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锻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9698发布日期:2018-12-01 01:38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锻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体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阀体主要是由阀门钢锻造而成,阀门钢是耐热钢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制造内燃机进、排气阀门的专用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常处于450~900℃的高温和3000~7000kpa的爆发压力的工作条件下,并长期承受汽油、柴油等燃气的高温腐蚀与冲刷及阀门本身与阀座的摩擦。因此,阀门材料必须具备在最高工作温度下有足够的热强性、抗高温腐蚀性、抗氧化性、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针对这种特殊条件,目前的阀门钢很大一部分选用a105钢,目前a105钢的锻造过程如下:包括坯料下料、坯料加温、坯料成型、预锻、精锻、热切边、首检焊补修伤、热处理、抛丸、尾检,其中,坯料成型时是通过气锤锻打成型,气锤在锻打过程中,是由人工将锻件放置于气锤下方由气锤锤打成初步的雏形,这种成型方式会造成锻件锻造不均匀,特别是目前许多产品属于出口产品,这种方式的锻造成品精度不高,不符合出口要求,而且,由气锤锻造的锻件会造成锻件出现损伤,因此在热切边之后,需要对有损伤的锻件进行焊补修伤,然后进行酸洗,因此,这种传统的工艺会造成锻件锻造不均、精度低及加工时间长的缺点,需有待改进。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体锻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阀体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用圆钢并铆锻圆钢的两端头,并将圆钢锻成预设尺寸;

步骤2:将圆钢进行抗拉强度检测;

步骤3:将圆钢经过加热锅通过压力机模具一体成型成所需坯状;

步骤4:将冲压成型好的坯体的两端锻成260°八角形,并利用压块将两端八角压槽到预设尺寸;

步骤5:修整锻件各部分尺寸到设计尺寸,以最终成型。

抗拉强度检测标准为:抗拉强度(σb)≥485mpa;屈服强度(σs)≥250mpa;断后伸长率(δ)≥22%;断面收缩率(ψ)≥30%;硬度≤hb187。

步骤5具体包括:

5.1、通过摩擦压力机进行预锻;

5.2、将预锻过的阀体经过摩擦压力机进行第二次精锻。

对最终成型的阀体进行正火处理,其温度为850℃-950℃。

对正火处理后的阀体进行抛丸去除氧化层,并进行尾检。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步骤,有利于保证阀体锻造精度,提高生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阀体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用圆钢并铆锻圆钢的两端头,并将圆钢锻成预设尺寸;

步骤2:将圆钢进行抗拉强度检测;

步骤3:将圆钢经过加热锅通过压力机模具一体成型成所需坯状;

步骤4:将冲压成型好的坯体的两端锻成260°八角形,并利用压块将两端八角压槽到预设尺寸;

步骤5:修整锻件各部分尺寸到设计尺寸,以最终成型。

抗拉强度检测标准为:抗拉强度(σb)≥485mpa;屈服强度(σs)≥250mpa;断后伸长率(δ)≥22%;断面收缩率(ψ)≥30%;硬度≤hb187。

步骤5具体包括:

5.1、通过摩擦压力机进行预锻;

5.2、将预锻过的阀体经过摩擦压力机进行第二次精锻。

对最终成型的阀体进行正火处理,其温度为850℃-950℃。

对正火处理后的阀体进行抛丸去除氧化层,并进行尾检。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阀体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用圆钢并铆锻圆钢的两端头,并将圆钢锻成预设尺寸;步骤2:将圆钢进行抗拉强度检测;步骤3:将圆钢经过加热锅通过压力机模具一体成型成所需坯状;步骤4:将冲压成型好的坯体的两端锻成260°八角形,并利用压块将两端八角压槽到预设尺寸;步骤5:修整锻件各部分尺寸到设计尺寸,以最终成型。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华;王双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苏宁锻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8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