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卸扣钻孔的立式钻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177发布日期:2019-01-04 23:0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用于卸扣钻孔的立式钻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扣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卸扣钻孔的立式钻床。



背景技术:

卸扣,索具的一种。国内市场上常用的卸扣,按生产标准一般分为国标、美标、日标三类;其中美标的最常用,因为其体积小承载重量大而被广泛运用;按使用场所可分为船用和陆用两种。

立式钻床为主轴竖直布置且中心位置固定的钻床,简称立钻。常用于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加工中、小型工件的孔。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59869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排式可调多轴钻床,是由底座、机体、工作台、T型槽板、主轴箱、电机、液压站等构成,其特点是在主轴箱的下端面上装有直线型T型槽板,T型槽板的T型槽内装有多只主轴支架。

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不足:这种钻床穿孔产生的碎屑容易堆积在T型槽内,人工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卸扣钻孔的立式钻床,使得钻孔产生的碎屑及时从T型槽内排出,减小碎屑堆积的可能,便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卸扣钻孔的立式钻床,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机头以及固设于底座顶部的工作台,机头上设置有钻头,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多个T型槽,T型槽内滑移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位于T型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冲洗T型槽的清洗机构,工作台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外部水源的主管道以及设置于主管道上的多个喷头,喷头与T型槽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待加工卸扣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上方的钻头对其进行钻孔,钻孔产生的碎屑会掉入至T型槽中,来自主管道的水经喷头喷出,将T型槽内的碎屑冲入到工作台的出料口处被收集,方便对T型槽内的碎屑进行清理。

较佳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穿过固定板的固定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固定螺栓上的固定螺母,固定螺栓的头部滑移连接于T型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螺栓在T型槽内滑移,带动固定板在工作台上移动,再通过固定螺栓将固定板上固定,方便固定板的拆卸和安装,方便对T型槽内的碎屑清理的更彻底。

较佳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固设于固定板上的两根固定柱以及用于与固定柱配合固定代加工卸扣的插销,固定柱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待加工卸扣的两边分别卡接于固定柱的凹槽内,将待加工卸扣竖直放置,使待加工卸扣两端需要钻孔的位置在一条竖直的水平线上,再用插销将待加工卸扣张紧,即可将待加工卸扣固定,方便对待加工卸扣进行固定和拆卸。

较佳的,所述工作台的四周设置有水槽,工作台远离喷头一侧的水槽上连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喷头内的水对T型槽内冲水时,挡板能够有效防止水花四溅。

较佳的,工作台靠近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的出水方向沿着水槽并指向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喷头将T型槽内的碎屑冲入到远离喷头一侧的水槽内,引流管内的水将水槽内的碎屑冲入到出料口,代替人工清理碎屑,方便快捷。

较佳的,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分离碎屑和水的过滤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经出料口流出的碎屑和水流入到过滤箱内,过滤箱将水和碎屑分开,方便碎屑的清理。

较佳的,所述过滤箱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滤网可拆卸,方便对滤网上的碎屑进行处理。

较佳的,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以及滑移连接于箱体上的箱门,箱门上固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拉动把手,使箱门在箱体上滑移,取下箱门,方便对箱体内的滤网进行拆卸、清理和安装。

较佳的,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连接有集水箱,集水箱上连接有水泵,集水箱上还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主管道和引流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经滤网过滤的水流入到集水箱里,集水箱里收集的水再经水泵引流到主管道和引流管上对工作台上的碎屑进行清理,达到水的循环利用,不浪费水资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T型槽的一端对应设置有喷头,喷头流出的水将T型槽内的碎屑冲到远离喷头一侧的水槽内,水槽的一端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将水槽内的碎屑冲入到出料口后被清理,方便T型槽内碎屑的清理;

2.出料口处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滤网,滤滤网将残渣碎屑和水分离,方便对碎屑的收集清理;

3.过滤箱下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上设置有水泵,集水箱上还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将集水箱内的水引流到主管道和引流管上,使集水箱的水循环利用,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凸显T型槽而作的剖视图;

图3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了凸显水槽与过滤箱连接结构去掉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显示过滤箱各部件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机头;21、立柱;22、钻头;3、工作台;301、T型槽;302、水槽;303、防护板;31、固定机构;311、固定板;312、固定螺栓;313、固定螺母;314、固定柱;315、凹槽;316、插销;32、清洗机构;321、主管道;322、喷头;323、挡板;324、出料口;325、引流管;33、过滤机构;331、过滤箱;3311、箱体;3312、箱门;3313、把手;3314、滤网;3315、出水管;34、水循环机构;341、集水箱;342、水泵;343、排水管;4、卸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用于卸扣钻孔的立式钻床,参见图1,包括底座1、机头2以及工作台3,机头2位于底座1的上方,工作台3固设于底座1的顶部。

参见图1,底座1后固设有立柱21,机头2固定连接于立柱21上,机头2的底部设置有钻头22。工作时,钻头22向下运动,对待加工卸扣4进行钻孔。

参见图1,工作台3上滑移连接有固定机构31,工作台3的一侧设置有清洗机构32,工作台3远离清洗机构3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33,过滤机构33连接有水循环机构34。

参见图1和图2,工作台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T型槽301,固定机构31滑移连接于T型槽301内,工作台3的四周设置有水槽302,水槽30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303,清洗机构32位于防护板303上,防护板303远离清洗机构32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324(参见图4)。

参见图2和图3,固定机构31包括固定板311,固定板31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12,固定螺栓312的尾部滑移连接于T型槽301内,固定螺栓312穿过固定板311的部分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313;固定板311的顶部固设有两根固定柱314,固定柱314上均开设有两个凹槽315,两根固定柱314上的凹槽315之间的距离与待加工卸扣4敞口端,间距相同,固定柱314旁放置有用于张紧待加工卸扣4的插销316。工作时,将待加工卸扣4的两边分别卡接于固定柱314的凹槽315内,使待加工卸扣4竖直放置,使待加工卸扣4两端需要钻孔的位置在一条竖直线上,再用插销316将待加工卸扣4张紧,即可将待加工卸扣4固定。

参见图1和图4,清洗机构32包括固设于防护板303上的主管道321,主管道32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322,喷头322分别对应T型槽301设置;远离主管道321的水槽302上方螺栓固定有挡板323,与主管道321垂直方向设置的防护板303上设置有一个引流管325,引流管325位于远离出料口324的防护板303上,引流管325的出水口沿着挡板323长度方向设置。工作时,主管道321的水从各个喷头322流出,喷头322内的水将T型槽301内的碎屑冲到远离主管道321一侧的水槽302内,位于水槽302一端的引流管325内的水将碎屑冲到出料口324处。

参见图4和图5,过滤机构33包括固设于出料口324处的过滤箱331,过滤箱331包括箱体3311和滑移连接于箱体3311上的箱门3312,箱门3312的顶部固设有把手3313,过滤箱331上滑移连接有箱门3312,箱门3312的顶部固设有把手3313,过滤箱331的底部螺栓固定有滤网3314,滤网3314下设置有出水管3315。工作时,经出料口324流出的碎屑和水进入到过滤箱331内,滤网3314将碎屑和水分开,箱门3312与箱体3311滑移连接,方便取下箱门3312对箱体3311内的残渣进行处理,滤网3314螺栓固定,便于将滤网3314取出,对滤网3314上堆积的残渣进行清理。

参见图4,水循环机构34包括连接于出水管3315上的集水箱341,集水箱341外连接有水泵342,水泵342上连接有排水管343,排水管343与主管道321和引流管325连通。工作时,水泵342将集水箱341内的水经排水管343引流到主管道321和引流管325内,使集水箱341内的水循环利用。

使用原理:将待加工卸扣4固定于固定板311的两根固定柱314之间,机头2上的钻头22对待加工卸扣4进行钻孔,钻孔产生的碎屑对堆积在T型槽301内;主管道321的喷头322内流出的水会将T型槽301内的碎屑冲入到出水口一侧的水槽302内,引流管325内流出的水会将水槽302内的水冲入到过滤箱331内;过滤箱331内的滤网3314将碎屑与水分开,碎屑留在滤网3314上,水流入到集水箱341内,集水箱341内的水再引流到主管道321和引流管325上循环使用,最后再将滤网3314取出,对滤网3314上的碎屑进行清洗。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