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用便于调节的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0464发布日期:2018-10-09 22:0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机床用便于调节的机架。



背景技术:

机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设备,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机床主要由支承部件、变速机构、进给机构、主轴箱、润滑系统等组成,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机床的机架是支撑整个机床的重要部分。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机架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现有机架均为固定结构,调整非常不便,不同的工作人员操作起来不便,进而降低生产效率,市场上也有部分可以调节的机架,但是调整非常麻烦,而成稳定性差,进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用便于调节的机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机架均为固定结构,调整非常不便,不同的工作人员操作起来不便,进而降低生产效率,市场上也有部分可以调节的机架,但是调整非常麻烦,而成稳定性差,进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用便于调节的机架,包括机床本体,所述机床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主杆,且支撑板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主杆的一侧设置有注油器,且主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主杆下端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杆,且主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注油器的一侧设置有缓力柱,且注油器的下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有输油管,所述缓力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且缓力柱的下端设置有镀锌底座,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挡板,且第二挡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刻度尺,所述镀锌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正向螺纹段,另一端设置有反向螺纹段,所述螺纹杆的中部套有轴承支撑座,所述反向螺纹段的外部套有第一移动座,所述正向螺纹段的外部套有第二移动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与第二支撑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和反向螺纹段分别与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的内侧壁均设置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力柱的下端设置有弹杆,且缓力柱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缓力柱与弹杆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油管与注油器通过电磁阀固定连接,且输油管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反向螺纹段和正向螺纹段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通过主轴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镀锌底座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对机床机架的结构进行优化,利用伺服电机调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分为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且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的外部分别套有第二移动座和第一移动座,通过伺服电机的正反转即可调节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的前后移动,当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之间的距离增加,即可降低机床的整体高度,当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之间的距离减少时,即可升高机床,设置了缓力柱,能够减少机床调节时的晃动,同时也设置了注油器,能够自动为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注油,使其移动更来更加顺畅,而且在第二挡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刻度尺,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机床调整的高度,本设计不仅使机床的高度便于调节,而且稳定性更高,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床本体;2、控制开关;3、支撑板;4、缓力柱;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反向螺纹段;8、第一支撑杆;9、第一移动座;10、转轴;11、轴承支撑座;12、螺纹杆;13、第二移动座;14、正向螺纹段;15、伺服电机;16、镀锌底座;17、第二支撑杆;18、输油管;19、电磁阀;20、注油器;21、主杆;22、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用便于调节的机架,包括机床本体1,机床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下端设置有主杆21,且支撑板3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开关2,主杆21的一侧设置有注油器20,且主杆2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8,主杆21下端靠近第一支撑杆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7,且主杆21与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17之间设置有转轴10,注油器20的一侧设置有缓力柱4,且注油器20的下端设置有电磁阀19,电磁阀19的一端连接有输油管18,缓力柱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6,且缓力柱4的下端设置有镀锌底座16,第二挡板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挡板5,且第二挡板6的前表面设置有刻度尺22,镀锌底座16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12,且螺纹杆12的一端设置有正向螺纹段14,另一端设置有反向螺纹段7,螺纹杆12的中部套有轴承支撑座11,反向螺纹段7的外部套有第一移动座9,正向螺纹段14的外部套有第二移动座13,伺服电机15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调整机床的整体高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17均与第二支撑杆17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8和反向螺纹段7分别与第一移动座9和第二移动座13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第一移动座9和第二移动座13的内侧壁均设置有螺纹。

为了缓冲机床调整时的压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力柱4的下端设置有弹杆,且缓力柱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缓力柱4与弹杆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为了自动为第一移动座9和第二移动座13注油,使其移动起来更加顺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输油管18与注油器20通过电磁阀19固定连接,且输油管18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反向螺纹段7和正向螺纹段14的上方。

为了通过螺纹杆12的转动带动第一移动座9和第二移动座13的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杆12的一端与伺服电机15通过主轴转动连接,且螺纹杆1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镀锌底座16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支撑板3的下端设置有主杆21,主杆21的一侧设置有注油器20,且注油器20的下端设置有电磁阀19,电磁阀19的一端连接有输油管18,通过电磁阀19自动控制注油器20内部油液的流出,输油管18与注油器20通过电磁阀19固定连接,且输油管18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反向螺纹段7和正向螺纹段14的上方,能够自动为第一移动座9和第二移动座13注油,使其移动更来更加顺畅,且主杆2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8,主杆21下端靠近第一支撑杆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7,且主杆21与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17之间设置有转轴10,注油器20的一侧设置有缓力柱4,缓力柱4的下端设置有弹杆,且缓力柱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缓力柱4与弹杆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能够减少机床调节时的晃动,缓力柱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6,且缓力柱4的下端设置有镀锌底座16,增加机床底座的耐腐蚀性,第二挡板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挡板5,且第二挡板6的前表面设置有刻度尺22,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机床调整的高度,镀锌底座16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12,且螺纹杆12的一端设置有正向螺纹段14,另一端设置有反向螺纹段7,螺纹杆12的中部套有轴承支撑座11,起到支撑的作用,反向螺纹段7的外部套有第一移动座9,正向螺纹段14的外部套有第二移动座13,对机床机架的结构进行优化,利用伺服电机15调动螺纹杆12转动,螺纹杆12分为正向螺纹段14和反向螺纹段7,且正向螺纹段14和反向螺纹段7的外部分别套有第二移动座13和第一移动座9,通过伺服电机15带动螺纹杆12正反转即可调节第一移动座9和第二移动座13的前后移动,当第一移动座9和第二移动座13之间的距离增加,即可降低机床的整体高度,当第一移动座9和第二移动座13之间的距离减少时,即可升高机床,本设计不仅使机床的高度便于调节,而且稳定性更高,提高了产品加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