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花键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2867发布日期:2018-08-21 17:4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槽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矩形花键拉刀。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矩形花键拉刀是一种用于拉削矩形花键的成形刀具,其表面上设有多排刀齿,各排刀齿的尺寸和形状从切入端至切出端依次变化,在进行矩形花键的加工时,通过拉刀沿矩形花键齿厚方向的拉削运动,以此实现矩形花键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的矩形花键拉刀,大多为对矩形花键的大径和小径同时进行加工的同轴度拉刀,但在加工时很难保证拉刀花键与工件外圆的同轴度。

因此,如何提高矩形花键大径的加工精度,并减小工件的径向跳动误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形花键拉刀,可以提高矩形花键大径的加工精度,且有效的减小工件的径向跳动误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矩形花键拉刀,包括拉刀本体,所述拉刀本体包括用以加工矩形花键大径的大径齿以及用以加工矩形花键小径的导正齿,所述导正齿的刃口为倒钝刃口。

优选的,所述倒钝刃口的形状具体为梯形或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导正齿的直径位于10mm~6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导正齿的硬度具体位于63HRC~68HRC之间。

优选的,所述大径齿、所述导正齿以及所述拉刀本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倒钝刃口设有圆角,所述倒钝刃口的圆角半径位于0.5mm~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矩形花键拉刀,包括拉刀本体,拉刀本体包括用以加工矩形花键大径的大径齿以及用以加工矩形花键小径的导正齿,导正齿的刃口为倒钝刃口。

与现有技术中的同轴度拉刀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花键拉刀,将导正齿的刃口进行倒钝,矩形花键拉削加工前,由于矩形花键小径已经完成了加工,且导正齿的刃口为倒钝刃口,因此,在加工矩形花键大径时,导正齿起到定位和导向作用,从而提高矩形花键的加工精度,且减小了工件外圆的径向跳动误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矩形花键拉刀,可以提高矩形花键大径的加工精度,且有效的减小工件外圆的径向跳动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矩形花键拉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矩形花键拉刀,可以提高矩形花键大径的加工精度,并有效的减小工件外圆的径向跳动误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矩形花键拉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矩形花键拉刀,包括拉刀本体1,该拉刀本体1包括用以加工矩形花键大径的大径齿11以及用以加工矩形花键小径的导正齿12,导正齿12的刃口为倒钝刃口,也即,将导正齿12的刃口进行倒钝处理,在对矩形花键大径进行加工之前,预先对小径进行加工,在进行矩形花键大径加工时,导正齿12起到为矩形花键的大径加工提供定位和导向的作用,这样一来,在进行大径加工时,可以提高矩形花键大径的加工精度,并且减小了工件外圆的径向跳动误差。

上述导正齿12的倒钝刃口的形状优选为梯形或圆弧形,当然,导正齿12的倒钝刃口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

此外,为保证导正齿12具有足够的寿命,需要保证的是,导正齿12应具有足够的硬度,优选的,导正齿12的硬度具体位于63HRC~68HRC之间;另外,大径齿11、导正齿12以及拉刀本体1为一体结构,如此设计,可进一步增加导正齿12与拉刀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此来保证导正齿12具有足够的寿命。

为进一步实现导正齿12的定位作用,将导正齿12的倒钝刃口处设计为圆角结构,圆角半径位于0.5mm~5mm之间,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降低导正齿12的锋刃度,防止在加工矩形花键大径时,刮伤矩形花键小径的内表面,起到良好的定位和导向作用;当然,导正齿12的倒钝刃口的圆角半径尺寸可以多种多样。

这样一来,在对矩形花键大径进行加工时,先进行矩形花键小径的加工,由于,导正齿12的刃口进行了倒钝处理,并以导正齿12作定位来加工矩形花键大径,因此,在保证了矩形花键小径的加工精度的同时,也保证了矩形花键大径的加工精度,并减小矩形花键大径的径向跳动误差,经实际生产加工证实,用倒钝后的导正齿12为定位基准所加工出的矩形花键大径,其径向跳动误差减小至0.5mm标准范围内,因此,显著的减小了矩形花键大径的径向跳动误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矩形花键拉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