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纹管内圈胀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9337发布日期:2018-07-27 18:4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胀型机,具体涉及一种波纹管内圈胀型机。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用到一种不锈钢波纹管,它包括双层波纹管、包裹双层波纹管内面的内网、包裹双层波纹管外面的外网以及卡在两端端头处的卡套,卡套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胀型机用于将内圈胀型贴于波纹管两端端头的内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向现有技术中贡献一种实用的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波纹管内圈胀型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波纹管内圈胀型机,它包括内圈送料机构、波纹管送料机构、用于将所述内圈与波纹管进行胀紧结合的胀型机构和承载所述波纹管的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上设置有波纹管卡槽,所述胀型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波纹管卡槽位置相对应的胀型冲头。

优化地,所述波纹管送料机构包括上表面倾斜的底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限位板及右限位板,所述左限位板与所述右限位板在所述底板表面限定出所述波纹管的送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管卡槽的一边设置有卡位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与所述卡位片的形状相匹配。

优化地,所述内圈送料机构包括储料转盘、与储料转盘相连的导料管,所述储料转盘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内圈输送到所述导料管处的传送带,所述导料管的末端设置有内圈卡槽。

优化地,所述胀型机构为两组,两组所述胀型机构对应地设置于所述转盘机构的两侧。

优化地,每组所述胀型机构包括多个所述胀型冲头,所述波纹管卡槽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转盘机构的转盘外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胀型冲头数量为三个,所述波纹管卡槽数量为八个,所述三个胀型冲头分别对应于相邻的三个所述波纹管卡槽位置而设置。

优化地,所述转盘机构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波纹管限位的弧形杆。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待加工的波纹管通过送料机构送入转盘机构上,使波纹管卡接在转盘机构上的波纹管卡槽内,然后胀型机构的胀型冲头从内圈送料机构上取用内圈,自动将内圈输送到波纹管端部的开口内,然后胀型冲头对内圈进行胀型使其贴于波纹管的内面,完成自动化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波纹管内圈胀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波纹管送料机构2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转盘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波纹管的正视图;

图5为图4所示波纹管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导料管13的末端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内圈端部被胀型冲头挤压形成圈角示意图;

其中:1、内圈送料机构;11、内圈;12、储料转盘;13、导料管;14、传送带;15、内圈卡槽;2、波纹管送料机构;21、底板;211、缺口;22、左限位板;23、右限位板;24、送料通道;25、滑槽;3、胀型机构;31、胀型冲头;4、转盘机构;41、波纹管卡槽;42、卡位片;43、转盘;44、弧形杆;5、波纹管;51、外网;52、卡套;521、外圈;6、波纹管出料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不锈钢波纹管,它包括双层波纹管(图中未示出)、包裹双层波纹管内面的内网(图中未示出)、包裹双层波纹管外面的外网(51)以及卡在两端端头处的卡套52,卡套52包括外圈521和内圈11,本实用新型的波纹管内圈胀型机用于将内圈11胀开成型(简称胀型)形成卡套52的内圈11。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该波纹管内圈胀型机主要包括内圈送料机构1、波纹管送料机构 2、胀型机构3、转盘机构4。其中内圈送料机构1用于将内圈11送至胀型机构3处,波纹管送料机构2用于将波纹管5送至转盘机构4处,胀型机构3用于将内圈11胀型在波纹管 5的端部内侧。

如图1所示,内圈送料机构1包括储料转盘12和与储料转盘12相连的导料管13。储料转盘12内放置有若干内圈11,储料转盘12内设置有螺旋状上升的传送带14,传送带14 在储料转盘12的转动下带动内圈11依次进入导料管13。如图1和图6所示,在导料管13 的末端设置有内圈卡槽15,内圈11到达导料管13的末端时,会落入内圈卡槽15被限位,以待胀型机构3取用。

如图1所示,胀型机构3包括胀型冲头31,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组胀型机构3,分别位于转盘机构4的两侧。每组胀型机构3包括三个胀型冲头31。其中一组胀型机构中的一个胀型冲头31位于内圈送料机构1中导料管13末端内圈卡槽15的附近。胀型冲头31的结构是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它插入内圈11的内侧,能够将内圈11外径均匀地扩大。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波纹管送料机构2,它包括底板21,底板21上表面倾斜以使波纹管5自然滚落,底板21上表面设置有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23,左限位板22、右限位板 23在底板21表面限定出送料通道24,送料通道24的A处比B处高,波纹管5从A处向B 处滚落进入转盘机构4。底板21上设置有滑槽25,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23可以在滑槽 25上滑动,这样可以根据波纹管5的长度调整左限位板22和右限位板23之间的距离以使得该胀型机能够胀型不同长度波纹管5的内圈11。

如图1和图3所示,转盘机构4包括可旋转的转盘43,在转盘43周缘均匀地设置了8 个波纹管卡槽41。转盘43的转动方向是图3所示从C到D。如图3和图2所示,在每个波纹管卡槽41的C侧一边设置有卡位片42,卡位片42的作用是当波纹管卡槽41转至底板21 处时(也就是E处),卡位片42辅助兜住波纹管5,使波纹管5稳固地被卡接在波纹管卡槽 41之中,在底板21的下端相应地设置形状与卡位片42相匹配的缺口211以供卡位片42通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卡位片42和在底板21处相应设置了缺口211,本实施例采用的上述方案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的,可以不设置卡位片 42和缺口211,这时波纹管卡槽41同样能够兜住波纹管5进行旋转,而设置卡位片42和相应设置的缺口211能够使波纹管卡槽41更为稳固地卡接波纹管5。如图3所示,当底板21 处(E处)的波纹管卡槽41卡接波纹管5后带动波纹管转动至F处,图1和图6中的内圈卡槽15位于F处附近,图1中的一组胀型机构3中的一个胀型冲头31也位于F处附近,这个胀型冲头31取用内圈卡槽15中的内圈11并输送至波纹管5的一个端部,并将内圈11插入该端部的内侧并对内圈11进行第一次胀型;然后胀型冲头31退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内圈 11留在了波纹管5的端部内侧;转盘43继续转动带动波纹管5到达G处,位于G处附近的胀型冲头31移动插入到波纹管5端部内圈11的内侧,对内圈11进行第二次胀型;然后该胀型冲头31退回到原来的位置;转盘43继续转动带动波纹管5到达H处,位于H处附近的胀型冲头31移动插入到波纹管5端部内圈11的内侧,对内圈11进行第三次胀型使得内圈11最终成型在波纹管5的端部内侧形成图4和图5所示卡套52的内圈11;然后该处的胀型冲头31退回到原来的位置;转盘43继续转动带动波纹管5到达J处,波纹管5自然从波纹管卡槽41中脱落,通过波纹管出料底板6被收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八个波纹管卡槽41以及每组胀型机构3中设置三个胀型冲头31,这三个胀型冲头31的位置与相邻的三个波纹管卡槽41的位置相对应,这样的设置一是可以使该波纹管胀型机的工作效率提高,因为工作时E、F、G、H、J处的波纹管卡槽41内均卡接波纹管5进行本位置处的相应操作工序,更详细地描述为:当F处对该处的波纹管5进行第一次胀型操作的同时, E处又装上另一个波纹管5,在转盘43转动的过程中,连续地装入波纹管5并顺序进行第一次至第三次胀型操作并最后自然脱落;二是可以使得内圈的胀型分三次进行,使得内圈的胀型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根据波纹管端部不同的内圈形状设计三个胀型冲头31也为不同的,使得不同的胀型冲头31对内圈进行完三次胀型后可以得到更加精确、复杂或优美的成型形状。上述实施例设置八个波纹管卡槽41以及每组胀型机构3中设置三个胀型冲头31是一种优选的方案,该优选方案的优点已经在前面讲述,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可以只设置一个波纹管卡槽41以及一组胀型机构3,一组胀型机构3中只设置一个胀型冲头31,也就是对波纹管只进行一次胀型操作使内圈最终成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胀型机构3,分列在转盘机构4的两侧,由于本实施例中胀型机的操作对象波纹管5是两端都需要将内圈11胀型在其中,所以同时设置的两组胀型机构3可以同时在波纹管5的两端进行胀型操作,提高效率。同时设置两组胀型机构 3也可以使同一个波纹管卡槽41两侧的胀型冲头对内圈11的一端进行挤压,这样能够使胀型机处理需要对内圈11进行侧向挤压的波纹管5,比如需要在内圈11的端部形成圈角,如图7所示。

如图1所示,转盘机构4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波纹管5限位的弧形杆44,弧形杆44能够防止波纹管5从波纹管卡槽41中脱落,弧形杆44的高度可以调节,两侧的弧形杆44的高度也可以不一致。在需要对内圈11的端部进行如前所述的圈角形成的胀紧时,当发现某个波纹管5的内圈11脱落或不符合要求需要只对波纹管5一端进行内圈11胀紧,在需要内圈胀紧一端的另一端调节弧形杆44的高度使其抵住波纹管5,然后用胀型冲头31对该将内圈11胀型并对内圈11的外侧端部进行挤压。

内圈送料机构1、波纹管送料机构2、胀型机构3和转盘机构4都是相互之间自动化协同工作,只需很少的人工操作,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