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762发布日期:2018-09-14 22:1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角机。



背景技术:

组角机是铝合金门窗生产专用设备,适用于角码结构型铝门窗90度角连接。根据可同时组角个数的不同,组角机分为单头液压组角机、双头液压组角机以及数控四头组角机三大类。其中,现在市场上最主要使用的还是单头液压组角机。

授权公告号为CN20132028288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组角机的工件支撑装置。其包括一端与组角机主体铰链连接的支撑板,与支撑板下垂时接近组角机主体的端面铰链连接的撑杆,设置于组角机主体上作为撑杆另一端支点的凸台;所述撑杆与组角机主体的凸台搭接时,所述支撑板处于水平位置。该专利的支撑板长度有限,只能承接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板材,若超过这个范围值,会使板材重心不稳,还需人工辅助承托才能正常组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角机,其优点是延展支撑板的长度,使支撑板可对更长范围尺寸的板材进行组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组角机,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周面的两个用于支撑板材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机座侧壁沿铰接轴方向铰接用于支撑板材的基础支撑板、背离基础支撑板与机座铰接的端面沿铰接轴方向铰接有用于支撑板材的延伸支撑板以及设置在延伸支撑板内部用于支撑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的支撑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装置的设置给需要组角的板材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从而使组角更加方便,减少了人工支撑组角板材的工作劳累,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未工作时可通过铰接处弯折收纳在机座的侧壁上,不仅减少了工作用地,而且也方便工作人员搬移;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将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展开通过支撑机构与地面相支撑,从而可支撑大于两倍基础支撑板长度的板材,使其更加方便的对长尺寸板材进行组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延伸支撑板铰接的用于支撑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的支撑件、用于容纳支撑杆的容纳腔,支撑件与容纳腔的侧壁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件铰接在容纳腔的内部,使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沿铰接处收纳时,支撑件不会占用收纳空间,使收纳更加方便和省地,支撑件与容纳腔的侧壁铰接,使支撑件沿铰接处转动90度时,会抵住容纳腔的侧壁,使支撑件无法继续转动,然后支撑于地面时,会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设置为伸缩杆,伸缩杆包括与容纳腔侧壁铰接的外杆以及设置在外杆内与外杆滑移连接的内杆,外杆的周面设置有调控内杆伸缩长度的固定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延伸支撑板的长度有限,支撑件设置在延伸支撑板内,转动出来后无法支撑在地面上,为保证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展开后处于水平的平面,所以将支撑件设置为伸缩杆,通过内杆在外杆内的收缩,实现支撑件的拉长,当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处于水平位置时,通过固定组件将内杆伸出的位置与外杆固定,使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处于水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贯穿外杆周面的第一螺纹孔以及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用于将内杆和外杆固定的定位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杆伸出所需长度时,需拧紧定位螺栓,使定位螺栓的头部抵接在内杆上增大内杆与外杆的摩擦力,从而使内杆固定住,若要收回伸缩杆时,将定位螺栓拧松将内杆缩回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支撑板内设置有用于将基础支撑板稳定支撑的稳定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仅靠支撑件来支撑所有板材的重量,稳定机构可分担支撑机构的部分重量,使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支撑板材时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机构包括与基础支撑板铰接的伸缩组件、容纳伸缩组件的收纳腔,设置在伸缩组件周面的固位组件、背离伸缩组件与收纳腔底面铰接的端面铰接的固定柱以及设置在外杆周面用于固定柱插入的固定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伸缩组件收纳进收纳腔中,使收纳时更加节省占地,通过伸缩组件的伸缩将固定柱插入进与外杆固定连接的固定环内,再将固位组件将伸缩组件伸缩位置固定,从而使外杆,收缩组件和延伸支撑板形成稳定的三角型,使支撑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与收纳腔底面铰接的基础杆以及设置在基础杆内与基础杆滑移连接的滑移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础杆与收纳腔的底面铰接从而使基础杆转动到靠近外杆的位置,再通过滑移杆的延伸使固定柱插入进固定环中,再控制固位组件将基础杆和滑移杆固定,从而使伸缩组件可分担一部分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位组件包括贯穿于基础杆周面的第二螺纹孔以及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滑移杆和基础杆的固定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杆达到所需伸出长度时,旋紧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的头部顶在滑移杆上,从而增加滑移杆和基础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滑移杆难以在基础杆内滑动,起到了固定滑移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的周面设置有固定支撑装置的弹性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未展开时可通过铰接处弯折收纳在机座的侧壁上,可将弹性布套在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的周面上,从而将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固定在机座的周面上,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组角机进行搬运,弹性布的设置使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不会在搬运时展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可对较长板材进行组角,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将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展开通过支撑机构与地面相支撑,从而可支撑大于两倍基础支撑板长度的板材,使其更加方便的对长尺寸板材进行组角;

二、方便搬运,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未展开时可通过铰接处弯折收纳在机座的侧壁上,可将弹性布套在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的下周面,从而将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固定在机座的周面上,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组角机进行搬运,弹性布的设置使基础支撑板和延伸支撑板不会在搬运时展开。

附图说明

图1是组角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组角机支撑装置展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 A处的放大图,并体现固定组件;

图5是图3 B处的放大图,并体现固位组件。

图中,1、机座;11、弹性布;2、支撑装置;21、连接板;211、合页;22、基础支撑板;221、稳定机构;2211、收纳腔;2212、伸缩组件;22121、基础杆;22122、滑移杆;2213、固位组件;22131、第二螺纹孔;22132、固定螺栓;2214、固定柱;2215、固定环;2216、第二腔室;23、延伸支撑板;231、支撑机构;2311、第一腔室;2312、容纳腔;2313、伸缩杆;23131、外杆;23132、内杆;2314、固定组件;23141、第一螺纹孔;23142、定位螺栓;3、工作平台;4、卡位刀;5、走位孔;6、限位刀;7、驱动装置;8、组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组角机,如图1所示,包括置于地面的机座1、设置于机座1周面的两个支撑装置2、设置在机座1上的工作平台3、设置于工作平台3中心位置的卡位刀4、开设于工作平台3上的矩形的走位孔5、设置于走位孔5内与走位孔5滑移连接的限位刀6、与机座1转动连接驱动限位刀6沿走位孔5移动的驱动装置7、设置在限位刀6两侧与工作平台3滑移连接的组角装置8。走位孔5的延长线经过卡位刀4的中心。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装置2包括沿组角装置8延伸的方向与机座1固定连接的矩形的连接板21、与连接板21沿竖直方向通过合页211(此处如图3所示)铰接的矩形的基础支撑板22、基础支撑板22背离与连接板21铰接的端面通过合页211(此处如图3所示)铰接的矩形的延伸支撑板23、设置在延伸支撑板23内与延伸支撑板23铰接的支撑机构231以及设置在基础支撑板22内的稳定机构221。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为长度等长的板材,合页211(此处如图3所示)与连接板21、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固定的一侧在连接板21、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靠近地面的一侧,使支撑装置2展开时,连接板21、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通过端面相互抵靠从而达到水平状态;当支撑装置2折叠收缩时,延伸支撑板23会折叠在基础支撑板22的一侧,然后与基础支撑板22一起折放在机座1的侧面,机座1的侧面与支撑装置2重合的位置设置有将支撑装置2包裹的弹性布11,当搬运组角机时,弹性布11的设置使支撑装置2不会展开影响搬运。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机构231包括与延伸支撑板23铰接的矩形的伸缩杆2313、开设于延伸支撑板23与伸缩杆2313铰接的一侧矩形的容纳腔2312、设置于伸缩杆2313周面与伸缩杆2313螺纹连接的固定组件2314。伸缩杆与容纳腔2312的侧壁铰接,伸缩杆2313包括矩形的外杆23131和设置在外杆23131内与外杆23131滑移连接的矩形的内杆23132,外杆23131的一端与容纳腔2312的侧壁铰接,当外杆23131从容纳腔2312内转动到90度时,外杆23131会抵触在容纳腔2312的侧壁,使外杆23131支撑时不会大幅度晃动。固定组件2314包括开设于外杆23131背离与容纳腔2312铰接的一端周面上的第一螺纹孔23141(此处如图4所示),与第一螺纹孔23141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23142(此处如图4所示)。当内杆23132从外杆23131内滑移出支撑地面时,使工作平台3、连接板21、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都处于水平位置时,此时旋转定位螺栓23142使内杆23132固定在外杆23131内。容纳腔2312旁开设有容纳固定组件2314的矩形的第一腔室2311。

如图2和图3所示,稳定机构221包括与基础支撑板22竖直铰接的伸缩组件2212、开设于基础支撑板22与伸缩组件2212铰接的一侧矩形的收纳腔2211、设置在伸缩组件2212周面与伸缩组件2212螺纹连接的固位组件2213(此处如图5所示)、背离伸缩组件2212与收纳腔2211底面铰接的端面铰接的圆柱形的固定柱2214(此处如图4所示)以及设置上述外杆23131周面靠近稳定机构22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柔性的固定环2215(此处如图4所示)。伸缩组件2212包括与收纳腔2211底面铰接的矩形的基础杆22121以及设置在基础杆22121内与基础杆22121滑移连接的矩形的滑移杆22122,基础杆22121的一端与容纳腔2312的底面铰接,滑移杆22122背离基础杆22121与收纳腔2211铰接的端面铰接有固定柱2214(此处如图4所示)。如图5所示,固位组件2213包括开设于基础杆22121背离与容纳腔2312铰接的一端周面上的第二螺纹孔22131,与第二螺纹孔22131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22132。稳定机构221工作时,将基础杆22121从收纳腔2211中绕铰接点旋转,使滑移杆22122从基础杆22121中伸出,当固定柱2214插入进固定环2215中,此时旋紧固定螺栓22132使基础杆22121和滑移杆22122相互固定,使伸缩组件2212、支撑机构231和延伸支撑板23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支撑更稳定。收纳腔2211旁设置有收纳固位组件2213的矩形的第二腔室2216。

工作过程:若要对板材进行组角时,需将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展开与工作平台3平行的平面,再通过支撑机构231将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支撑于地面,旋紧定位螺栓23142,将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固定在平行位置,再展开稳定机构221拉出滑移杆22122,将固定柱2214插入进外杆23131周面的固定环2215中,从而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基础支撑板22和延伸支撑板23支撑更加稳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