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工位一体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086发布日期:2019-04-13 00:1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工位一体自动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工位一体自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工业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叉车得到发展。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制造叉车。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物料搬运已经脱离了原始的人工搬运,取而代之的是以叉车为主的机械化搬运。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叉车市场的需求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如图1所示为叉车上一款金属配件,该金属配件上侧部设有两个轴孔111和凸柱 112,金属配件的顶部设有两个螺孔113,传统加工该金属配件是通过钻孔机和车床分开加工完成,加工后的金属配件尺寸精度差,而且加工效率得不到提升,因此技术人员重新开发了一款设备,以便于更高效的来加工此金属配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操作的三工位一体自动加工设备,通过该设备不仅能够提高金属配件的尺寸精度,而且还能提高金属配件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工位一体自动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的工作台左侧设有穿孔组件,所述的工作台右侧设有车削组件,所述的工作台上方设有打孔组件;

所述的工作台的右侧部设有加工区域,所述的加工区域内设有两个通孔;

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气缸,所述的第一夹块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位于加工区域前侧,所述的第二夹块活动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加工区域后侧,所述的第二夹块与气缸连接,当所述的产品搁置在加工区域内,使产品一端靠在第一夹块上,通过所述的气缸推动第二夹块抵在产品上;

所述的穿孔组件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一钻头,所述的第一钻头设置在第一电机上,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可驱动第一电机水平向右平移;

所述的车削组件包括第二动力装置、第二电机、车刀和刀架,所述的车刀安装在刀架上,所述的刀架设置在第二电机上,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可驱动第二电机水平向左平移;

所述的打孔组件包括第三动力装置、第三电机和第二钻头,所述的第二钻头设置点第三电机上,所述的第三动力装置可驱动第三电机竖直向下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钻头外径大于第二钻头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操作,通过该设备不仅能够提高金属配件的尺寸精度,而且还能提高金属配件的加工效率。简单来说,将待加工产品放入工作台,通过夹紧组件将产品固定在工作台上,接着由穿孔组件在产品上打出轴孔,其次由车削组件对凸柱进行车圆,再通过打孔组件在产品顶部打出螺孔。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属配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三工位一体自动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1,还包括夹紧组件,工作台1左侧设有穿孔组件,工作台1右侧设有车削组件,工作台1上方设有打孔组件;

工作台1的右侧部设有加工区域,加工区域内设有两个通孔;

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块3、第二夹块4和气缸5,第一夹块3固定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区域前侧,第二夹块4活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区域后侧,第二夹块 4与气缸5连接,当产品1111搁置在加工区域内,使产品1111一端靠在第一夹块3上,通过气缸5推动第二夹块4抵在产品1111上;

穿孔组件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一电机5和第一钻头6,第一钻头6设置在第一电机5上,第一动力装置可驱动第一电机5水平向右平移,然后穿过两个通孔在产品上加工出轴孔;

车削组件包括第二动力装置、第二电机7、车刀8和刀架9,车刀8安装在刀架9 上,刀架9设置在第二电机7上,第二动力装置可驱动第二电机7水平向左平移;

打孔组件包括第三动力装置、第三电机10和第二钻头11,第二钻头11设置点第三电机10上,第三动力装置可驱动第三电机10竖直向下运动。

第一钻头6外径大于第二钻头11外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