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6800发布日期:2018-09-14 22:1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



背景技术:

道岔尖轨由60AT钢轨加工制造,为了能与60kg/m钢轨对接,需要对60AT钢轨进行模锻,使之切面与60kg/m钢轨相同,因此需要对60AT钢轨进行铣削,在铣削前需对其进行调校并作出标记,根据标记进行具体铣削。目前的调校方法都是采用直尺分次测量进行,先测量待铣削部位的顶端,然后再测量待铣削部位的末端,根据两者之间的测量值差来确定需要铣削的部分,在此种方法中,常常由于无法准确控制直尺测量时的水平度,因此,两次测量会存在测量误差,影响铣削精度,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在进行铣削时,通过磁力吸附,固定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主体,能有效保证测量时的水平度,进而有效保证铣削精度,且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包括b形主体,所述b形主体顶端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b形主体朝向相同,螺纹通孔内穿设有与其螺纹相匹配的螺杆,所述螺杆与螺纹通孔之间采用螺钉进行紧固。

优选的,所述b形主体为磁性结构,并与钢轨互相吸引。

优选的,所述b形主体长边侧壁上设置有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圆形通孔位于与b形主体短边侧壁正对的长边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通过将b形主体短边侧壁与钢轨待铣削部位顶端进行吸附,再通过螺杆调节,使螺杆抵住钢轨,并用螺钉紧固;测量完毕,取下b形主体,将上述测量后的装置主体移动到钢轨待铣削部位末端,伸到钢轨末端内部的部分,即为待铣削的部分,并做好标记。此种方法,能有效保证测量时的水平度,进而有效保证铣削精度,且使用方便 。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左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b形主体 11、长边侧壁 12、短边侧壁 2、卷尺 21、弯钩部位 3、螺杆 4、螺钉 5、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钢轨铣削的水平对齐装置,包括b形主体1,b形主体1下部为矩形,这样,b形主体1短边侧壁12为直线,有利于保证短边侧壁12与钢轨吸附,在b形主体1顶端设置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与b形主体朝向相同,即都朝向钢轨所在位置一侧,螺纹通孔内穿设有与其螺纹相匹配的螺杆3,螺杆3与螺纹通孔之间采用螺钉4进行紧固,螺杆3在前后移动调节过程中与b形主体1长边侧壁11处于垂直状态;且本实用新型中,将b形主体1设为磁性结构,并与钢轨互相吸引。在使用过程中,只需保证短边侧壁12处于竖直状态,则可以保证水平对齐的精确性。通过将b形主体短边侧壁12与钢轨待铣削部位顶端进行吸附,再通过螺杆3调节,使螺杆3抵住钢轨,并用螺钉4紧固;测量完毕,取下b形主体1,将上述测量后的装置主体移动到钢轨待铣削部位末端,伸到钢轨末端内部的部分,即为待铣削的部分,并做好标记。此种方法,能有效保证测量时的水平度,进而有效保证铣削精度,且使用方便 。

本实用新型中,在b形主体长边侧壁11上设置有圆形通孔5,该圆形通孔5位于与b形主体短边侧壁12正对的长边侧壁11上。不仅使得该装置更加美观,而且减轻了该装置的重量,有利于工作人员在作业时,减轻体力。

此外,申请人还对该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3所示,在b形主体长边侧壁11顶部通过螺钉或者其他常见的固定方式固定设置卷尺2,其中卷尺2的弯钩部位21恰好与螺杆3朝向钢轨的侧部相抵,当螺杆3向钢轨方向运动时,能带动卷尺2朝螺杆3运动方向延伸,能通过测度尺精确测量待铣削的部分,进一步提高铣削精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