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切割机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340发布日期:2018-10-19 22:42阅读:24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切割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切割机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机是将从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经光路系统,聚焦成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并使用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切割的设备。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使工件达到熔点或沸点,同时与光束同轴的高压气体将熔化或气化金属吹走。随着光束与工件相对位置的移动,最终使材料形成切缝,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

激光切割加工是用不可见的光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刀,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将逐渐改进或取代于传统的金属切割工艺设备。

激光刀头的机械部分与工件无接触,在工作中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划伤;激光切割速度快,切口光滑平整,一般无需后续加工;切割热影响区小,板材变形小,切缝窄;切口没有机械应力,无剪切毛刺;加工精度高,重复性好,不损伤材料表面;数控编程,可加工任意的平面图,可以对幅面很大的整板切割,无需开模具,经济省时。

目前,公开号为CN201309053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它包括框架组件、转动设置在框架组件中的多根摆杆、固定在摆杆同一侧的多个万向滚珠,在每根摆杆上与万向滚珠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固定在摆杆上的保护罩,保护罩的宽度大于摆杆的直径。

这种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虽然能够保护万向滚珠和摆杆,延长整个工作台的使用寿命,但是在操作人员清扫工作台面的时候,由于支撑条呈尖锐的三角形,容易操作人员稍有不慎就容易被支撑条划伤,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用工作台,其具有不容易在清扫过程中划伤操作人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工作台,包括外框架和若干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固定有连接辊,另一端固定有旋转辊,外框架内滑动连接有小于其长度的连接座,连接辊转动连接在连接座内,连接座内设有用于驱动连接辊旋转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若干个固定在连接辊上的旋转蜗轮和转动连接在连接座内,并与旋转蜗轮相啮合的旋转蜗杆,外框架内还设有用于推动连接座滑移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条呈锯齿状,需要清扫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机构带动旋转辊旋转,使支撑条旋转至水平位置,从而降低伤害操作人员的可能性。操作人员驱动蜗杆旋转,能够带动若干个蜗轮同时旋转,从而带动每一个支撑条旋转至指定角度,由于蜗轮蜗杆的自锁性,能够使旋转辊和支撑条停留在指定位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在连接座内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蜗杆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能够带动旋转蜗杆旋转,同时伺服电机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旋转角度,从而完成对支撑条角度的控制。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设于连接座上的扭转开关,扭转开关与旋转蜗杆上设有相互配套使用的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扭转开关对旋转蜗杆进行控制,通过锥齿轮能够传动使旋转蜗杆旋转。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蜗杆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并与所有旋转蜗轮相啮合。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定在外框架内,其输出轴固定在连接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条通过连接座连接在外框架上,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将外框架和支撑条推出进行清洗操作。

进一步设置: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座底部的驱动齿条,外框架内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调节蜗杆和调节蜗轮,调节蜗轮上同轴心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驱动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进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驱动齿条,使其带着连接座滑移,达到清洗支撑条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辊和连接座上设有配合使用以限定连接辊旋转角度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设置能够限定连接辊的旋转角度,从而限制支撑条的旋转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需要清扫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机构带动旋转辊旋转,使支撑条旋转至水平位置,从而降低伤害操作人员的可能性,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将外框架和支撑条推出进行清洗操作,方便操作人员的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旋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显示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外框架;11、支撑条;12、连接辊;13、旋转辊;2、连接座;3、旋转机构;31、旋转蜗轮;32、旋转蜗杆;33、伺服电机;4、驱动组件;41、扭转开关;42、锥齿轮;43、驱动齿条;44、驱动齿轮;46、调节蜗杆;47、调节蜗轮;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如图1所示,其包括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外框架1,外框架1中空设置,中间连接有若干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条11,支撑条11固定在外框架1相对的两侧边上,支撑条11的顶部呈锯齿状设置,通过若干条支撑条11的配合能够更为良好地对金属板进行支撑和切割。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外框架1内滑动连接有小于其长度的连接座2,支撑条1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辊12,另一端固定有旋转辊13,连接辊12转动连接在连接座2内。外框架1内设有用于推动连接座2前后滑移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在连接座2底部的驱动齿条43,外框架1内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调节蜗杆46和调节蜗轮47,调节蜗轮47上同轴心设有驱动齿轮44,驱动齿轮44与驱动齿条43啮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座2内设有用于驱动连接辊12旋转的旋转机构3,旋转机构3包括若干个固定在连接辊12上的旋转蜗轮31和转动连接在连接座2内,并与旋转蜗轮31相啮合的旋转蜗杆32,旋转机构3包括固定在连接座2内的伺服电机33,伺服电机33的输出轴与旋转蜗杆32一体设置。连接辊12和连接座2上设有配合使用以限定连接辊12旋转角度的限位杆5。旋转蜗杆32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并与所有旋转蜗轮31相啮合。

实施例2,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组件4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定在外框架1内,其输出轴固定在连接座2上。

实施例3,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旋转机构3还包括设于连接座2上的扭转开关41,扭转开关41与旋转蜗杆32上设有相互配套使用的锥齿轮42,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手动的形式带动旋转蜗轮31旋转。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