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水压滤机快速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9712发布日期:2019-01-22 22:3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水压滤机快速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水压滤机快速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压滤机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常通过压滤机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污泥压滤主要是去除污泥颗粒间的毛细水,污泥脱水可大大减少污泥的堆积场地、节约运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在对污泥进行堆肥处理时,污泥脱水能保证堆肥顺利进行,如若进行污泥焚烧,集中处理,污泥脱水率高可大大减少热能消耗,降低危害物处理费用。

目前市场上的压滤机种类较多,但压滤机均没有设置很好的进料装置,需要通过人工进料较为不便;1、没有设置挤压破碎组件,在压滤机进行污泥处理时常有大颗粒的石头混入其中,在进料时没有对石头进行压碎,容易造成进料管的堵塞,影响压滤机的正常工作;2、没有设置输送组件,在压滤机进料时进料速度慢且不均匀,没有对污泥进行搅拌处理,影响了污泥脱水速度;3、没有设置除臭组件,没有对污泥中的臭味进行处理,影响工作者工作,和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水压滤机快速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水压滤机快速进料装置,包括压滤机主体、进料箱、支架、进料漏斗、输送带、挤压破碎组件、输送组件、除臭组件、进料管、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压滤机主体的外壁一侧焊接固定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顶端外壁上螺栓固定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箱的内部位于进料漏斗的下方设置有挤压破碎组件;

所述挤压破碎组件包括第一转轴、转动压板、电动推杆、固定压板和第二转轴,所述进料箱位于进料漏斗下方的一侧内壁上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转动压板,所述进料箱的一侧内壁上螺栓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转动压板的中部一侧外壁连接,所述进料箱的一侧内壁上对应转动压板焊接有固定压板,所述进料箱的内部位于挤压破碎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输送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电机、输送螺杆、输料槽和输料口,所述进料箱的底端内壁一侧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输送螺杆,所述进料箱的一侧内壁上对应输送螺杆开设有输料槽,所述输送螺杆的一端与安装在输料槽的一侧内壁上的轴承连接,所述输料槽的一侧内壁上位于轴承的下方开设有输料口,所述压滤机主体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输料口贯通连接,所述进料箱的一侧设置有除臭组件;

所述除臭组件包括药箱、吸气扇、吸气管、输气管、药液和排气管,所述进料箱的外壁一侧焊接有药箱,所述药箱底端外壁上螺栓连接有吸气扇,所述吸气扇的吸气管一端贯穿连接与进料漏斗的内部,所述药箱的内部装有药液,所述吸气扇的输气管的一端贯穿于药箱内部,所述药箱的顶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有排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箱的一侧外壁与压滤机主体焊接,所述进料箱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漏斗的一侧上方设置有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压板设置在转动压板的一侧,且固定压板与转动压板为配合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的底端位于药液液面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挤压破碎组件的设置,对污泥中的大颗粒泥块和石头进行压碎,避免了大颗粒泥块未经处理容易造成进料管堵塞的问题,有利于压滤机的正常工作;输送组件的设置加快了压滤机的进料速度,使压滤机进料更均匀,且对污泥进行搅拌处理,有利于污泥的脱水;除臭组件的设置对污泥中的臭味进行处理,避免了工作者受到臭味的影响,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同时避免了造成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挤压破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输送组件的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除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滤机主体;2、进料箱;3、支架;4、进料漏斗;5、输送带;6、挤压破碎组件;7、输送组件;8、除臭组件;9、进料管;10、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61、第一转轴;62、转动压板;63、电动推杆;64、固定压板;65、第二转轴;71、电机;72、输送螺杆;73、输料槽;74、输料口;81、药箱;82、吸气扇;83、吸气管;84、输气管;85、药液;86、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脱水压滤机快速进料装置,包括压滤机主体1、进料箱2、支架3、进料漏斗4、输送带5、挤压破碎组件6、输送组件7、除臭组件8、进料管9、第一过滤网10和第二过滤网11,压滤机主体1的外壁一侧焊接固定有进料箱2,进料箱2的顶端外壁上螺栓固定有进料漏斗4,进料箱2的内部位于进料漏斗4的下方设置有挤压破碎组件6;挤压破碎组件6包括第一转轴61、转动压板62、电动推杆63、固定压板64和第二转轴65,进料箱2位于进料漏斗4下方的一侧内壁上通过第一转轴61连接有转动压板62,进料箱2的一侧内壁上螺栓固定有电动推杆63,电动推杆63的伸缩杆一端通过第二转轴65与转动压板62的中部一侧外壁连接,进料箱2的一侧内壁上对应转动压板62焊接有固定压板64,进料箱2的内部位于挤压破碎组件6的下方设置有输送组件7;输送组件7包括电机71、输送螺杆72、输料槽73和输料口74,进料箱2的底端内壁一侧螺栓固定有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输送螺杆72,进料箱2的一侧内壁上对应输送螺杆72开设有输料槽73,输送螺杆72的一端与安装在输料槽73的一侧内壁上的轴承连接,输料槽73的一侧内壁上位于轴承的下方开设有输料口74,压滤机主体1设置有进料管9,进料管9的一端与输料口74贯通连接,进料箱2的一侧设置有除臭组件8;除臭组件8包括药箱81、吸气扇82、吸气管83、输气管84、药液85和排气管86,进料箱2的外壁一侧焊接有药箱81,药箱81底端外壁上螺栓连接有吸气扇82,吸气扇82的吸气管83一端贯穿连接与进料漏斗4的内部,药箱81的内部装有药液85,吸气扇82的输气管84的一端贯穿于药箱81内部,药箱81的顶端外壁上贯通连接有排气管86;进料箱2的一侧外壁与压滤机主体1焊接,进料箱2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架3,通过支架3实现进料箱2平稳的固定;吸气管8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0,排气管8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10为过滤污泥的滤网,避免淤泥进入吸气管83中,第二过滤网11为一种活性炭滤网,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吸附处理;进料漏斗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输送带5,通过输送带5进行自动输料,减少了人力;固定压板64设置在转动压板62的一侧,且固定压板64与转动压板62为配合构件,通过固定压板64与转动压板62与配合使用实现对污泥中大颗粒的或石头进行挤压破碎,避免了石头和大颗粒污泥堵塞进料管9;输气管84的底端位于药液85液面以下,通过药液85对吸入的臭气进行处理;该脱水压滤机设置有有进料装置,在对污泥处理时通过输送带5将污泥自动输送到进料漏斗4内,解决了人工进料的不便;污泥在进料漏斗4中落入到进料箱2的过程中,通过电动推杆63工作,在第一转轴61的作用下带动转动压板62进行横向移动,在固定压板64的配合作用下对污泥进行碾压,将污泥中的大颗粒泥块和石头进行压碎,避免了大颗粒泥块未经处理容易造成进料管9堵塞的问题,有利于压滤机的正常工作;碾碎处理后的污泥落到进料箱2内的底部,通过电机71工作带动输送螺杆72进行转动将污泥通过输料槽73输送到压滤机的进料管9内,且输送螺杆72对污泥输送的过程中对污泥进行了搅拌,输送组件7的设置加快了压滤机的进料速度,使压滤机进料更均匀,且对污泥进行搅拌处理,有利于污泥的脱水;在进料漏斗4的过程中,吸气扇82工作,通过吸气管83对进料漏斗4内的臭气进行吸收,通过输气管84将药箱81臭气输入到药液85中,药液85为一种空气处理剂,通过药液85对臭气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气体通过排气管86排出,通过排气管86顶端的活性炭过滤网进行了过滤,除臭组件8的设置对污泥中的臭味进行处理,避免了工作者受到臭味的影响,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同时避免了造成环境的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