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驱车型多连杆后悬架分装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7846发布日期:2018-09-04 22:58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装配工装,尤其是一种四驱车型多连杆后悬架分装台。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汽车装配工艺的最优化,提高车辆生产装配的效率,目前汽车装配现场将后副车架、后稳定杆总成、后稳定杆固定夹、后稳定杆衬套等均在后桥分装流水线上进行分装,再将上摆臂总成、后制动器总成及后悬架摆臂总成分装在后副车架上。

但是,现有的后桥分装流水线存在一些缺陷:1、目前使用的后桥分装流水线的工装板主要是用于普通多连杆后悬架机构分装,仅适用于非四驱车型多连杆后悬架分装,当车辆为四驱车型多连杆后悬架时,现有的工装板无法支撑后驱模块,且后驱模块无法在工装板上进行分装装配。

2、目前使用的工装板没有后悬架夹紧装置,当校准后稳定杆固定夹扭矩时,多连杆后悬架会砸下的风险,当装配后制动器时,多连杆后悬架无法保证处于同一水平面,导致装配困难。

3、目前使用的工装板无法进行小批量多连杆后悬架试制,当后悬架有结构设计变化时,在流水线上进行装配,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还会对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四驱车型多连杆后悬架分装台,由后驱模块分装机构对后驱模块进行支撑和固定,由后副车架分装机构对后副车架进行支撑和固定,便于后驱模块安装,校准扭矩的时候,确保后驱模块稳定,不会掉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驱车型多连杆后悬架分装台,包括一个支撑台架,支撑台架上固定有后驱模块分装机构和后副车架分装机构,后驱模块分装机构和后副车架分装机构均包括有固定机构和支撑机构,后驱模块分装机构与后副车架分装机构之间的具有使得后驱模块支撑固定后可直接与后副车架分装的位置关系。后副车架分装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和固定机构对后副车架进行支撑和固定,后驱模块分装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对后驱模块进行支撑,便于后驱模块与后副车架安装固定,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位置与后副车架分装机构的位置相对应,保证后驱模块支撑的位置正好与后副车架上安装的位置相匹配,后驱模块支撑固定后可直接与后副车架进行分装,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固定机构对后驱模块的后悬架进行夹紧固定,在装配后驱模块的后制动器时,保证与后悬架处于同一水平面,装配准确,而且将后驱模块固定后,在校准后稳定杆固定架扭矩时,后驱模块不会从分装台上掉落。

作为优选,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支撑机构和后副车架分装机构的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柱及固定于支撑柱顶部且与待支撑件对应位置相配合的支撑块。支撑机构的位置和高度根据后驱模块相对后副车架的安装位置来定,支撑块避免支撑柱与待支撑件发生直接刚性撞击。

作为优选,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支撑机构的支撑柱包括大支柱、矮支柱、粗支柱,大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大支柱倾斜尼龙块,矮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矮支柱尼龙块,粗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粗支柱尼龙块,大支柱倾斜尼龙块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大支柱倾斜尼龙块的上表面一端高、一端低、中间为平面。

作为优选,后副车架分装机构的支撑机构的支撑柱包括一细支柱及两直头支柱,两直头支柱相对所述对称线对称布置,细支柱处于两直头支柱之间并偏离对称线的位置,直头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梯形尼龙块,细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小尼龙块。

作为优选,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柱及设置于固定柱顶部的固定装置。

作为优选,固定装置包括两固定在固定柱顶部的圆筒及插入于圆筒内并能穿出圆筒固定后驱模块的插销,圆筒的侧壁开设有U形开槽,插销侧壁上设有短柱,短柱与开槽相配合。通过转动插销,使得插销前端伸出到圆筒外插入到后驱模块的固定孔内,短柱与开槽的配合,形成两个限位。

作为优选,后副车架分装机构的固定机构包括两对称的翻倒支柱,翻倒支柱的顶部设置有弹性固定装置。

作为优选,翻倒支柱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段和下段,上段的长度大于下段的长度,下段与支撑台架相固定,弹性固定装置设置于上段顶部。翻倒支柱的上段与下段为铰接连接,这样使得上段可以相对下段弯折,便于安装人员选择弹性固定装置是否工作。

作为优选,弹性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翻倒支柱顶部的筒体、设置于筒体内的弹簧及插入于筒体内压缩弹簧的手柄。

作为优选,支撑台架为框架式结构,支撑台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为万向轮。支撑台架底部设置行走轮,便于随流水线移动,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后副车架分装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和固定机构对后副车架进行支撑和固定,后驱模块分装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对后驱模块进行支撑,便于后驱模块与后副车架安装固定,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位置处于后副车架分装机构的固定机构的对称线上,保证后驱模块支撑的位置正好与后副车架上安装的位置相匹配,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固定机构对后驱模块的后悬架进行夹紧固定,在装配后驱模块的后制动器时,保证与后悬架处于同一水平面,装配准确,而且将后驱模块固定后,在校准后稳定杆固定架扭矩时,后驱模块不会从分装台上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架,2、插销,3、短柱,4、圆筒,5、粗支柱尼龙块,6、直头支柱,7、梯形尼龙块,8、细支柱,9、小尼龙块,10、翻倒支柱,11、筒体,12、手柄,13、大支柱倾斜尼龙块,14、矮支柱尼龙块,15、上段,16、下段,17、大支柱,18、矮支柱,19、粗支柱,20、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四驱车型多连杆后悬架分装台(参见图1),包括一个支撑台架1,支撑台架为框架式结构,支撑台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0,行走轮为万向轮。

支撑台阶的上表面为支撑面板,支撑面板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支撑面板上固定有后驱模块分装机构和后副车架分装机构,后驱模块分装机构和后副车架分装机构均包括有固定机构和支撑机构。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支撑机构和后副车架分装机构的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柱及固定于支撑柱顶部且与待支撑件对应位置相配合的支撑块。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柱及设置于固定柱顶部的固定装置。后副车架分装机构的固定机构包括两对称的翻倒支柱10,翻倒支柱的顶部设置有弹性固定装置。

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支撑机构的支撑柱包括大支柱17、矮支18柱、粗支柱19,大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大支柱倾斜尼龙块13,矮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矮支柱尼龙块14,粗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粗支柱尼龙块5,大支柱倾斜尼龙块的上表面为倾斜面,大支柱倾斜尼龙块的上表面一端高、一端低、中间为平面。粗支柱的顶部设置有倒L形支撑板,粗支柱尼龙块呈凹槽状。后副车架分装机构的支撑机构的支撑柱包括一细支柱8及两直头支柱6,两直头支柱相对所述对称线对称布置,细支柱处于两直头支柱之间并偏离对称线的位置,直头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梯形尼龙块7,细支柱顶部的支撑块为小尼龙块9。

后驱模块分装机构的固定机构的固定柱与粗支柱合二为一,固定装置包括两固定在粗支柱顶部的圆筒4及插入于圆筒内并能穿出圆筒固定后驱模块的插销2,圆筒的侧壁开设有U形开槽,插销侧壁上设有短柱3,短柱与开槽相配合。两圆筒轴线相互平行,也与支撑面板相平行。翻倒支柱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段15和下段16,上段的长度大于下段的长度,下段与支撑台架相固定,弹性固定装置设置于上段顶部。弹性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翻倒支柱顶部的筒体11、设置于筒体内的弹簧及插入于筒体内压缩弹簧的手柄12。

翻倒支柱的整体高度最大,直头支柱的整体高度第二,细支柱的整体高度第三,大支柱的整体高度第四,粗支柱的整体高度第五,矮支柱的整体高度最低。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