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4273发布日期:2019-02-22 21:2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业生产机构,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透明盖已经广泛地用于饮料、食品加工、工业生产、动植物培育等方面,其材质轻,无公害,使用方便。由于其大量使用,就需要一种高效的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来满足当前需要。目前常规的生产机构功能比较单一,要完成整个流程中的生产就需要多个实现不同功能的单一机构共同完成,比如需要对铝合金透明盖进行冲击,就需要冲压机来完成,如果需要热合,就需要热合机来完成等,这就使得在铝合金透明盖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设备的配合才能完成生产工作。由于生产车间场地的限制,如果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同时放置多个生产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还使得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不能有效地增产创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铝合金透明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采用自动螺旋式落盖及步进式一体化自动生产方式,有效地将各功能单元机构集成一体,有效地节约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包括机体,其中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步进式皮带线,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置有冲压装置、热合装置和点封装置,所述冲压装置、热合装置和点封装置横跨所述步进式皮带线而设置,所述冲压装置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冲压装置、热合装置和点封装置通过PLC控制系统连接通讯,所述冲压装置前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成显示所述冲压装置、热合装置和点封装置传递的数据,所述机体的门体结构设置为自动化螺旋式落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可拆卸支架,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冲压台,与所述冲压台并列设置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冲压台设置在所述可拆卸支架下方,所述可拆卸支架上设置液压泵,所述液压泵底部且伸进所述可拆卸支架设置有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为可拆卸模块,所述液压泵还连接有油管,所述油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油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设置有真空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台上设置与所述冲压模具相匹配的铝合金透明盖承载模具,铝合金透明盖承载模具的形状为矩形、菱形、圆形、五边形以及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热合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热合板,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二热合板,所述第一热合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组件,所述第二热合板下方设置有第二气缸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合板和第二热合板上设置有物理性热合粘合剂。

进一步地,所述点封装置包括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邻近所述限位柱设置有点封气缸,所述点封气缸两侧设置有一对互相平行的滑杆,所述滑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滑杆底部设置有点封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点封模具为可拆卸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立柱为互相平行的4根。

进一步地,所述点封气缸通过红外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

积极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冲压装置、热合装置、点封装置集成一起,在铝合金透明盖生产过程中有效地节约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冲压装置、热合装置、点封装置中间采用步进式皮带线进行传输,采取步进式工作的方式,结构简单,易操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压装置中机械手采用二次翻折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工艺;

4、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合机构采用物理加热粘合技术,实用性强、稳定性高。

5、本实用新型在点封装置中,通过控制器红外线控制点封气缸进行点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中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中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中点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冲压装置;3-热合装置;4-点封装置;5-工作台;6-步进式皮带线;7-

显示器;8-控制器;21-底板;22-冲压台;23-机械手;24-冲压模具;25-液压泵;26-压力表;27-液压油管;28-可拆卸支架;29-移动导轨;231-真空吸盘;31-基板;32-第一热合板;33-第二热合板;34-第一气缸组件;35-第二气缸组件;36-第一导轨;37-第二导轨;41-安装板;42-限位柱;43-连接板;44-滑杆;45-点封气缸;46-点封模具;47- 安装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铝合金透明盖的生产机构,包括机体1,其用于承载其它单元。其中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上设置有步进式皮带线6,通过步进式皮带线6传输待进行冲压的铝合金透明盖,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式的工作方式,将冲压装置、热合装置、点封装置集成一起,在铝合金透明盖生产过程中有效地节约了占地面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5上依次设置有冲压装置2、热合装置3和点封装置4,所述冲压装置2、热合装置3和点封装置4横跨所述步进式皮带线6而设置,使得铝合金透明盖通过步进式皮带线6依次通过冲压装置2、热合装置3和点封装置4,按不同的操作工位进行不同功能的操作。

所述冲压装置2上方设置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与所述冲压装置2、热合装置3和点封装置4通过PLC控制系统连接通讯,所述冲压装置2前侧设置有显示器7,所述显示器7 设置成显示所述冲压装置2、热合装置3和点封装置4传递的数据,所述机体1的门体结构设置为自动化螺旋式落盖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冲压装置2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可拆卸支架28,所述底板21上还设置有冲压台22,与所述冲压台22并列设置有移动导轨29,所述移动导轨 29上设置有机械手23,机械手23可在移动导轨29上行走,进行位置限制。所述冲压台22 设置在所述可拆卸支架28下方,所述可拆卸支架28上设置液压泵25,所述液压泵25底部且伸进所述可拆卸支架28设置有冲压模具24,所述冲压模具24为可拆卸模块,所述液压泵 25还连接有油管27,所述油管2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8,所述油管27上设置有压力表 26。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拆卸支架28能够根据用户需求选择不同的支架,机械手23可对冲压台22上不同铝合金透明盖进行抓取和二次翻折,当冲压台22上铝合金透明盖进行一次翻折后,机械手23动作,可将翻折后的铝合金透明盖进行翻折,然后再次通过液压泵25的压力作用进行冲压。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23设置有真空吸盘231,在机械手23抓取铝合金透明盖时,通过真空吸盘231将其吸起。

所述冲压台22上设置与所述冲压模具24相匹配的铝合金透明盖承载模具,铝合金透明盖承载模具的形状为矩形、菱形、圆形、五边形以及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这种机构设置可使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各种形状,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的铝合金透明盖,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保证商品在包装、运输、贮存和消费过程中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保证商品不开裂、泄漏、达到保护商品的目的,要求封合部位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热封强度反映了复合包装材料的各种综合物理机械性能,是包装材料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各种材料的热封性能有很大区别,热封性能其实是材料的熔融温度反应,不同分子量和结构的高分子,远程结构和近程结构,对材料的热封性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热封是热和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在熔融状态下的封口表面,高分子链段相互扩散、渗透,相互缠绕,达到封口密闭;另一方面,在熔融粘流状态的高聚物分子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相互接近,分子间产生足够的范德华力,使热封表面相互密闭。本实用新型采用物理性热合的方式。

在实施例中,所述热合装置3包括基板31,所述基板31上设置有第一导轨36和第二导轨37,所述第一导轨36上设置有第一热合板32,所述第二导轨37上设置有第二热合板33,所述第一热合板32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组件34,所述第二热合板33下方设置有第二气缸组件35。第一热合板32在第一气缸组件34作用下可在第一导轨36上移动,所述第二热合板 33在第二气缸组件35的作用下可在第二导轨37上移动。所述第一热合板32和第二热合板 33上设置有物理性热合粘合剂。通过物理性热合粘合剂使得铝合金透明盖进行物理热合。

上述步骤完成后,需要对铝合金透明盖进行点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点封装置4包括安装立柱47,所述安装立柱47为互相平行的4根。所述安装立柱47上设置有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42,邻近所述限位柱42设置有点封气缸45,所述点封气缸 45两侧设置有一对互相平行的滑杆44,所述滑杆44顶部设置有连接板43,所述滑杆44底部设置有点封模具46。所述点封模具46为可拆卸模具。在所述点封气缸45通过红外线与所述控制器8通讯。

在工作过程中,点封气缸45通过红外线接收到控制器8的命令后执行点封命令,点封模具46在点封气缸45的推动下,通过滑杆44向下运动,点封模具46形状包括不限于矩形、菱形、圆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不规则形,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型号的铝合金透明盖,适用范围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方法和系统的细节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例如,合并上述方法步骤,从而按照实质相同的方法执行实质相同的功能以实现实质相同的结果则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