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矫直机的进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408发布日期:2018-09-01 03: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出料,具体涉及一种钢管矫直机的进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一般有两排矫直辊,每排的数量不等。主要类型有压力矫直机、平衡辊矫直机、斜辊矫直机、旋转反弯矫直机等等。现有的钢管矫直机大部分是由工人手动进出料,将钢管对准矫直机入口而送入,工作强度高,效率低,且待矫直钢管存在一定的弯曲,矫直时手扶的一端可能会甩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矫直钢管从出料口刚刚出来后,端头悬在半空,随着矫直的不断进行,经出料口处出来的钢管长度不断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钢管远离出料口的端头掉落至设置在出料口处的平台上,直至整根钢管全部从出料口出来,整根钢管掉落至平台上,经过矫直的钢管可能在出料过程中再次失去直线度,还可能出现磕碰的现象,必要时还需要对钢管进行第二次矫直。且出料过程无法自动化,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矫直机的进出料装置,解决了现有钢管矫直机人工进料出料料时,工作强度高,存在危险性,且出料时矫直钢管容易掉落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管矫直机的进出料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分别位于矫直机两侧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进料端为用于推送待矫直钢管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端部设置有一个垂直第一液压杆的推块,送料槽的出料端对着喇叭状的喇叭管的大端口,所述喇叭管的小端的外壁上设有带轮槽,所述带轮槽上的皮带穿过第一支撑板且与第一支撑板下部的电机的主轴端部设置的带轮连接;所述喇叭管的小端与矫直机一侧的进料管的进料口活动连接;

所述进料管两端为大小不同的直管段,中间为喇叭状的圆锥管段,且圆锥管段的大端与较大直管段相连,小端与较小直管段相连,且所述较大直管段远离圆锥管段的一端与进料管的进料口同轴相接,较小直管段远离圆锥管段的一端连接在矫直机入口处;

在所述较大直管段的中部管壁上设置一个竖直贯穿较大直管段的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各设置一块连接在矫直机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伸入通孔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伸入端设有一块圆弧板,该圆弧板朝较大直管段轴线的一侧为凸出的弧面,圆弧板的一端铰接在喇叭管的较小端的端,另一端为自由端位于圆锥管段开口内部。

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支撑板,沿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上开设的矩形的接料槽,所述接料槽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一个与接料槽对接的出料管,该出料管嵌在第二支撑板的接料槽开设面上并与矫直机的出料口相接,并使得从矫直机出来的钢管从出料管进入到接料槽内;

所述接料槽的槽底设有一块矩形的顶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下部的若干第二液压杆竖直向上伸入所述接料槽内而与顶板相连,并使得第二液压杆伸长时将顶杆顶出所述接料槽,接料槽槽底放置顶板以后的上部空间的深度大于钢管外部半径;

所述出料管管壁沿其径向朝外凸起形成一个凹腔,所述凹腔内固定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朝出料管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端部连接一个半球形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球面端伸入出料管内并可被出料管内经过的钢管挤回凹腔内。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接料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的端部共同连接一块用于推出被顶板顶出凹槽的钢管的推板,第二支撑板位于接料槽另一侧的部分倾斜向下设置,第二支撑板的该倾斜面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缓冲条,且所述缓冲条为橡胶制成且与凹槽平行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倾斜面的最底端设有与缓冲条平行的防止钢管滚出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管小端最小内径处的圆弧壁呈朝喇叭管轴线凸起的圆弧凸起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杆和推板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朝倾斜面的一侧紧贴有一层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杆将待矫直钢管沿着送料槽缓慢的推送,使得待矫直钢管不会偏离。喇叭管上设置带轮槽以便于电机通过皮带相连,喇叭管与进料管串联设置,喇叭管能通过电机带动转动,待矫直钢管大多有些弯曲,使得待矫直钢管从送料槽进入矫直机时,依次经过喇叭管和进料管的导向引入作用,避免钢管进入进料管中时,待矫直钢管的端部对不准矫直机入口(进料管进口)。在特制的进料管端部连接可转动的喇叭管,待矫直钢管端部接触喇叭管大端开口内部,喇叭管的圆锥形状更大范围地捕捉了待矫直钢管,通过喇叭管旋转,将钢管引入,且随着喇叭管的缓慢旋转,待矫直钢管在喇叭管内部的位置被不断修正,使得待矫直钢管始终朝喇叭管内的出口方向前进。一端铰接在喇叭管端部且位于较大直管段的圆弧块,通过与外部弹簧连接使得从喇叭管进入的待矫直钢管碰到圆弧块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且自适应性地调整钢管位置的作用,即圆弧块能向上转动,给待矫直钢管一个缓冲空间,避免钢管端部刚进入到进料管内时由于位置仍然不够正确而在喇叭管出口处被卡住别死,同时弹簧的变形抖动和给圆弧块的压力,使得待矫直钢管的前进方向被进一步修正,使得待矫直钢管最后从圆锥管段小端顺利进入矫直机内。接料槽与出料管对接,出料口中出来的矫直钢管的一端刚好进入滑槽内使得矫直钢管始终位于一个平面上,不会有出现落差的情况,接料槽还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使得矫直钢管一直沿着同一个方向出来。凹腔内的压力传感器使得矫直钢管的出料情况实现自动监测,接触块被矫直钢管挤进凹腔时,弹簧使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接料槽底部的顶板和第一液压杆使得接料槽中的矫直钢管被顶出接料槽且矫直钢管底部与支撑板水平部分位于同意水平线上,使得接料槽一侧的第二液压杆和推板能顺利的将矫直钢管推到支撑板倾斜设置部分的倾斜面上。支撑板倾斜部分的倾斜面上的缓冲条使得被推下的矫直钢管滚落的速度减缓,且使得先后滚落的矫直钢管不会产生大的碰撞而导致形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矫直钢管自动出出料口,且不会造成掉落损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上料,操作人员不用手扶钢管端部人工喂料,因此不会出现钢管甩动时误伤操作者,不存在这种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板顶出矫直钢管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的C处的放大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支撑架1、第一支撑板2、送料槽3、待矫直钢管4、推块5、第一液压杆6、喇叭管7、带轮槽8、电机9、带轮10、较大直管段11、圆锥管段12、较小直管段13、通孔14、圆弧板15、连接板16、第一弹簧17、矫直机18、第二弹簧19、皮带20、第二支撑板21、接料槽22、出料管23、顶板24、第二液压杆25、凹腔26、压力传感器27、接触快28、第三弹簧29、第三压杆30、推板31、缓冲条32、挡板33、矫直钢管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钢管矫直机18的进出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分别位于矫直机18两侧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21,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设置有送料槽3使得有一定弯曲度的待矫直钢管344在被液压杆推送的过程中,能沿着送料槽3的方向移动,不会偏离。所述送料槽3的进料端为用于推送待矫直钢管344的第一液压杆6,所述第一液压杆6端部设置有一个垂直第一液压杆6的推块5,送料槽3的出料端对着喇叭状的喇叭管7的大端口,所述喇叭管7的小端的外壁上设有带轮槽8,所述带轮槽8上的皮带20穿过第一支撑板2且与第一支撑板2下部的电机9的主轴端部设置的带轮10连接。电机9带动带轮10,带轮10通过皮带20带动喇叭管7转动,所述喇叭管7的小端与矫直机18一侧的进料管的进料口活动连接。使得喇叭管7转动时不影响进料管。

所述进料管两端为大小不同的直管段,中间为喇叭状的圆锥管段12,且圆锥管段12的大端与较大直管段11相连,小端与较小直管段13相连,且所述较大直管段11远离圆锥管段12的一端与进料管的进料口同轴相接,较小直管段13远离圆锥管段12的一端连接在矫直机18入口处。

在所述较大直管段11的中部管壁上设置一个竖直贯穿较大直管段11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两端各设置一块连接在矫直机18上的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上设置有伸入通孔14内的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的伸入端设有一块圆弧板15,该圆弧板15朝较大直管段11轴线的一侧为凸出的弧面,圆弧板15的一端铰接在喇叭管7的较小端的端,使得待矫直钢管344进入较大直管段11与圆弧板15接触时,不会被卡死另一端为自由端位于圆锥管段12开口内部。

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位于矫直机18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21,沿其第二支撑板21长度方向上开设的矩形的接料槽22,所述接料槽2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一个与接料槽22对接的出料管23,该出料管23嵌在第二支撑板21的接料槽22开设面上并与矫直机18的出料口相接,并使得从矫直机18出来的钢管从出料管23进入到接料槽22内。矫直钢管34能在出料槽中自由滑动且不与接料槽22内壁产生摩擦。

所述接料槽22的槽底设有一块矩形的顶板24,位于第二支撑板21下部的若干第二液压杆25竖直向上伸入所述接料槽22内而与顶板24相连,并使得第二液压杆25伸长时将顶杆顶出所述接料槽22,接料槽22槽底放置顶板24以后的上部空间的深度大于钢管外部半径。矫直钢管34能在出料槽中自由滑动且不与接料槽22内壁产生摩擦。

所述出料管23管壁沿其径向朝外凸起形成一个凹腔26,所述凹腔26内固定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27,所述压力传感器27朝出料管23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弹簧29,所述第三弹簧29端部连接一个半球形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球面端伸入出料管23内并可被出料管23内经过的钢管挤回凹腔26内。接触快28呈半球状,使得矫直钢管34端部接触到接触块时,接触快28不会挡住矫直钢管34,而是被挤进凹腔26内。

所述第二支撑板21上的接料槽2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的端部共同连接一块用于推出被顶板24顶出凹槽的钢管的推板31,第二支撑板21位于接料槽22另一侧的部分倾斜向下设置,第二支撑板21的该倾斜面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弧状的缓冲条32,且所述缓冲条32为橡胶制成且与凹槽平行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1倾斜面的最底端设有与缓冲条32平行的防止钢管滚出的挡板33。挡板33与支撑板的倾斜部分形成一个可以暂时使得矫直钢管34放置的凹槽。

矫直钢管34从出料口中出来之前,启动第二液压杆25,使其伸出接料槽22,当矫直钢管34从出料口出来触动接触块,压力传感器27接触到信号,此时第二液压杆25收缩,顶板24位于接料槽22底部,当矫直钢管34从出料口中出来后,压力传感器27的压力消失,此时第二液压杆25伸长把矫直钢管34顶出接料槽22,然后第三液压杆伸长推出矫直钢管34后马上收回。第三液压杆每次伸长和马上收回发生在第二液压杆25的每次伸长之后。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管7小端最小内径处的圆弧壁呈朝喇叭管7轴线凸起的圆弧凸起状。使得待矫直钢管344进入喇叭管7和较大直管段11的连接处时不会被两个管的连接处顶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杆6和推板31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19。使得推动待矫直钢管344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当待矫直钢管344与转动的喇叭管7接触摩擦太大时,第二弹簧19使得的缓冲的使其不会被卡死,且自行修正。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33朝倾斜面的一侧紧贴有一层橡胶垫。使挡板33挡住得矫直钢管34时,不会产生大的碰撞。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