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件内腔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8620发布日期:2019-04-23 23:2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壁件内腔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件内腔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薄壁零件内腔尺寸公差小,要求外形对内腔的形位公差严格,在使用传统卡爪或普通夹块的夹具夹紧方式就无法保证产品的同轴度要求,不恰当的夹紧方式可能会造成内腔变形,最终影响成品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件内腔的夹紧装置,解决薄壁件内腔夹紧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壁件内腔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1、本体3、涨瓦5、涨块6、拉芯7、涨圈8和挡板9;法兰盘1前端与本体3固定连接,本体从后向前为直径渐小的圆锥面;拉芯7设置在本体内;在本体3外装有涨块6,涨块6前端通过挡板9与拉芯7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涨块6上固定多个涨圈8,在涨圈8上套有涨瓦5,涨瓦5固定在本体3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涨块与涨瓦的2次传递,最大限度的减小上弹体内腔的受力情况,由于涨瓦为大面积的开口套,故夹紧受力均匀,夹紧范围大,对工件产生的变形小,能够提高工件的同轴度,对于大批量长时间加工的工件尤为合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工件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件内腔的夹紧装置,包括法兰盘1、螺钉2、本体3、螺钉4、涨瓦5、涨块6、拉芯7、涨圈8和挡板9;

法兰盘1的后端与机床主轴相连接,前端通过螺钉2连接了本体3,本体从后向前为直径渐小的圆锥面;拉芯7设置在本体内通过机床主轴带动其前后运动;

在本体3外装有涨块6,涨块的内表面与本体的外圆锥面相匹配,涨块的外表面为圆柱面;涨块6前端通过挡板9与拉芯7固定连接;在涨块6上固定3个涨圈8,在涨圈8上套有涨瓦5,涨瓦5通过螺钉4连接在本体3上。

将工件套在涨瓦5上,靠紧定位,拉芯7带动挡板9拉动涨块6向主轴方向运动,同时通过滑动使涨瓦5涨紧,夹紧工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涨块6与涨瓦5的2次传递,最大限度的减小上弹体内腔的受力情况,由于涨瓦5为大面积的开口套,故夹紧受力均匀,夹紧范围大,对工件产生的变形小,能够提高工件的同轴度,对于大批量长时间加工的工件尤为合适。

加工精度以及形位公差可达0.07mm-0.10mm,适用于工件壁厚7mm-9mm的大批量工件的外形半精加工工序或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的最终外形加工工序。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涨瓦吸收部分涨紧力,使夹紧力更均匀作用在加工工件定位夹紧面的第二层涨瓦,在前施加外力调整拉芯,使夹具涨瓦产生变形,作用在第二层涨瓦上,并产生变形达到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对第二层涨瓦定位夹紧面进行修磨,加工到所涨紧工件内孔略小尺寸,在外力消除后,第二层涨瓦产生变形,涨瓦直径缩小,在使用过程中所加工的工件可方便的装夹到涨瓦上,在加工过程中采用工作状态下修磨定位夹紧面的两层包裹式夹具,第二层涨瓦涨紧后的尺寸和所装夹的工件尺寸基本一致,接触面积大,第二层涨瓦吸收部分夹紧力,使夹紧力均匀作用在装夹工件上,变形较小,可以保证产品德加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