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长度的中间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374发布日期:2018-10-19 22:4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长度的中间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两个相互平行或者一端连接的独立面体安装或拆除,或者两个独立面体之间或其顶端需要连接、焊接等等情况时,例如空气预热器安装时两隔板之间的焊接、建筑的衬板等,在两独立面体的非汇合区域内,一般用钢管、底板、撬棍、电焊等支撑辅助作业,这些支撑安装及使用比较复杂,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尤其是独立面体空间较大,或两独立面体相互倾斜,且两个独立面体之间的空间又比较狭窄时,支撑工具更难于安装,需要多人配合工作,难以操作,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长度的中间支撑装置,本装置通过旋转旋转套筒来实现两螺纹连接杆的伸长或缩短,来适应两独立面体之间不同水平距离,操作方便,一人可独立完成,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两端半活动的圆形支撑座可与独立面体接触,支撑装置可水平或倾斜安装,可适用于不同情况下两独立面体之间使用,适用面广,安全性能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自适应长度的中间支撑装置,包括空心的旋转套筒,所述旋转套筒上开设至少一个辅助旋转孔,所述旋转套筒内设有内螺纹,且所述旋转套筒的两端内均配合连接有一螺纹连接杆,两螺纹连接杆的一端均套设于旋转套筒内,两螺纹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延伸出旋转套筒外、且端部设在一接触底座上,两接触底座均呈圆柱状。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不削弱旋转套筒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保证便于旋转套筒旋转,操作方便,进而利于支撑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所述辅助旋转孔设置2个、且其直径均小于等于10mm。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保证整个支撑装置的强度和刚度,以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有效控制整个支撑装置的重量,以便于安装与拆卸,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旋转套同、螺纹连接杆、接触底座均是由轻质高强度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通过旋转旋转套筒来实现两螺纹连接杆的伸长或缩短,来适应两独立面体之间不同水平距离,操作方便,一人可独立完成,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两端半活动的圆形支撑座可与独立面体接触,支撑装置可水平或倾斜安装,可适用于不同情况下两独立面体之间使用,适用面广,安全性能高。

2、辅助旋转孔的数量和直径设置科学合理,既保证不削弱旋转套筒的刚度和强度,也保证便于旋转套筒旋转,操作方便,进而利于支撑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3、整个支撑装置均是由轻质高强度材料制成的,保证整个支撑装置的强度和刚度,以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有效控制整个支撑装置的重量,以便于安装与拆卸,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旋转套筒,2、辅助旋转孔,3、螺纹连接杆,4、接触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自适应长度的中间支撑装置,包括空心的旋转套筒1,所述旋转套筒1上开设至少一个辅助旋转孔2,可将螺丝刀或铁杆插入所述辅助旋转孔2内,带动旋转套筒1旋转,省力方便,所述旋转套筒1内设有内螺纹,且所述旋转套筒的两端内均配合连接有一螺纹连接杆3,则两螺纹连接杆3的表面上设置与旋转套筒2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两螺纹连接杆3的一端均套设于旋转套筒1内,两螺纹连接杆3的另一端均延伸出旋转套筒1外、且端部设在一接触底座4上,两接触底座4均呈圆柱状,本实施例设置呈短圆柱状,接触底座4与螺纹连接杆3最好一体成型,保证强度,确保支撑装置可稳固在两独立面体之间,且接触底座4的表面设置成粗糙面,可以通过在表面上设满环形槽、螺旋纹等,来形成粗糙面,进而可提高接触底座4与独立面体之间的摩擦力,确保支撑装置稳固于两独立面体之间。

所述辅助旋转孔2设置2个、且其直径均小于等于10mm,辅助旋转孔2的数量设置太多、直径设置过大,会削弱旋转套筒的刚度和强度,为了保证旋转套筒1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保证便于旋转套筒1的旋转,操作方便,进而利于支撑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旋转套筒1、螺纹连接杆3、接触底座4均是由轻质高强度材料制成,例如碳钢、不锈钢,保证真个支撑装置的强度和刚度,以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有效控制整个支撑装置的重量,以便于安装与拆卸,进一步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一接触底座4与其中一独立面体接触,将螺丝刀或铁杆插入所述辅助旋转孔2内,带动旋转套筒1旋转,两螺纹连接杆3随着旋转套筒1方向旋转,进而伸长,直至另一接触底座4与另一独立面体接触;待工作结束后,带动旋转套筒1反方向旋转,两螺纹连接杆3缩短,即可拆除支撑装置,省时省力,方便操作,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如果对于不考虑磁影响的金属独立面体,支撑装置可以进一步设计成磁吸式,但是支撑装置应用于焊接场合的话,最好不设置磁吸式。

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