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侧门整板一次自动冲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5367发布日期:2019-02-11 00:3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铁路货车侧门整板一次自动冲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铁路货车侧门的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铁路货车侧门整板一次自动冲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轨道交通车辆的侧门体积较大,故现有技术在生产铁路货车的侧门时,是先将轨道侧门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进行冲压,然后再将分别的两个侧门焊接焊接,上述施工工艺较复杂,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铁路货车侧门整板一次自动冲压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铁路货车侧门整板一次自动冲压成型装置,包括侧门本体,所述侧门本体由位于中部的内侧板和位于边沿位置的外环板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侧门进行冲压成型的冲压机构、用于将侧门本体运输到冲压机构上的送料机构、用于将经过冲压后的侧门本体运送到收料箱内的出料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均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运料支架,运料支架上安装有运料电机,和多个整体上呈水平布置的运料转轴,每个运料转轴上均连接有运料链轮,多个运料链轮通过运料链条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运料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运料支架中部的运料转轴连接;

所述冲压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下支座、压膜和上支座,所述压膜的四个棱角处均设有冲压导向孔,每个冲压导向孔内均设有冲压导向柱,每个冲压导向柱上端均与上支座连接,每个冲压导向柱下端均与下支座连接,所述上支座内安装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导向板,液压导向板下端连接有至少三个间隔布置的液压导向柱,每个液压导向柱的底部均与压膜连接;

所述下支座的中部安装有下支撑模,所述下支撑模由内板模和外板模构成,内板模固定的安装在下支座上,且内板模的形状与所述内侧板的形状匹配,外板模由四个拼装成矩形框的升降板构成,且外板模的形状与所述外环板的形状匹配,每个升降板与工作台之间均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弹簧,所述压膜底部安装有上冲压模和冲切框,上冲压模的形状与内侧板的形状匹配,且上冲压模在下支座上的投影与下支撑模在下支座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冲切框由四个拼装成矩形框的冲切板构成,上冲压模在下支座上的投影、外板模在下支座上的投影和冲切框在下支座上的投影在下支座上由内而外依次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料机构的运料支架在靠近冲压机构还安装有推料支架,推料支架上安装有位于运料转轴上方的推料油缸,推料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推料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设有与所述推料板螺纹连接的推料杆,所述推料杆顶部连接有手柄,推料杆底部与外板模顶部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能够将侧门本体运送到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侧门的一次冲压成型,成型效果好,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次品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料机构或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推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门本体,11-内侧板,12-外环板,2-冲压机构,21-下支座,22- 压膜,23-上支座,24-冲压导向孔,25-冲压导向柱,26-液压油缸,27-液压导向板,28-液压导向柱,3-出料机构,4-送料机构,51-运料支架,52-运料电机,53-运料转轴,54-运料链轮,55-运料链条,61-下支撑模,62-内板模,63-外板模,64-升降板,65-弹簧,66-上冲压模,67-冲切框,68-冲切板,71-推料支架,72-推料油缸,73-推料板,74-螺栓孔,75-推料杆,7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铁路货车侧门整板一次自动冲压成型装置,包括侧门本体1,所述侧门本体1由位于中部的内侧板11和位于边沿位置的外环板 12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侧门进行冲压成型的冲压机构2、用于将侧门本体1运输到冲压机构2上的送料机构4、用于将经过冲压后的侧门本体1运送到收料箱内的出料机构3;

所述送料机构4和出料机构3均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运料支架51,运料支架51上安装有运料电机52,和多个整体上呈水平布置的运料转轴53,每个运料转轴53上均连接有运料链轮54,多个运料链轮54通过运料链条 55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运料电机52的输出端与位于运料支架51中部的运料转轴53连接;

所述冲压机构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下支座21、压膜22和上支座 23,所述压膜22的四个棱角处均设有冲压导向孔24,每个冲压导向孔24 内均设有冲压导向柱25,每个冲压导向柱25上端均与上支座23连接,每个冲压导向柱25下端均与下支座21连接,所述上支座23内安装有液压油缸26,液压油缸26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导向板27,液压导向板27下端连接有至少三个间隔布置的液压导向柱28,每个液压导向柱28的底部均与压膜22连接;

所述下支座21的中部安装有下支撑模61,所述下支撑模61由内板模 62和外板模63构成,内板模62固定的安装在下支座21上,且内板模62 的形状与所述内侧板11的形状匹配,外板模63由四个拼装成矩形框的升降板64构成,且外板模63的形状与所述外环板12的形状匹配,每个升降板64与工作台之间均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弹簧65,所述压膜22底部安装有上冲压模66和冲切框67,上冲压模66的形状与内侧板11的形状匹配,且上冲压模66在下支座21上的投影与下支撑模61在下支座21上的投影重合,所述冲切框67由四个拼装成矩形框的冲切板68构成,上冲压模66 在下支座21上的投影、外板模63在下支座21上的投影和冲切框67在下支座21上的投影在下支座21上由内而外依次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料机构4的运料支架51在靠近冲压机构2 还安装有推料支架71,推料支架71上安装有位于运料转轴53上方的推料油缸72,推料油缸72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料板73,推料板73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孔74,所述螺栓孔74内设有与所述推料板73螺纹连接的推料杆75,所述推料杆75顶部连接有手柄76,推料杆75底部与外板模63 顶部平齐。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