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座铣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9082发布日期:2019-01-02 22:5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气缸座铣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铣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气缸座铣孔设备。



背景技术:

立式铣床与卧式铣床相比较,主要区别是主轴垂直布置,除了主轴布置不同以外,工作台可以上下升降,立式铣床用的铣刀相对灵活一些,适用范围较广。可使用立铣刀、机夹刀盘、钻头等。可铣键槽、铣平面、镗孔等。卧式铣床也可使用上面各种刀具,但不如立铣方便,主要是可使用挂架增强刀具(主要是三面刃铣刀、片状铣刀等)强度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399680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立式分度钻铣机,包括有夹紧机构、钻铣装置及分度装置,分度装置与夹紧机构相连,能将夹紧机构上的工件等分度,钻铣装置与夹紧机构相配合,能对夹紧机构上的工件进行钻铣。使用时,将工件装入夹头时,夹紧机构开始工作,即向下移动,使夹头夹紧工件,同时钻铣装置开始工作,向下钻铣孔,当钻铣好一孔后,钻铣装置上移,同时分度装置工作,开始分第一等分度,分度完成,钻铣装置重复上一动作,就这样重复直到度数分完,装取产品,往复上一过程。

在对气缸座进行铣孔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定位,由于气缸座的结构并不规则,上下两个面和周围的侧面都是不规则的形状,故而在进行固定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气缸座的不稳定进而铣孔的精度不够或者产品不合格,故而如何对气缸座进行准确的固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座铣孔设备,具有对气缸座进行稳定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气缸座铣孔设备,包括外壳、设于外壳上方的铣孔装置、设于铣孔装置下方的工作台和设于工作台下方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对气缸座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和可拆卸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上方的顶角限位块,所述顶角限位块的内壁为不规则的波浪形并且与气缸座的一角的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对气缸座进行加工时,先将气缸座的一角顶在顶角限位块上紧密贴合,由于顶角限位块与气缸座贴合的位置不规则,这样贴合较紧,然后再用定位机构对气缸座进行夹紧固定,这样气缸座在进行铣孔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夹持不紧而发生晃动,保证加工精度。

较佳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对用于支撑气缸座两端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配合对气缸座的前后四个脚进行支撑,并方便寻找气缸座的位置。

较佳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分别对气缸座的两侧进行固定的两侧固定组件和带动两侧固定组件进行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气缸座的两侧进行固定来保证气缸座的固定稳定,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固定组件对气缸座进行自动的固定,方便省力。

较佳的,所述顶角限位块与工作台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固定螺栓对顶角限位块进行固定,在顶角限位块只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定期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防止因灰尘和加工出来的铁屑粘在顶角限位块上而影响加工精度。

较佳的,所述两侧固定组件包括竖直滑移连接于工作台上的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分别固设在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顶部的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分别位于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气缸座放置到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上之后,驱动组件工作,带动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向下移动,进而实现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的下降,这样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分别于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配合将气缸座夹紧。

较佳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在工作台下部的驱动气缸和两端分别与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的底端相连的双连杆,所述双连杆的中部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均与双连杆固定连接,这样驱动气缸能够带动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进行同步移动。

较佳的,所述定位装置共有两组并对称分布在工作台上,所述铣孔装置包括两个铣刀、分别带动两个铣刀进行转动的两个转动组件和带动转动组件上下移动的下压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下端与铣刀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和与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带动两个铣刀进行同时转动,比较稳定,两个转动组件能够同时对两个气缸座进行加工,保证加工效率。

较佳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固设在外壳顶部的液压缸和竖直滑移连接在外侧侧壁上的滑移板,所述滑移板的上部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固设在所述滑移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液压缸带动滑移板在外壳内进行上下滑移,进而带动两个驱动电机进行上下的移动,简单方便。

较佳的,所述工作台的下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倒T形的滑移槽,所述工作台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设于滑移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撑台对工作台进行支撑,当支撑台铣孔的位置不够精确时或者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导致工作台发生微小的偏移,可以拧松紧固螺栓的螺母,使紧固螺栓在支撑台上滑移进行调整。

较佳的,所述支撑台的下部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滑移连接在外壳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升降台在外壳的侧壁上进行上下移动,可以调整工作台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顶角限位块对气缸座的一角进行限位,保证气缸座加工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对气缸座的四个脚进行支撑,支撑座固定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固定组件进行移动,并通过与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配合对气缸座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装置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凸显铣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支撑台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凸显支撑台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气缸座安装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凸显顶角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连接台;12、卡板;2、铣孔装置;21、下压组件;211、滑移板;2111、内腔;212、液压缸;22、转动组件;221、驱动电机;222、连接杆;23、铣刀;3、工作台;31、支撑台;311、卡槽;312、滑移槽;32、升降气缸;33、连接板;34、紧固螺栓;35、顶角限位块;351、固定螺栓;36、支撑柱;37、前支撑板;38、后支撑板;4、定位装置;41、固定组件;411、左固定杆;412、左固定块;413、右固定杆;414、右固定块;42、驱动组件;421、驱动气缸;422、双连杆;5、气缸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气缸座铣孔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铣孔装置2、工作台3和定位装置4。外壳1竖直放置在地面上;铣孔装置2位于工作台3的上部;工作台3位水平位于外壳1的中部;定位装置4位于外壳1的下方。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对应铣孔装置2的位置处固设有连接台11,铣孔装置2位于连接台11内。铣孔装置2包括下压组件21、转动组件22和铣刀23。下压组件21包括滑移板211和液压缸212。滑移板211水平设置并且其前后两侧向下翻折形成内腔2111,液压缸212竖直设置并且固设在连接台11内,液压缸212的活塞杆与滑移板211的上部固定连接。这样液压缸212的活塞杆伸缩,能带动滑移板211在连接台11内滑移。

转动组件22共有两个并分布在滑移板211的下部两侧,转动组件22包括驱动电机221和连接杆222。驱动电机221共有两个并且竖直固设在滑移板211的内腔2111内,连接杆222竖直设置并且其上部与驱动电机221的转轴固定连接,铣刀23竖直设置并且与连接杆222的下部固定连接。

在铣刀23对工作台3上的气缸座5进行铣孔时,下压组件21带动滑移板211进行下降,进而带动转动组件22下降,驱动电机221工作,带动连接杆222转动,连接杆222带动铣刀23转动,对气缸座5内的孔的内壁从上到下缓慢的铣孔。由于有两个铣刀23同时工作,故而能够同时铣气缸座5的两个孔。

如图3和图4所示,工作台3的下部设有支撑台31,支撑台31的下部设有升降气缸32,支撑台31的下表面倾斜设置,并且较低的一侧靠近外壳1,升降气缸32的活塞杆与支撑台31的下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外壳1对应升降气缸32的位置处固设有卡板12,支撑台31对应升降气缸32的位置处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卡槽311,卡板12滑移连接在卡槽311内。

这样升降气缸32的活塞杆伸缩,能带动工作台3在进行上下移动,进而调整气缸座5(参考图1)在工作台3(参考图1)上的高度,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对气缸座5进行铣孔。

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台31的上部一侧开设有倒T形的滑移槽312,工作台3对应滑移槽312的位置处固设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板33,连接板33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紧固螺栓34,紧固螺栓34的头部滑移连接在滑移槽312内。

这样拧松紧固螺栓34上的螺母,能带动工作台3在支撑台31上进行滑移,进而调整工作台3的位置,防止工作台3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发生移动,导致加工不精确,并且工作台3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定位装置4的上部位于工作台3上,定位装置4共有两组并分别对应两个转动组件22设置,工作台3上对应定位装置4的位置处固设有前支撑板37和后支撑板38,气缸座5在铣孔时四个脚先放到前支撑板37和后支撑板38上,这样前支撑板37和后支撑板38对气缸座5进行支撑。

后支撑板38的一侧设有顶角限位块35,工作台3对应顶角限位块35的位置处固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36,顶角限位块35与支撑柱36之间螺纹连接有对两者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351,在顶角限位块35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将顶角限位块35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顶角限位块35的内侧壁为不规则的与气缸座5的一角相适配的波浪形,在对气缸座5进行加工时,先将气缸座5的一角顶在顶角限位块35上紧密贴合,然后再用定位装置4对气缸座5进行夹紧固定,这样气缸座5在进行铣孔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夹持不紧而发生晃动,保证加工精度。

如图5和图7所示,定位装置4包括两侧固定组件41和驱动组件42。两侧固定组件41包括左固定杆411、左固定块412和右固定杆413和右固定块414,左固定杆411和右固定杆413竖直滑移连接在工作台3上。左固定杆411和右固定杆413对应气缸座5的对角设置,左固定块412和右固定块414水平设置并分别固设在左固定杆411和右固定杆413的顶部。

驱动组件42包括驱动气缸421和双连杆422,驱动气缸421竖直固设在外壳1(参考图1)的底部,双连杆422水平设置并且其中部与驱动气缸421活塞杆固定连接,双连杆422的两端分别与左固定杆411和右固定杆413的底部固定连接。

由于定位装置4共有两组,能够分别与两个转动组件22配合对两个气缸座5进行同时加工,保证加工效率。

在对气缸座5进行加工时,先将气缸座5固定在前支撑板37和后支撑板38上,然后将气缸座5的一角靠在顶角限位块35上,两者紧贴,并用手按住,此时左固定块412和右固定块414分别位于气缸座5的一对对角的上方,定位装置4工作,驱动气缸421的活塞杆收缩,左固定杆411和右固定板在工作台3上滑移,然后带动左固定块412和右固定块414下降,并分别与前支撑板37和后支撑板38配合对气缸座5进行夹紧,而后通过顶角限位块35和定位装置4的配合对气缸座5进行限位和稳定固定,这样气缸座5在铣孔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