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6653发布日期:2019-02-22 21:40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刀具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传统刀具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刀具硬度和脆性并没有达到最佳性能,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锻压保温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完成后进行轻锻、精整加工,既可以使铸件硬度和脆性性能更好,又可以减小后面研磨工序的难度和时间,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1200℃下保温30~90min,随后在温度700~850℃保温30~60min;步骤二:退火:500~7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750~9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60~1200℃下保温60~120min,之后在温度700~850℃保温60~12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60~1200℃,保温60~12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550~650℃,保温60~12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室温的为5~25℃。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淬火处理采用水、硝盐、油、空气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回火处理采用空气、油、热水、水中冷却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锻压保温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完成后进行轻锻、精整加工,既可以使铸件硬度和脆性性能更好,又可以减小后面研磨工序的难度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1200℃下保温30~90min,随后在温度700~850℃保温30~60min;步骤二:退火:500~7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750~9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60~1200℃下保温60~120min,之后在温度700~850℃保温60~12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60~1200℃,保温60~12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550~650℃,保温60~12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一: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下保温30min,随后在温度700℃保温30min;步骤二:退火:5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75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60℃下保温60min,之后在温度700℃保温6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60℃,保温6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550℃,保温6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二: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80℃下保温60min,随后在温度780℃保温45min;步骤二:退火:6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8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80℃下保温90min,之后在温度780℃保温9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80℃,保温9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600℃,保温9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三: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200℃下保温90min,随后在温度850℃保温60min;步骤二:退火:7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9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200℃下保温120min,之后在温度850℃保温12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200℃,保温12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650℃,保温12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四: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60℃下保温90min,随后在温度700℃保温60min;步骤二:退火:5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75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60℃下保温120min,之后在温度700℃保温12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60℃,保温12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550℃,保温12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五: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200℃下保温30min,随后在温度850℃保温30min;步骤二:退火:7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9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200℃下保温60min,之后在温度850℃保温6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200℃,保温6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550~650℃,保温60~12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六: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80℃下保温30min,随后在温度780℃保温30min;步骤二:退火:6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8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80℃下保温60min,之后在温度780℃保温6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80℃,保温6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600℃,保温6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实施例七:一种刀具制作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铸件在完成锻造、压制完成后,在温度1180℃下保温90min,随后在温度780℃保温60min;步骤二:退火:600℃随炉冷却,随后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加工:将铸件温度加热至800℃,进行轻锻、精整,随后加热到1180℃下保温120min,之后在温度780℃保温120min;步骤四:淬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1180℃,保温120min,随后进行淬火处理;步骤五:回火:将铸件温度加热到600℃,保温120min,随后进行回火处理。经过测试,得到以下硬度(hrc)对比表:淬火后硬度(hrc)常规热处理47实施例一:48实施例二:50实施例三:49实施例四:48实施例五:48实施例六:49实施例七:49经过实施例一~七对比,实施例二制得的刀具硬度及脆性性能最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