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柄便携式手持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505发布日期:2018-09-07 23:1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双柄便携式手持电钻。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凭借蓄电池提供能源的手持电钻虽然具备高灵活性,适用于绝大多数工作环境,电钻以扭力与人工向受力面施力共同决定了钻孔能力,扭力依靠电池电压,但是却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往往电压低、扭力小且满足不了长时间作业的需求,人工施力则体现在手柄设计上,传统单手握把不仅难以保证力与受力面的平衡,施加的力也不足够大,一些同与受力面垂直的双手柄手持电钻虽然增大了施力,但是依旧未能解决如何电池容量小的问题。另外传统便携式手持电钻的电池与电钻不易拆装,而且电池体积大使得电钻整体显得笨重,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一种扭力大、作业时间长,且便于受力均衡和拆装电池的新型双柄便携式手持电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柄便携式手持电钻,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构成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前端开设有前开口,所述前开口处卡接有钻头,所述壳体前端向后倾斜延伸有相对的下把手和上把手,所述下把手和上把手与壳体连接处的后端弧形内凹,所述壳体上的下把手和上把手整体呈弧形,所述下把手和上把手内设有相同结构和大小的下电池仓和上电池仓,所述下把手和上把手上设有相同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与下电池仓和上电池仓内的电池密封盖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上半壳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下半壳体上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螺孔柱,所述上半壳体与下半壳体由螺钉通过通孔和螺孔柱相连接,所述下把手与壳体连接处的前侧开设有动力开关槽。

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自外而内由橡胶垫、卡接杆、卡头和弹簧构成,所述橡胶垫和卡接杆放置在下把手和上把手上开设的卡孔内,所述电池密封盖上开设有与卡孔相对应的内卡槽,所述卡头和弹簧放置在内卡槽中,所述卡孔内壁上端设有相对的半球形限位块,所述橡胶垫上设有与限位块相吻合的滑槽,所述橡胶垫与卡接杆通过粘合剂连接,所述卡头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弹簧两端与凹槽底面和内卡槽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接杆的竖截面为T型,所述卡接杆顶端在限位块下方,所述卡接杆上端直径小于卡孔的直径且大于两个限位块前端点之间的距离,所述橡胶垫的直径等于卡接杆上端的直径,所述卡头上端为半球形,所述卡头的直径小于卡孔的直径,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卡头的半球型部分在内卡槽外。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电钻的大扭力、作业时间长的功能,而且便于受力均衡,同时也方便电池与电钻的拆卸、安装,另外十字交叉式的外观设计仿佛蓄势待发的弓箭,在工作之余彰显了美学功能,极大的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乐趣,本实用新型在电动工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柄便携式手持电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柄便携式手持电钻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柄便携式手持电钻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上半壳体,3、下半壳体,4、通孔,5、前开口,6、钻头,7、下把手,8、上把手,9、动力开关槽,10、下电池仓,11、上电池仓,12、卡接结构,13、卡孔,14、橡胶垫,15、卡接杆,16、限位块,17、滑槽,18、电池密封盖,19、内卡槽,20、卡头,21、弹簧,22、凹槽。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的双柄便携式手持电钻,包括壳体1,壳体1由上半壳体2和下半壳体3构成的中空结构,上半壳体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下半壳体3上设有与通孔4相对应的螺孔柱,上半壳体2与下半壳体3由螺钉通过通孔4和螺孔柱相连接,便于手电钻壳体1的快速成装、拆卸。在壳体1前端开设有前开口5,前开口5处卡接有钻头6,便于壳体1与钻头6相结合。壳体1前端向后倾斜延伸有相对的下把手7和上把手8,下把手7和上把手8代替了传统手电钻单一把手,使得手电钻能够受到更加大且均衡的力,便于快速打孔的同时还防止把孔打歪。下把手7和上把手8与壳体1连接处的后端弧形内凹,便于手电钻使用时手掌的大拇指紧握下把手和上把手。壳体1上的下把手7和上把手8整体呈弧形,也可以说像弓形,便于对手电钻施加更大且均衡的力,另外十字交叉式的外观设计仿佛蓄势待发的弓箭,在工作之余彰显了美学功能,极大的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乐趣。下把手7与壳体1连接处的前侧开设有动力开关槽9,动力开关槽9内设有动力开关,便于控制手电钻的转动和转速。下把手7和上把手8内设有相同结构和大小的下电池仓10和上电池仓11,下电池仓0和上电池仓11用于放置标准电池,下电池仓10和上电池仓11结构和大小相同使得在安放电池时不用区分上下,便于电池的更换。

实施例二:

下把手7和上把手8上设有相同的卡接结构12,卡接结构12与下电池仓10和上电池仓11内的电池密封盖18相卡接,防止电池从下电池仓10或上电池仓11内脱出。卡接结构12自外而内由橡胶垫14、卡接杆15、卡头20和弹簧21构成,便用更好的控制电池从下电池仓10或上电池仓11内插入和取出。从橡胶垫14和卡接杆15放置在下把手7和上把手8上开设的卡孔13内,便于控制电池从下电池仓10和上电池仓11内取出。电池密封盖18上开设有与卡孔13相对应的内卡槽19,卡头20和弹簧21放置在内卡槽19中,便于电池密封盖18上的卡头20卡接在卡孔13内。卡孔13内壁上端设有相对的半球形限位块16,橡胶垫14上设有与限位块16相吻合的滑槽17,便于限位块16在滑槽17内滑动,进而便于橡胶垫14在卡孔13内滑动,同时对橡胶垫14和卡接杆15起到限定作用。卡接杆15的竖截面为T型,卡接杆15上端的直径小于卡孔13的直径且大于两个限位块16前端点之间的距离,橡胶垫14的直径等于卡接杆15上端的直径,便于橡胶垫14和卡接杆15在卡孔13内滑动,同时也方便卡接杆15向下挤压卡头20。卡接杆15顶端在限位块16下方,滑槽17仅开设在橡胶垫14下半部分上,且橡胶垫14与卡接杆15在成装时通过粘合剂连接,防止橡胶垫14和卡接杆15从卡孔13内脱出。卡头20底端开设有凹槽22,弹簧21两端与凹槽22底面和内卡槽19底面固定连接,使得卡头20、弹簧21、内卡槽19形成一个整体,防止卡头20或者弹簧21脱落丢失。卡头20上端为半球形,卡头20的直径小于卡孔13的直径,便于卡头20卡接在卡孔13内。弹簧21处于自然状态时卡头20的半球型部分在内卡槽19外,使得电池方便插入下电池仓10或上电池仓11内。当电池插入下电池仓10或上电池仓11内卡头20卡接在卡孔13内时,卡接杆15的顶端与限位块16紧挨,卡接杆15的下端与卡头20的顶端紧挨,便于卡接杆15挤压卡头20,使得电池方便从下电池仓10或上电池仓内11取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电钻的大扭力、作业时间长的功能,而且便于受力均衡,同时也方便电池与电钻的拆卸、安装,另外十字交叉式的外观设计仿佛蓄势待发的弓箭,在工作之余彰显了美学功能,极大的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乐趣,本实用新型在电动工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