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9728发布日期:2018-10-09 21:58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偏心孔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工偏心孔的方法为在待加工零件的端面钻出中心孔,再利用画线的方法画出偏心孔的位置,根据偏心孔的具体结构和尺寸要求,采取四爪卡盘找正偏心孔、三爪卡盘加垫块、压板以及工装夹具等方法进行加工。专利CN102922333A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偏心孔的夹具,包括夹具体,夹具体上固定连接有底盘,底盘可拆卸的连接有接盘,接盘与底盘为偏心式结构,且接盘中心处通过转轴与底盘连接,接盘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与底盘为同心式结构,且其上开有与其同心的型腔,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紧固工件的压板,该装置通过旋转接盘,改变中心定位,实现了在同一副夹具上加工不同心的两个孔;专利CN205074842U公开了一种偏心孔夹具,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安装螺杆,安装螺杆上端设有上基座,上基座下表面设有固定锥头,上基座上还设有偏心定位孔,安装螺杆下端设有下基座,下基座上表面与固定锥头相对应处设有固定套柱,固定套柱内滑动连接有活动顶杆,活动顶杆的上端面开设有与固定锥头相匹配的锥孔,安装座上还设有气缸,气缸的推杆与活动顶杆相连接;该夹具通过活动顶杆、活动顶杆上端的锥孔与固定锥头的相互配合来保证待加工工件的装夹牢固性与加工精确度。虽然上述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加工偏心孔精度较低的缺陷,但稳定性较差,不能实现在同一车床上对双面偏心孔同时进行加工,因而加工效率很低,且上述夹具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成产成本也较高。

因此,研究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生产效率和成产成本高以及实现双面偏心孔同时加工的装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稳定性好且加工的工件品质更加优异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包括主轴端动力头和背面主轴端动力头;所述主轴端动力头由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进行固定,所述背面主轴动力头由背面主轴动力头固定组件进行固定;

所述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矩形体和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矩形体上底面和下底面开口且连通形成通孔Ⅰ;所述L型的板状结构由平板Ⅰ和平板Ⅱ组成;平板Ⅰ与矩形体一侧面相连接;

所述背面主轴动力头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卡座和压板;所述固定座为设有U型凹槽的矩形体结构;所述卡座为设有半圆形凹槽的矩形体结构,盖合在U型凹槽的上部,盖合后,半圆形凹槽与U型凹槽组合形成用于放置背面主轴动力头的通孔Ⅲ;所述压板位于卡座上部,将卡座与固定座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所述相互连接指焊接或一体成型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其他能够实现该种固定连接的方式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所述焊接或一体成型连接的部位呈过度圆弧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所述L型板状结构的平板Ⅱ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螺纹孔Ⅰ,螺栓穿过该螺纹孔后将固定座与刀具固定滑板进行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开有通孔Ⅰ的矩形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Ⅱ,所述螺纹孔Ⅱ与通孔Ⅰ连通,用于将固定座与主轴端动力头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所述矩形体的任意两侧面所夹棱边倒圆角。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所述固定座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还设有3个与所述U型凹槽平行排列的通孔Ⅱ,通孔Ⅲ的孔径大于通孔Ⅱ的孔径。通孔Ⅲ用于放置背面主轴动力头,通孔Ⅱ用来放置其他现有技术中用到的动力头。

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所述压板两端设有螺纹孔Ⅲ,螺栓穿过该螺纹孔Ⅲ后将卡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通过在主轴和背面主轴的端面增设动力头并通过相应的固定座和固定组件进行固定,有效的实现了偏心孔的双面加工,稳定性好,使产品保持一致性,品质稳定有保证;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极具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面主轴端动力头固定组件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面主轴端动力头固定组件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卡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压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主轴,1.2-待加工零件,1.3-刀具固定滑板,1-主轴端动力头,2-背面主轴端动力头,3-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4-背面主轴动力头固定组件,5-平板Ⅰ,6-平板Ⅱ,7-通孔Ⅰ,8-通孔Ⅱ,9-通孔Ⅲ,10-U型凹槽,11-固定座,12-卡座,13-压板,14-螺纹孔Ⅰ,15-螺纹孔Ⅱ,16-螺纹孔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加工偏心孔的装置安装于机台型号为BO205-Ⅱ的日本津上走心机,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主轴1.1两侧的主轴端动力头1和背面主轴端动力头2;主轴端动力头1由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3进行固定,背面主轴端动力头2由背面主轴动力头固定组件4进行固定,主轴端动力头1和背面主轴端动力头2均以电源为动力,装夹上钻头,当待加工零件1.2装夹在主轴1.1的两端并定好位时,两动力头开始旋转,完成偏心孔的加工。

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包括焊接或一体成型连接的矩形体和L型的板状结构,其中矩形体上底面和下底面开口且连通形成通孔Ⅰ7,L型的板状结构由平板Ⅰ5和平板Ⅱ6组成;L型板状结构的平板Ⅰ5与矩形体相连接的部位位于矩形体其中一侧面上;矩形体通孔Ⅰ7所在轴线与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开口垂直,且通孔Ⅰ7所在轴线与平板Ⅰ5相平行,矩形体和L型板状结构相连接的部位呈过度圆弧连接,矩形体的任意两侧面所夹棱边倒圆角,L型板状结构的平板Ⅱ6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螺纹孔Ⅰ14,螺栓穿过该螺纹孔后将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3与刀具固定滑板1.3进行连接,开有通孔Ⅰ7的矩形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螺纹孔Ⅱ15,螺纹孔Ⅱ15与通孔Ⅰ7连通,用于将主轴端动力头固定座3与主轴端动力头1固定。

背面主轴动力头固定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6所示,包括固定座11、卡座12和压板13,固定座1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设有3个平行排列的通孔Ⅱ8和U型凹槽10,通孔Ⅱ8用于放置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其他动力头,在固定座11上部与通孔Ⅱ8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多个螺纹孔,用于将动力头进行固定;卡座12为设有半圆形凹槽的矩形体结构,与半圆形凹槽相对的面上设有两个螺纹孔,如图8所示,其盖合在固定座11的U型凹槽10的上部,盖合后,半圆形凹槽与U型凹槽10组合形成用于放置背面主轴端动力头2的通孔Ⅲ9且通孔Ⅲ9的孔径大于通孔Ⅱ8的孔径,当背面主轴端动力头2放好后,螺栓穿过卡座12的两螺纹孔将其固定。压板13位于卡座12上部,压板13两端设有螺纹孔Ⅲ16,如图9所示,螺栓穿过该螺纹孔Ⅲ16后将卡座12与固定座1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在主轴和背面主轴的端面增设动力头并通过相应的固定座和固定组件进行固定,有效的实现了偏心孔的双面加工,稳定性好,使产品保持一致性,品质稳定有保证,另外,本装置又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极具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