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242发布日期:2018-10-19 22:3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钉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铆钉是用于连接两个带通孔,一端有帽的零件或构件的钉形物件。在铆接中,利用自身形变或过盈连接被铆接的零件。铆钉种类很多,而且不拘形式。

人们在使用铆钉将两个物体进行铆接时,为了防止铆钉歪斜以及脱落,一般都是通过人们一般用手扶钉,一般对铆钉进行铆接,由于手动固定效果不好,经常会导致铆钉被铆歪斜、铆钉表面削伤、铆钉铆接位置不准确需人们拔出重新进行铆接等问题,浪费了人们的时间,也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解决了由于手动固定效果不好,经常会导致铆钉被铆歪斜、铆钉表面削伤、铆钉铆接位置不准确需人们拔出重新进行铆接等问题,浪费了人们的时间,也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夹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底板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内部套接有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右侧面,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与顶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支撑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通过两个伸缩装置与第二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夹板位于第一夹板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套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表面与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螺纹柱位于第一夹板的右侧。

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与从动齿轮的内表面卡接,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内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转动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第三滑套的上表面,且第二轴承位于主动齿轮的下方,所述第三滑套的内部套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槽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顶板的上表面,且第二滑槽位于第一轴承的左侧,所述第二滑槽内壁的左侧面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三滑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套接在第二滑杆的外表面。

所述第二轴承的左侧面与第三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杆左端与挡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三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卡接在支撑板的左侧面,且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合页与卡紧装置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卡紧装置的下表面与第三滑杆上表面开设的若干卡槽中的其中一个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手柄,且手柄的底板与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合页与支撑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且固定板的右侧面与卡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下表面与卡槽的内壁卡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伸缩杆的底端均与第二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和伸缩杆的顶端均与顶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的形状为矩形,且第三滑套的形状也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形状相同,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若干凹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通过手柄、支撑杆、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纹筒、螺纹柱和底板之间的配合,通过转动手柄,使得手柄通过支撑杆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螺纹筒旋转,使得螺纹柱在与螺纹筒的螺纹作用下带动底板向上移动,底板带动第一夹板向上移动直至第一夹板与铆钉搭接并推动铆钉向上移动直至铆钉与第二夹板搭接,完成对铆钉的固定,避免了铆钉被铆歪斜、铆钉表面削伤、铆钉铆接位置不准确需人们拔出重新进行铆接等问题,节约了人们的时间,保证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们带来便利。

(2)、该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挡板、第三滑杆、第二弹簧和第三滑套之间的配合,向左拉动挡板,使得挡板带动第三滑杆向左动,第三滑杆带动第二轴承向左移动,使得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离,松开手柄,第二弹簧通过伸长带动第三滑套向右移动,第三滑套带动第二轴承向右移动,使得主动齿轮向右移动直至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而为人们的铆接工作带来便利,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夹板、3第一滑套、4第一滑杆、5第一滑槽、6支撑板、7转动装置、71手柄、72支撑杆、8卡紧装置、81固定板、82卡块、9伸缩装置、91伸缩杆、92第一弹簧、10第一轴承、11螺纹筒、12螺纹柱、13从动齿轮、14主动齿轮、15转轴、16第二轴承、17第二滑槽、18第二滑杆、19第二弹簧、20第三滑杆、21挡板、22第二滑套、23合页、24卡槽、25第三滑套、26第二夹板、27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与第一夹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26的形状相同,且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26的相对面均开设有若干凹槽,通过设置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26,从而使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26可以通过相互靠近从而夹紧铆钉,使得铆钉不易晃动,且底板1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3,通过设置第一滑套3,从而使第一滑套3可以有效的固定底板1并且第一滑套3可以通过第一滑杆4跟随底板1进行上下移动,第一滑套3的内部套接有第一滑杆4,且第一滑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5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槽5开设在支撑板6的右侧面,支撑板6的右侧面与顶板2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支撑板6位于底板1的上方,支撑板6的下表面通过两个伸缩装置9与第二夹板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9包括伸缩杆91,且伸缩杆9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92,第一弹簧92和伸缩杆91的底端均与第二夹板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92和伸缩杆91的顶端均与顶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杆91和第一弹簧92,从而使伸缩杆91和第一弹簧92可以有效的固定第二夹板26,使得第二夹板26和第一夹板2可以有效的对铆钉进行固定,且第二夹板26位于第一夹板2的正上方,支撑板6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10,第一轴承10的内部套接有螺纹筒11,通过设置螺纹筒11,从而使螺纹筒11在进行旋转的同时,螺纹柱12可以在与螺纹筒11的螺纹作用下带动底板1进行上下移动,螺纹筒11的内表面与螺纹柱1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螺纹柱12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螺纹柱12位于第一夹板2的右侧。

螺纹筒11的外表面与从动齿轮13的内表面卡接,通过设置从动齿轮13,从而使从动齿轮13在进行旋转的同时,从动齿轮13可以带动螺纹筒11进行旋转,且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4啮合,通过设置主动齿轮14,从而使主动齿轮14在进行旋转的同时,主动齿轮14可以带动从动齿轮13进行旋转,主动齿轮14的内部套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顶端与转动装置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装置7包括手柄71,且手柄71的底板1与支撑杆7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72的下表面与转轴15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手柄71,从而使人们可以通过转动手柄71,使得手柄71可以通过支撑杆72带动转轴15旋转,使得转轴15带动主动齿轮14进行旋转,且转轴15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6,第二轴承16卡接在第三滑套25的上表面,且第二轴承16位于主动齿轮14的下方,第三滑套25的内部套接有第二滑杆18,第二滑杆18的形状为矩形,且第三滑套25的形状也为矩形,通过设置第二滑杆18,从而使第三滑套25可以通过第二滑杆18较为平稳的进行左右移动,第二滑杆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槽17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滑槽17开设在顶板27的上表面,且第二滑槽17位于第一轴承10的左侧,第二滑槽17内壁的左侧面通过第二弹簧19与第三滑套2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弹簧19,从而使第二弹簧19可以通过收缩伸长带动第三滑套25向右移动,且第二弹簧19套接在第二滑杆18的外表面。

第二轴承16的左侧面与第三滑杆20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三滑杆20左端与挡板2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挡板21,从而使人们可以通过向左拉动挡板21,使得挡板21带动第三滑杆20向左移动,使得第三滑杆20可以拉动第二轴承16向左移动,且第三滑杆20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22,第二滑套22卡接在支撑板6的左侧面,且支撑板6的上表面通过合页23与卡紧装置8的上表面活动连接,卡紧装置8包括固定板81,固定板81的上表面通过合页23与支撑板6的上表面活动连接,且固定板81的右侧面与卡块8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卡块82的下表面与卡槽24的内壁卡接,通过设置固定板81,从而使人们可以通过向上翻转固定板81,使得固定板81可以带动卡块82向上翻转,使得卡块82与卡槽24分离,卡紧装置8的下表面与第三滑杆20上表面开设的若干卡槽24中的其中一个卡槽24卡接。

使用时,将铆钉放置在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26之间,通过转动手柄71,使得手柄71通过支撑杆72带动转轴15进行旋转,转轴15带动主动齿轮14旋转,主动齿轮14带动从动齿轮13旋转,从动齿轮13带动螺纹筒11旋转,使得螺纹柱12在与螺纹筒11的螺纹作用下带动底板1向上移动,底板1带动第一夹板2向上移动直至第一夹板2与铆钉搭接并推动铆钉向上移动直至铆钉与第二夹板26搭接,完成对铆钉的固定,通过反转手柄71,使得顶板27带动第一夹板2向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向上翻转固定板81,使得固定板81可以带动卡块82向上翻转,使得卡块82与卡槽24分离,向左拉动挡板21,使得挡板21带动第三滑杆20向左动,第三滑杆20带动第二轴承16向左移动,使得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3分离,松开手柄71,第二弹簧19通过伸长带动第三滑套25向右移动,第三滑套25带动第二轴承16向右移动,使得主动齿轮14向右移动直至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啮合即可。

综上可得,(1)、该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通过手柄71、支撑杆72、转轴15、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3、螺纹筒11、螺纹柱12和底板1之间的配合,通过转动手柄71,使得手柄71通过支撑杆72带动转轴15进行旋转,转轴15带动主动齿轮14旋转,主动齿轮14带动从动齿轮13旋转,从动齿轮13带动螺纹筒11旋转,使得螺纹柱12在与螺纹筒11的螺纹作用下带动底板1向上移动,底板1带动第一夹板2向上移动直至第一夹板2与铆钉搭接并推动铆钉向上移动直至铆钉与第二夹板26搭接,完成对铆钉的固定,避免了铆钉被铆歪斜、铆钉表面削伤、铆钉铆接位置不准确需人们拔出重新进行铆接等问题,节约了人们的时间,保证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们带来便利。

(2)、该便于使用的铆钉固定装置,挡板21、第三滑杆20、第二弹簧19和第三滑套25之间的配合,向左拉动挡板21,使得挡板21带动第三滑杆20向左动,第三滑杆20带动第二轴承16向左移动,使得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3分离,松开手柄71,第二弹簧19通过伸长带动第三滑套25向右移动,第三滑套25带动第二轴承16向右移动,使得主动齿轮14向右移动直至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啮合,从而为人们的铆接工作带来便利,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