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矫直机自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2847发布日期:2018-07-17 22:5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料机构,尤其涉及到一种钢管矫直机自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钢管矫直机是利用矫直辊对钢管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的设备,目前,行业内对钢管进行矫直的方式一般都是利用人工将钢管一根根的依次放入到钢管矫直机的进料口。采用这种方法将钢管放入到钢管矫直机中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将钢管提到钢管矫直机进料口的位置,再将钢管放到钢管矫直机中,这种方式费事费力,工作效率也较低,另外钢管本身的重量较大,需要的人力相对较多,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事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减少人力成本的钢管矫直机自动送料机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管矫直机自动送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和所述的从动轮的轮面相对设置,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主动轮转动的电机。

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从动轮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的主动轮的直线驱动机构。该结构中,通过直线驱动机构的设置能够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一方面能够牢固夹持住钢管,使钢管顺利前进,另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管,适应性更广。

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的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移动座,所述的移动座上竖向设置有固定轴,所述的从动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上。该结构中,通过气缸推动移动座前进,从而使从动轮靠近主动轮,结构简单且实用。

所述的凹槽的后端设置有出料筒,所述的出料筒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正对钢管矫直机的进料口。由于钢管的长度普遍较长,在送料过程中会出现偏移的现象,出料筒的通孔与钢管矫直机的进料口相对接,能够保证钢管直线进入到钢管矫直机中,避免出现偏移现象。

所述的出料筒的进口处设置有支撑件,所述的支撑件的纵截面呈上部开口的弧状结构。该结构中,支撑件与出料筒相对接,呈弧状结构的支撑件能够放置多种不同直径的钢管,同时便于工作人员观察钢管的出料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凹槽的设置能够容纳钢管,使钢管的传输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相互配合,能够牢靠夹持住钢管,避免钢管出现偏移的现象;当钢管进入到凹槽中时,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配合下,钢管自动前进,被送入到钢管矫直机中,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搬运,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省事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减少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钢管矫直机自动送料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凹槽2,凹槽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主动轮3和从动轮4的轮面相对设置,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3转动的电机5。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钢管矫直机自动送料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凹槽2,凹槽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主动轮3和从动轮4的轮面相对设置,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3转动的电机5。

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从动轮4靠近或者远离主动轮3的直线驱动机构6。

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6包括气缸61,气缸6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气缸6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移动座62,移动座62上竖向设置有固定轴63,从动轮4可转动设置在固定轴63上。

实施例三:如图所示,一种钢管矫直机自动送料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凹槽2,凹槽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3和从动轮,主动轮3和从动轮4的轮面相对设置,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3转动的电机5。

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从动轮4靠近或者远离主动轮3的直线驱动机构6。

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6包括气缸61,气缸6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气缸61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移动座62,移动座62上竖向设置有固定轴63,从动轮4可转动设置在固定轴63上。

本实施例中,凹槽2的后端设置有出料筒7,出料筒7上设置有通孔71,通孔71正对钢管矫直机的进料口。

本实施例中,出料筒7的进口处设置有支撑件8,支撑件8的纵截面呈上部开口的弧状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