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条类零件镦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960发布日期:2019-02-15 19:52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通条类零件镦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条类零件镦头技术领域,涉及通条类零件镦制模具,适用于通条类零件镦头加工生产的应用。



背景技术:

通条是各机型广泛采用的连接合页、铰链用标准件。该类通条材料为Ⅱa组钢丝。通条需要镦制一端头部保证铰链装配。

传统的镦头加工方式是工人用手锤镦制,由于IIa组钢丝硬度值高、材料塑性差,工人在镦制的过程中很容易在镦头边缘形成裂纹且头部尺寸不足。一般镦制一件零件需要10-15分钟,加工效率极低。镦制过程对工人的加工方法及经验有很高的要求,力度过大容易出现裂纹,力度过小,头部尺寸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种通条类零件镦制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通条类零件镦制模具,主要由模具基座1、开口胎2、阴模3和紧固螺栓4组成;

所述的模具基座1为中空的倒T型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开口胎2由两个半圆柱体对合组成,置于模具基座1的空心内,开口胎2的内部设有中心孔;所述的阴模3置于开口胎2的顶部,阴模3的内部设有中心孔;所述的紧固螺栓4安装在模具基座1的侧面,用于夹紧零件6。

所述的阴模3与模具基座1之间留有间隙,用于调节阴模3的位置,使开口胎2的中心孔与阴模3的中心孔在同一垂线上。

加工时,将零件6置于阴模3和开口胎2的中心孔中,通过紧固螺栓4向开口胎2施加径向的压紧力以夹紧零件6,保证零件6既不掉落也不发生弯曲;用冲压阳模5冲击零件6的顶部,镦制零件6的镦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自制工装实现用冲床冲压镦头方式来代替传统钳工镦头方式,提高零件加工效率和零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a)是通条类零件镦制模具的剖视图;

图1(b)是通条类零件镦制模具的俯视图;

图2(a)是开口胎的剖视图;

图2(b)是开口胎的俯视图;

图3是零件的示意图。

图中:1模具基座;2开口胎;3阴模;4紧固螺栓;5冲压阳模;6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通条类零件镦制模具的剖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如图1(a)和图1(b)所示;开口胎2的剖视图和俯视图如如图2(a)和图2(b)所示;零件6的结构如图3所示。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将零件6依次穿过阴模3、开口胎2和模具基座1的内部,通过卡板调节零件6高出阴模3上表面的高度,旋紧紧固螺栓4,固定好零件6。使用冲压阳模5冲击零件6的顶部,镦制零件6的镦头。

紧固螺栓4施加的合力应满足:

其中:d-零件直径,L0-零件长度,ρ0-材料密度,μ-零件与开口胎之间的摩擦系数,L-开口胎长度,ρ-材料屈服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