子导向轮11时,子导向轮11可以跟随铜拉丝50转动。此外,所述第二导向轮20的顶部边缘也可以设有若干可转动的子导向轮11,所述铜拉丝50绕过所述子导向轮11。

在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导向轮11安装于一弧形支架12上,所述弧形支架12通过可沿所述第一导向轮10或第二导向轮20径向方向移动的机构连接。通过移动弧形支架12,也可以适当调节铜拉丝50的张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铜拉丝机张力调整装置的实施方式可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轮40来改变第一调节轮30的轴心位置,使得第一调节轮30可以改变与第一导向轮10、第二导向轮20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经过第一导向轮10、第一调节轮30和第二导向轮20之间的铜拉丝50的张力。

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