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9339发布日期:2018-07-27 18:43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铆点,具体为一种铆点机构,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压转向机的装配过程中,因为产品功能和实际使用的需要,需要在装配完毕小齿轮和齿条后旋接上防尘螺盖并打铆点,防止水及尘土进入到转向机的内部,造成零件的质量问题,而由于防尘螺盖的尺寸较小,故现有技术下的打铆点的方法通常为操作工人手动拿锤头锤击铆刀进行打铆点工序,因为涉及到了产品可靠性及其安全问题,其具体的铆点位置在防尘螺盖与壳体接触面上,而每一班次大约生产260件产品,操作工人由于人工作业容易因疲劳造成铆点位置错误或者是铆点深度较轻,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因道路的颠簸等原因,引起防尘螺盖的松动,造成水及灰尘进入到转向机内,造成转向机运转不畅或部分失效,严重时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铆点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铆点机构,包括锁点托板,所述锁点托板上固定有气缸固定板,且所述气缸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鱼眼接头,所述气缸固定板一侧的所述锁点托板上固定安装有冲点定模芯,且所述冲点定模芯上嵌套连接有冲点转模芯,所述冲点定模芯一侧端面处延伸至所述冲点转模芯外固定安装有冲点定模芯钢珠压块,且所述冲点定模芯钢珠压块紧密契合于所述冲点转模芯端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鱼眼接头端部处活动连接有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一端固定安装于冲点转模芯侧端面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点定模芯钢珠压块上固定插接有灯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鱼眼接头与推杆连接处下方的所述锁点托板上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完全替换现有技术下装配工艺的手工打铆点作业,能快速、可靠、准确地对组件进行铆点加工,适用于各种机械加工中的铆点作业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点托板,2、气缸,3、气缸固定板,4、鱼眼接头,5、灯头,6、推杆,7、冲点转模芯,8、冲点定模芯钢珠压块,9、冲点定模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铆点机构,包括锁点托板1,锁点托板1上固定有气缸固定板3,且气缸固定板3上固定安装有气缸2,气缸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鱼眼接头4,气缸固定板3一侧的锁点托板1上固定安装有冲点定模芯9,且冲点定模芯9上嵌套连接有冲点转模芯7,冲点定模芯9一侧端面处延伸至冲点转模芯7外固定安装有冲点定模芯钢珠压块8,且冲点定模芯钢珠压块8紧密契合于冲点转模芯7端口处,鱼眼接头4端部处活动连接有推杆6,推杆6一端固定安装于冲点转模芯7侧端面处,冲点定模芯钢珠压块8上固定插接有灯头5,鱼眼接头4与推杆6连接处下方的锁点托板1上开设有凹槽。

具体的,使用时,气体经过气缸2,带动鱼眼接头4进行运动,使得与鱼眼接头4连接的推杆6进行往复运动,使得冲点转模芯7进行转动,通过冲点定模芯钢珠压块8将冲点定模芯9紧密卡合于冲点转模芯7内,随着冲点转模芯7的转动,实现在工件表面打好铆点,能完全替换现有技术下装配工艺的手工打铆点作业,能快速、可靠、准确地对组件进行铆点加工,适用于各种机械加工中的铆点作业领域。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完全替换现有技术下装配工艺的手工打铆点作业,能快速、可靠、准确地对组件进行铆点加工,适用于各种机械加工中的铆点作业领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