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配重铸件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5408发布日期:2019-01-28 12:3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配重铸件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工装,具体是一种叉车配重铸件加工工装,属于加工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铸件历史悠久,但在现代叉车大型配重加工过程中,依然没有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所以配重铁在铸造出来后,后续处理一般比较麻烦。由于其体积大、重量重,运输、夹装困难,而且很多形状是不规则的,外观很大部分是由曲面构成,即使在现代先进的设备及工艺下,也很难进行测量、加工。

现有的加工方法一般是先找出铸件的基准面,然后在平台上划线,再根据划线的位置修理铸件。但由于很多铸件无法平稳放置,所以操作起来不仅费事,而且很麻烦。再加上实际划线过程中也存在误差,造成修理后的产品不合格,严重的甚至报废,对产品转序和质量带来极大的制约,生产毫无效率。

大型铸件生产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凝固、收缩、应力等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很让人头疼。在粗放型生产的现状中,必须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而且配重铸造还存在用工难的问题。一方面对单个工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一方面又没有人才可用,对公司的管理也带来很大的制约!

配重铸造在整体铸造行业中生产效率低下、加工方式落后;生产节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及要求;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急需一种专门用于配重铸件加工的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叉车配重铸件加工工装,可方便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精确度,减少技术和管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配重铸件加工工装,包括底板、垂直安装在底板上的上基准面参照板、两个对称安装在上基准面参照板右侧上部的外侧边基准参照板、两个对称安装在上基准面参照板右侧位于外侧边基准参照板下方的内侧边基准参照板、两个对称安装在底板上位于上基准面参照板右侧用于支撑铸件的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和安装在底板上位于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右侧的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上正对铸件上通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整个铸件安装在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和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上,所述上基准面参照板的顶面作为修正铸件上表面的基准面;所述外侧边基准参照板的弧面作为修正铸件外侧边尺寸的基准面;所述内侧边基准参照板的顶面作为修正铸件内侧边的基准面;所述定位孔作为修正铸件上孔的位置是否准确的验证基准。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包括两个垂直与上基准面参照板右侧左右布置的第一立板、两个对称布置在两个第一立板之间的第二立板和两个对称布置在两个第一立板远离第二立板一侧的基准板,两个第二立板垂直与第一立板右端前后布置,所述第二立板低于第一立板,所述基准板为截角矩形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底座、垂直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板和安装在底座上位于支撑板左侧的第二加强板;所述定位孔有两个,对称开设在支撑板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上基准面参照板、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和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能够左右移动地安装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上基准面参照板、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和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的底部均设有t型导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t型导轨相配合的t型滑槽,t型滑槽和t型导轨间安装有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能够前后移动地安装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上基准面参照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凸起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位于上基准面参照板的左侧设有若干个对称布置的第一加强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上基准面参照板的上基准面修正铸件的上表面;通过内侧边基准参照板的顶面作为铸件内侧边基准,测量间隙可以修正内侧边尺寸;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和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作为铸件的主支撑基准面,用来调整铸件整体的倾斜度;外侧边基准参照板的弧面作为铸件的外侧边基准,修正外侧边尺寸大小;定位孔作为孔验证基准,通过检棒的通止来修正孔的位置。最终,通过各个部件的参照基准面,可确定铸件的打磨量和焊补量,可以方便的调整铸件尺寸及铸件的安装要求,保证铸件的质量要求。操作工人只要了解工装的使用方法,就不需要自己测量繁杂的尺寸,也省去了很多操作步骤,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工作。整个加工过程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加工工艺,提高了加工精确度,减少了技术和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叉车配重铸件加工工装,包括底板、垂直安装在底板上的上基准面参照板1、两个对称安装在上基准面参照板1右侧上部的外侧边基准参照板5、两个对称安装在上基准面参照板1右侧位于外侧边基准参照板5下方的内侧边基准参照板2、两个对称安装在底板上位于上基准面参照板1右侧用于支撑铸件7的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和安装在底板上位于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右侧的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4,所述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4上正对铸件上通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6,整个铸件7安装在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和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4上,所述上基准面参照板1的顶面作为修正铸件7上表面的基准面;所述外侧边基准参照板5的弧面作为修正铸件7外侧边尺寸的基准面;所述内侧边基准参照板2的顶面作为修正铸件7内侧边的基准面;所述定位孔6作为修正铸件7上孔的位置是否准确的验证基准。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包括两个垂直与上基准面参照板1右侧左右布置的第一立板31、两个对称布置在两个第一立板31之间的第二立板32和两个对称布置在两个第一立板31远离第二立板32一侧的基准板33,两个第二立板32垂直与第一立板31右端前后布置,所述第二立板32低于第一立板31,所述基准板33为截角矩形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4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底座41、垂直安装在底座41上的支撑板42和安装在底座41上位于支撑板42左侧的第二加强板43;所述定位孔6有两个,对称开设在支撑板42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上基准面参照板1、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和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4能够左右移动地安装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上基准面参照板1、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和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4的底部均设有t型导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t型导轨相配合的t型滑槽,t型滑槽和t型导轨间安装有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能够前后移动地安装在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上基准面参照板1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凸起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位于上基准面参照板1的左侧设有若干个对称布置的第一加强板8。

使用时,将铸件7放上工装之后,可通过上基准面参照板1的上基准面修正铸件7的上表面;通过内侧边基准参照板2的顶面作为铸件7内侧边基准,测量间隙可以修正内侧边尺寸;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3和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4作为铸件7的主支撑基准面,用来调整铸件整体的倾斜度;外侧边基准参照板5的弧面作为铸件7的外侧边基准,修正外侧边尺寸大小;定位孔6作为孔验证基准,通过检棒的通止来修正孔的位置。最终,通过各个部件的参照基准面,可确定铸件的打磨量和焊补量,可以方便的调整铸件尺寸及铸件的安装要求,保证铸件的质量要求。操作工人只要了解工装的使用方法,就不需要自己测量繁杂的尺寸,也省去了很多操作步骤,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提供一个加工平台,并设计合理的支点,在平台上增加测量各尺寸的辅助基准面,从而达到铸件的技术及尺寸要求。具体是通过上基准面参照板、内侧边基准参照板、第一支撑基准参照组件、第二支撑基准参照组件、外侧边基准参照板以及定位孔实现对铸件的定位调整以及各个面和孔的修正,操作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加工工艺,提高了加工精确度,减少了技术和管理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