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3120发布日期:2018-09-11 21:3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冲床。



背景技术:

现有需要预装的冲压铆接加工的装配流程为:1、手工预装待冲压铆接零件;2、将预装好的待冲压铆接零件放置到冲压铆接模具中;3、为了防止冲床压到手指,操作人员需将双手离开工件,分别按压双手开关,完成冲压铆接;4、操作人员取出冲压铆接成品,放置入成品区;5、操作人员拿取新的待冲压铆接零件——依次循环。该加工流程中,操作人员双手多次往返于零件区—模具—开关—模具—成品区之间,工序繁多,效率低下,双手开关出现短路故障的时候,不易被察觉,而且容易出现压伤手指的工伤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冲床,提高冲压铆接加工效率,降低双手开关冲压设备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冲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电控箱,所述底板上设有下模移模导轨、下模移模气缸和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支架,所述下模移模导轨上设有下模底板,所述下模底板上设有下模,所述下模移模气缸与下模底板连接,所述下模移模气缸控制下模底板在下模移模导轨上移动,所述两根导轨支架之间设有导轨底板,所述导轨底板上固定设有导轨、X轴移动气缸、Y轴移动气缸和取料装置,所述X轴移动气缸与取料装置相连,所述X轴移动气缸驱动取料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Y轴移动气缸和导轨底板连接,所述Y轴移动气缸驱动导轨底板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装置包括设在导轨底板上的取料气缸以及机械手,所述取料气缸与机械手连接,所述取料气缸控制机械手的夹取和放开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边缘设有成品倒料板,所述成品倒料板包括垂直部和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向底板内侧倾斜。所述取料装置将取出的冲压铆接成品放在成品倒料板上,成品通过成品倒料板进入成品区。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防止下模底板移出底板的限位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冲压铆接工艺流程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完全避免了双手开关出现短路故障时,不易被察觉而出现工伤事故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底板,2、电控箱,3、下模移模导轨,4、下模移模气缸,5、导轨支架,6、下模底板,7、下模,8、导轨底板,9、导轨,10、X轴移动气缸,11、Y轴移动气缸,12、取料气缸,13、机械手,14、成品倒料板,1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液压冲床,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方设有电控箱2,底板1上设有下模移模导轨3、下模移模气缸4和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支架5,所述下模移模导轨3上设有下模底板6,下模底板6上设有下模7,所述下模移模气缸4与下模底板6连接,所述下模移模气缸4驱动下模底板6在下模移模导轨3上移动。所述两根导轨支架5之间设有导轨底板8,所述导轨底板8上固定设有导轨9、X轴移动气缸10、Y轴移动气缸11和取料装置,所述X轴移动气缸10与取料装置相连,所述X轴移动气缸10驱动取料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Y轴移动气缸11和导轨底板8连接,所述Y轴移动气缸11驱动导轨底板8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取料装置包括设在导轨底板8上的取料气缸12以及机械手13,取料气缸12与机械手13连接,所述取料气缸12控制机械手13的夹取和放开动作。所述底板1的边缘设有成品倒料板14,所述成品倒料板包括垂直部和倾斜部,所述取料装置将取出的冲压铆接成品放在成品倒料板14上,成品通过成品倒料板14的倾斜部进入成品区。

另外,所述底板1上设有防止下模底板6移出底板1的限位块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冲压铆接模具的下模7安装在下模底板6上,可使上下模之间形成错位,操作人员放置预装好的待冲压铆接零件时,上下模处于错位位置,放置后,操作人员踩下与下模移模气缸4连接的脚踏开关(未画出),驱动下模底板6移动,下模底板6上的下模7同时移动,这时操作人员的双手与下模7自然分离;下模7移动到与上模对应的合模位置后,自动开始冲压铆接,冲压铆接结束后,取料气缸12驱动机械手13自动取出冲压铆接成品并放置入成品区,下模7回归到错位区,在这期间操作人员可以拿取第二组零件进行预装。所以本实用新型将该冲压铆接工艺简化为:1、手工预装待冲压铆接零件;2、将预装好的待冲压铆接零件放置到冲压铆接模具中,并踩下开关依次循环,其余所有工序都依照电脑程序自动完成。流程工序从5步缩短为2步,生产效率提高1倍,也完全避免了双手开关出现短路故障时,不易被察觉而出现工伤事故的风险。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