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4694发布日期:2018-07-07 10:5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的生产工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外形尺寸也在向着小型化、微型化发展。微型扬声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就是构成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音膜组件,扬声器该内置的音膜组件生产时,音圈和音膜通过胶水粘结成音膜组件。

目前,传统的生产工艺是,通过人工将音圈和音膜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治具上,然后再音膜上点胶,再用手工将音圈和音膜的治具组合,使音圈和音膜粘接,待胶水干后,再进行磁音组件的组合。上述的过程需要使用多种治具,且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故,需要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以解决现有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其包括:

治具本体,包括开设在焊接位下部分的第一凹槽,

所述焊接位,用于将音圈和电路板进行焊接,设置在所述治具本体的一侧;

胶合位,用于将焊接完毕的音圈和音膜进行粘接构成所述音膜组件,设置在所述治具本体的另一侧;

组合位,用于将所述音膜组件和其他部件连接,所述组合位与所述焊接位同侧设置;

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块,用于定位音圈,凸设在所述焊接位的上部分,所述音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块外侧;以及

活动线夹,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用于夹紧所述音圈引出的引线,便于和电路板焊接;

所述活动线夹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夹块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夹块两侧的与所述固定夹块配合的活动夹块,所述活动夹块和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夹块和所述固定夹块通过一弹性组件弹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夹块面向所述固定夹块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一孔槽,所述固定夹块面向所述活动夹块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二孔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槽内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中间位置的导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孔槽的导筒、以及套设在所述套柱外周的弹簧;

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筒,所述导柱伸入所述导筒内,所述导筒伸入所述第一孔槽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导柱和导筒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活动线夹处于夹紧状态时,所述导筒靠近所述固定板,所述弹簧处于第一弹性位;当所述活动线夹处于拉开状态时,所述导筒远离所述固定板,所述弹簧处于第二弹性位;

所述第一弹性位的弹性势能小于第二弹性位的弹性势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夹块包括活动夹块本体和开设在所述活动夹块本体面向所述固定夹块一面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夹块包括开设在面向所述活动夹块一面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配合用于容纳并夹紧所述音圈的引线,所述引线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宽度之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夹块还包括凹设在所述活动夹块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槽一侧的第二凹槽,以便拉动所述活动夹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夹块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夹块本体侧壁上的滑块,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定位块为四个,呈矩形排列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治具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胶合位的用于避空所述音膜的避空槽、和设置在所述避空槽两侧的用于定位所述音膜的第二定位块,四个所述第二定位块两两一对分别设置在所述避空槽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定位块呈L型,且四个所述定位块的外轮廓线界定形成一矩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治具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组合位上的用于定位限制所述音圈的四个第三定位块,四个所述第三定位块呈矩形排列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通过在治具上同时设置三个工位区域,并通过外置机械手的配合将需要组装的部件在三个工位中进行输送协调,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的优选实施例的活动线夹处于拉开状态时,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0、焊接位10a、胶合位10b、组合位10c、第一定位块21、活动线夹、第二定位块31、避空槽32和第三定位块41。

治具本体10包括开设在焊接位10a下部分的第一凹槽11;焊接位10a用于将音圈50和电路板进行焊接,设置在治具本体10的一侧;胶合位10b用于将焊接完毕的音圈和音膜进行粘接构成音膜组件,设置在治具本体10b的另一侧;组合位10c用于将音膜组件和其他部件连接,组合位10c与焊接位10a同侧设置;

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块21,用于定位并限制音圈50,凸设在焊接位10a的上部分,音圈50套设在第一定位块21外侧;活动线夹设置在第一凹槽11内,用于夹紧音圈50引出的引线51,便于和电路板焊接。

活动线夹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凹槽11内固定夹块22以及活动设置在固定夹块22两侧的与固定夹块22配合的活动夹块23,活动夹块23和第一凹槽11的侧壁滑动连接,活动夹块23和固定夹块22通过一弹性组件24弹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音圈50位于焊接位10a时,音圈50被定位在第一定位块21上并和电路板进行焊接,同时,音膜被定位在胶合位10b的第二定位块31上,并在音膜上点胶;然后焊接完毕后的音圈50贴合音膜和音膜完成胶合而粘接在一起构成音膜组件;带胶水干后,翻转音膜组件将音圈50朝下定位在第三定位块41上。

通过在治具本体10上同时设置焊接位10a、胶合位10b和组合位10c,使得音圈50和音膜可以在一个治具上同时进行粘接操作和后续组合操作,且通过外置的机械手将各部件在三个工位中进行输送协调转移,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活动线夹中的活动夹块23和固定夹块22的配合用于夹紧引线51,以便快捷的进行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活动夹块23面向固定夹块22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一孔槽231,固定夹块22面向活动夹块23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二孔槽,弹性组件24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孔槽231内的固定板241、固定设置在固定板241中间位置的导柱242、固定连接于第二孔槽的导筒243、以及套设在套柱242外周的弹簧244;

弹簧24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41,弹簧2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导筒243,导柱242伸入导筒243内,导筒243伸入第一孔槽231内,弹簧244位于导柱242和导筒243之间。

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24的设置,使得活动夹块23具有伸缩能力,利用弹簧244的弹性恢复力来拉住活动夹块23并和固定夹块22配合,以夹紧引线51。而将弹性组件24设置在第一孔槽231和第二孔槽内,一方面节省了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和导筒243的设置,起到保护弹性组件24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4,图3为活动线夹处于夹紧状态时,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图2中B的放大图,图4为活动线夹处于拉开状态时,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当活动线夹处于夹紧状态时,导筒243靠近固定板241,弹簧244处于第一弹性位;当活动线夹处于拉开状态时,导筒243远离固定板241,弹簧244被拉伸后处于第二弹性位;

第一弹性位的弹性势能小于第二弹性位的弹性势能。

第一弹性位的弹性势能小于第二弹性位的弹性势能,确保了活动夹块23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在弹簧244的弹性恢复力下被拉回复位,紧贴于固定夹块22。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活动夹块23包括活动夹块本体232和开设在活动夹块本体232面向固定夹块22一面的第一固定槽,固定夹块22包括开设在面向活动夹块23一面的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配合用于容纳并夹紧音圈50的引线51,引线51的宽度略大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宽度之和。

这样的设置,提高了活动夹块23和固定夹块22夹紧引线51的稳定性。

另外,活动夹块23还包括凹设在活动夹块本体232远离第一固定槽一侧的第二凹槽233,以便拉动活动夹块23。活动夹块23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活动夹块本体232侧壁上的滑块,第一凹槽11的槽壁上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第一定位块21为四个,呈矩形排列布置。这样的设置,提高了音圈50在焊接位10a上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本体10包括设置在胶合位10b的用于避空音膜的避空槽32、和设置在避空槽32两侧的用于定位并限位音膜的第二定位块31,四个第二定位块31两两一对分别设置在避空槽32的两侧。第二定位块31的设置,提高了音膜在胶合位10b上的稳定性和精准度,便于音圈50和音膜的精准粘接。

进一步的,第二定位块31呈L型,且四个定位块31的外轮廓线界定形成一矩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本体10还包括设置在组合位10c上的用于定位限制音圈50的四个第三定位块41,四个第三定位块41呈矩形排列设置。第三定位块41的设置,提高了音膜组件在组合位10c上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本实施例操作工程是:

首先,将音圈50套设在治具本体10中焊接位10a的第一定位块21上,以定位和固定住音圈51,并将音圈51的引线51夹持在活动线夹中;

引线51的夹持过程是,手指伸入活动夹块23中的第二凹槽233,并向外侧拉动活动夹块本体232,使得活动本体232沿着滑槽的方向向外移动,以使活动夹块23脱离固定夹块22;

于此同时,弹性组件24中的弹簧244被拉伸,导筒243远离位于第一孔槽231的固定板241,弹簧244处于第二弹性位;

接着,当活动夹块23和固定夹块22具有一定距离时,将引线51放置在第二固定槽中,并反向推动活动夹块23,以致活动夹块23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夹合住引线51,此时,弹簧244处于第一弹性位;

其次,将固定好的音圈50和电路板进行焊接;同时,将音膜放置在第二定位块31上,音膜的部分位于避空槽32内,接着点胶机对音膜进行点胶处理;

然后,将焊接完毕的音圈50,贴接在点胶后的音膜上,以使音圈50和音膜粘接形成音膜组件;

最后,将音膜组件翻转,使得音圈50朝下,并定位在第三定位块41上,进行其他部件的组合步骤。

这样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通过在治具上同时设置三个工位区域,并通过外置机械手的配合将需要组装的部件在三个工位中进行输送协调,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扬声器的音膜组件连接治具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