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完整外圆自动精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953发布日期:2018-10-19 22:3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不完整外圆自动精刮机。



背景技术:

齿轮泵是日常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液压元件,而轴套是齿轮转动的必要零件,外圆精度直接影响齿轮泵产品的安装和容积效率。国内主要是用加工中心完成,针对大批量加工,加工中心制造存在购机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等不足,因此不适宜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优化现有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不完整外圆自动精刮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不完整外圆自动精刮机,它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拉紧胀开机构、不完整旋转进给机构、刀架机构和控制机构,

拉紧胀开机构包括胀开芯轴、拉轴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拉轴与胀开芯轴连接,胀开芯轴与转盘的中心座管孔上下滑动形成拉紧胀开运动;

不完整旋转进给机构包括转盘、旋转轴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旋转轴与转盘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转盘带动工件及胀开芯轴作不完整旋转进给运动;

刀架机构包括刀架头、进给刀架和第三驱动装置,刀架头与胀开芯轴和转盘之间形成不完整外圆加工空间。

进一步,拉轴内置在旋转轴的轴身孔内,拉轴与旋转轴轴身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第一驱动装置为拉紧气缸,拉紧气缸通过连接板与拉轴连接,相对拉轴的轴向,拉轴与连接板限位连接,相对拉轴的径向,拉轴与连接板旋转滑动连接。

进一步,第二驱动装置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通过齿条与旋转轴上的齿轮连接,齿条安装在导向块上,导向块与机架滑动连接。

进一步,第三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伸缩气缸通过进给刀架控制刀架头的进给位置。

进一步,机架由中间箱体和中间箱体下方的支架组成,中间箱体上端为连接平台,下端为底板,对应的两侧设有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

进一步,第一驱动装置为拉紧气缸,拉紧气缸安装在底板的下端面上,第二驱动装置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安装在后支撑板或前支撑板上,旋转气缸通过齿条与旋转轴上的齿轮连接,齿条安装在导向块上,导向块与连接平台的下槽口和底板的上槽口滑动连接,与安装旋转气缸的支撑板对应的另一块支撑板内侧设有缓冲块,缓冲块的安装位置与导向块或齿条的滑动方向位置对应。

进一步,转盘通过底盘设置在连接平台上方,转盘与底盘旋转滑动连接。

进一步,胀开芯轴和转盘的上方设有机械手,机械手至少包括夹持放开手爪、上下运动手臂和转向手臂。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PLC控制一个电机控制刮刀进给,一个小气缸夹紧,一个大气缸带动底座做旋转运动,从而完成工件“夹紧-进刀-粗刮-退刀-二次进刀-精刮-退刀-松开”过程的不完整外圆精加工专用设备。有益效果在于:

(1)机器成本低,仅为加工中心的1/100;

(2)能完成不完整外圆粗精刮加工,操作简单,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为加工中心的10倍;

(3)对厂房要求低,占地面积仅为加工中心的1/4,且对环境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较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较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较佳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较佳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较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底板2, 前支撑板3,工件4,胀开芯轴5,刀架机构6,转盘7,底盘8,连接平台9,后支撑板10,旋转气缸11,齿条12,导向块13,旋转轴14,缓冲块15,拉轴16,连接板17,拉紧气缸18,控制箱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5。

一种不完整外圆自动精刮机,它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拉紧胀开机构、不完整旋转进给机构、刀架机构6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为控制箱19设置在机架的一侧;

拉紧胀开机构包括胀开芯轴5、拉轴16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通过拉轴16与胀开芯轴5连接,胀开芯轴5与转盘7的中心座管孔上下滑动形成拉紧胀开运动;

不完整旋转进给机构包括转盘7、旋转轴14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旋转轴14与转盘7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转盘7带动工件及胀开芯轴5作不完整旋转进给运动;

刀架机构6包括刀架头、进给刀架和第三驱动装置,刀架头与胀开芯轴5和转盘7之间形成不完整外圆加工空间。

拉轴16内置在旋转轴14的轴身孔内,拉轴16与旋转轴14轴身孔滑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为拉紧气缸18,拉紧气缸18通过连接板17与拉轴16连接,相对拉轴16的轴向,拉轴16与连接板17限位连接,相对拉轴16的径向,拉轴16与连接板17旋转滑动连接。

第二驱动装置为旋转气缸11,旋转气缸11通过齿条12与旋转轴14上的齿轮连接,齿条12安装在导向块13上,导向块13与机架滑动连接。

第三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伸缩气缸通过进给刀架控制刀架头的进给位置。

机架1由中间箱体和中间箱体下方的支架组成,中间箱体上端为连接平台9,下端为底板2,对应的两侧设有前支撑板3和后支撑板10。

拉紧气缸18安装在底板2的下端面上,旋转气缸11安装在后支撑板10或前支撑板3上,旋转气缸11通过齿条12与旋转轴14上的齿轮连接,齿条12安装在导向块13上,导向块13与连接平台9的下槽口和底板2的上槽口滑动连接,与安装旋转气缸的支撑板对应的另一块支撑板内侧设有缓冲块15,缓冲块15的安装位置与导向块13或齿条12的滑动方向位置对应。

转盘7通过底盘8设置在连接平台9上方,转盘7与底盘8旋转滑动连接。

胀开芯轴5和转盘7的上方设有机械手,机械手至少包括夹持放开手爪、上下运动手臂和转向手臂。

本实用新型操作过程简述如下:

首先,通过胀开芯轴5把工件4放置在转盘7的位置上;

其次,启动拉紧气缸18,拉紧气缸18通过连接板17带动拉轴16下拉,工件4在胀开芯轴5的作用下,与转盘7完成夹紧工序;

再根据工件外圆弧度的大小要求,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刀架机构6进刀尺寸;

然后,开启旋转气缸11,旋转气缸11推动齿条12沿导向块13方向至缓冲块15位置,齿条12带动旋转轴14上的齿轮作不完整旋转,旋转轴14带动转盘7及工件4作不完整旋转,刀架机构6上的刀头对工件4进行刮削加工;第一次加工后,刀架机构6退刀,旋转气缸11拉回齿条12,转盘7返回至原点,完成一次粗刮工序;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刀架机构6再次进刀,完成精刮,刀架机构6再次退刀;

最后,拉紧气缸18缩回,胀开芯轴05松开,取出工具4,即完成加工。

本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