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624发布日期:2019-03-14 00:3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加工传送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主要应用于管料连续传送打孔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管材是建筑工程必需的材料,常用的有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电线导管和雨水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庭装修使用的管材也经历了从普通铸铁管、水泥管、钢筋混凝土管和石棉水泥管到球墨铸铁管、镀锌钢管、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发展过程。根据管材的使用用途,管材的生产加工标准有多种类型,建筑工程、电厂、化工厂等多用此类管材,有执行标准GB/T5310,用于高压锅炉的管材有执行标准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的管材有执行标准GB3087,低压锅炉用无缝钢管的管材有执行标准GB/T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的管材有执行标准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常见材质有合金、碳钢和不锈钢。管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针对于金属材质的管材,需要将尺寸规格较长的管材逐段均匀切割成尺寸规格较短的管料,被切割加工成段状的管料为两端连通侧边密闭的结构,为了管料能够更好的被后道工序进行安装使用,需要将管料侧边进行打孔加工,现有的管材在切割成管料进行打孔加工的过程中,为了将管料的侧边进行打孔加工,需要工人手动将管料逐根放置到卡管机构上,再利用打孔机构手动将管料侧边进行打孔加工,管料加工工序较多,工人需要高频的将管料进行卡装和取放,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管料打孔加工的效率较低,整个管料上料打孔加工的自动化程度低,现有的管料打孔机构也难以实现管料的自动连续的上料,在打孔加工过程中也难以将管料平稳准确的移动至所需的打孔加工工位,导致管料打孔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现有的经过打孔加工的管料在从打孔设备上完成加工后,难以自动的将完成加工的管料进行分路传送,需要工人手动将管料取料并放置至所需的传送机构上,管料传送加工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管料逐根平稳的间歇下料并进行打孔加工,并能够将加工完成的管料进行分路传送,提高管料加工传送自动化程度的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包括加工底座、下料机构、打孔机构和导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倾斜向下固定设置在加工底座上方一侧,导料机构水平固定设置在加工底座下方上侧,打孔机构倾斜固定设置在下料机构和导料机构之间的加工底座上,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管料管、升降支架、挡管支架、挡管连板和升降气缸,所述加工底座上方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料管底座,下管料管倾斜向下固定设置在料管底座上侧,下管料管内设置有下管通道,下管料管上侧连通设置有储管料斗,所述下管料管下端一侧倾斜设置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下侧与加工底座之间采用支架底座连接固定,升降支架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升降导杆,升降导杆与下管料管相互垂直,所述挡管支架倾斜滑动设置于升降导杆,挡管支架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升降导杆相适配的升降套筒,所述升降气缸倾斜向下固定设置在升降支架上侧中部,升降气缸输出端与挡管支架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挡管支架内部上下两侧分别倾斜错位设置有挡管连板,挡管连板与升降导杆相互平行,挡管连板滑动设置于下管料管,下管料管上设置有与挡管连板相适配的升降导槽,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承板、转板气缸、打孔支架、调节导板、打孔气缸和打孔电机,所述打孔支架倾斜设置在加工底座上侧,打孔支架与下管料管相互垂直,所述打孔支架上侧垂直连接设置有调节导板,所述调节导板上方两侧分别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打孔气缸,调节导板下侧倾斜设置有升降连板,打孔气缸输出端与升降连板固定,升降连板上侧中部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打孔电机,打孔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打孔转杆,所述升降连板下侧的加工底座上设置有打孔承板,打孔承板为L型结构,所述打孔承板下侧铰连接于加工底座,所述转板气缸倾斜设置在打孔承板和加工底座之间,转板气缸输出端与打孔承板上侧下端铰连接,转板气缸尾端铰连接于加工底座,所述打孔支架下侧设置有与打孔承板相适配的翻转导槽,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圆盘、导料转轴、承管机构和驱动机构,导料圆盘水平设置在加工底座下方上侧,导料圆盘下侧中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导料转轴,导料转轴竖直转动连接于加工底座,所述承管机构沿导料圆盘的径向设置在导料圆盘上方一侧,导料圆盘两侧的加工底座上沿导料圆盘的径向水平对称设置有分路传送带,所述导料转轴下端一侧的加工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导料圆盘下方外侧的加工底座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滚珠底座,滚珠底座内滚动设置有承盘滚珠,所述承管机构包括承管支座、承管转板和导管气缸,承管转板倾斜设置在承管支座上侧,承管转板为L型结构,承管转板的下端铰连接于承管支座,承管转板上侧一端与导料圆盘之间倾斜设置有导管气缸,导管气缸尾端铰连接于导料圆盘,导管气缸输出端铰连接于承管转板上侧一端,所述承管转板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支架,承管转板上侧水平设置有缓冲挡板,缓冲挡板上端铰连接于挡板支架上端,缓冲挡板下端为圆弧形结构,缓冲挡板两侧中部与挡板支架之间分别倾斜对称设置有缓冲拉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升降转轴、调节气缸和回转电磁铁,驱动支架竖直固定设置在加工底座下侧,导料转轴下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支架,导料转轴下侧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固定设置有上从动齿轮和下从动齿轮,所述驱动支架一侧的加工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磁铁支架,回转电磁铁竖直向下固定设置在磁铁支架上,回转电磁铁输出端同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驱动支架中部竖直设置有升降转轴,升降转轴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驱动支架,驱动支架上设置有与升降转轴相适配的升降通孔,驱动支架下端水平设置有调节连板,升降转轴下端转动连接于调节连板,调节连板上方两侧与驱动支架之间分别竖直设置有调节气缸,所述升降转轴上侧的加工底座上竖直设置有与升降转轴相适配的调节套筒,升降转轴上端设置在调节套筒内,所述升降转轴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有上连接齿轮和下连接齿轮,所述下连接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导板与打孔支架之间设置有调节锁紧栓,调节导板上设置有与调节锁紧栓相适配的调节导槽,调节导槽与下管料管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打孔承板上侧贴合设置有吸料电磁铁,吸料电磁铁为L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电磁铁选用回转角度为90度的回转电磁铁,所述主动齿轮直径和下连接齿轮直径相同,下连接齿轮直径是下从动齿轮直径的3倍,所述上连接齿轮直径和上从动齿轮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打孔机构倾斜固定设置在下料机构和导料机构之间的加工底座上,下料机构可以将管料逐根平稳的间歇下料,打孔机构能够将管料平稳的进行打孔加工,导料机构能够将完成打孔加工的管料进行分路传送,使得管料能够分别继续进行后道工序的加工,提高管料加工传送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通过下管料管内设置有下管通道,下管料管上侧连通设置有储管料斗,使得放置在储管料斗内的多根管料能够依次沿着下管料管进行下料,通过下管料管下端一侧倾斜设置有升降支架,挡管支架倾斜滑动设置于升降导杆,倾斜向下固定设置于升降支架上侧中部的升降气缸输出端与挡管支架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挡管支架内部上下两侧分别倾斜错位设置有挡管连板,挡管连板滑动设置于下管料管,利用升降气缸推动挡管支架往复进行升降运动,使得挡管支架内部错位设置的挡管连板能够交替对下管通道内的管料进行阻挡,使得下管料管内的管料能够逐根平稳的下料至打孔机构,通过打孔支架上侧垂直连接设置有调节导板,调节导板上方两侧分别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打孔气缸,打孔气缸输出端与升降连板固定,升降连板上侧中部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打孔电机,打孔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打孔转杆,升降连板下侧的加工底座上设置有打孔承板,打孔承板下侧铰连接于加工底座,转板气缸倾斜设置在打孔承板和加工底座之间,打孔支架下侧设置有与打孔承板相适配的翻转导槽,打孔承板上侧贴合设置有吸料电磁铁,利用转板气缸驱动打孔承板进行转动,使得打孔承板一侧与下管料管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下管料管内的管料能够平稳的滚落至打孔承板上,利用吸料电磁铁通电带有磁性,使能将管料牢固的吸附固定,避免管料在打孔加工过程中产生偏移歪斜,利用打孔电机驱动打孔转杆,打孔气缸倾斜向下推动升降连板,使能将管料快速高效的进行打孔加工,通过调节导板与打孔支架之间设置有调节锁紧栓,调节导板上设置有与调节锁紧栓相适配的调节导槽,调节导槽与下管料管相互平行,使能根据管料的尺寸规格将调节导板沿调节导槽进行移动调节,使能平稳准确的将多种尺寸规格管径的管料进行打孔加工,在管料完成打孔加工后,利用转板气缸驱动打孔承板进行转动,打孔承板一侧与承管转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打孔承板上的管料能够平稳顺畅的滚落至承管转板上,通过导料圆盘水平设置在加工底座下方上侧,承管机构沿导料圆盘的径向设置在导料圆盘上方一侧,使得经过打孔加工的管料能够从打孔承板上滚动下滑至导料圆盘上侧的承管机构上,通过承管转板的下端铰连接于承管支座,承管转板上侧一端与导料圆盘之间倾斜设置有导管气缸,利用导管气缸驱动承管转板,使得承管转板的倾斜角度与打孔承板一致并位于打孔承板下侧,使得管料能够平稳顺畅滚动下滑,利用缓冲挡板上端铰连接于挡板支架上端,缓冲挡板下端为圆弧形结构,缓冲挡板两侧中部与挡板支架之间分别倾斜对称设置有缓冲拉簧,使得在管料下滑过程中,管料能够先与缓冲挡板接触,缓冲挡板能够在缓冲拉簧的牵拉下有阻尼的进行转动,实现管料的下料缓冲,避免管料在下料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碰撞而造成管料的破损,通过导料圆盘下侧中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导料转轴,导料转轴竖直转动连接于加工底座,导料转轴下端一侧的加工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导料转轴往复进行转动,使能实现导料圆盘的往复转动,通过导料圆盘两侧的加工底座上沿导料圆盘的径向水平对称设置有分路传送带,使得在利用导料圆盘转动将承管机构转动至分路传送带一侧时,利用导管气缸驱动承管转板转动至倾斜向下状态,使得承管转板上的管料能够沿着承管转板高效的滚动至分路传送带上继续进行传送,实现管料连续分路传送,提高管料后续加工的效率,通过导料圆盘下方外侧的加工底座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滚珠底座,滚珠底座内滚动设置有承盘滚珠,使能对导料圆盘在转动过程中进行承托,避免导料圆盘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歪斜,通过导料转轴下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支架,使得导料转轴在回转电磁铁的带动下能够平稳顺畅的往复转动,通过导料转轴下侧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固定设置有上从动齿轮和下从动齿轮,回转电磁铁输出端同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升降转轴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驱动支架,驱动支架下端水平设置有调节连板,升降转轴下端转动连接于调节连板,调节连板上方两侧与驱动支架之间分别竖直设置有调节气缸,升降转轴上端设置在调节套筒内,升降转轴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有上连接齿轮和下连接齿轮,下连接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利用回转电磁铁带动主动齿轮往复进行转动,主动齿轮能够带动下连接齿轮进行转动,利用调节气缸沿竖直方向驱动升降转轴,当下连接齿轮与下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时,升降转轴能够经由下连接齿轮带动下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导料转轴进行转动,当上连接齿轮在调节气缸的驱动下与上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时,升降转轴能够经由上连接齿轮带动上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导料转轴进行转动,利用下连接齿轮与下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和上连接齿轮与上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不同,使得在回转电磁铁往复回转的角度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导料圆盘平稳准确的进行不同回转角度的转动,确保能够将承管机构的上的管料分别传送至导料圆盘两侧的分路传送带上,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管料逐根平稳的间歇下料并进行打孔加工,并能够将加工完成的管料进行分路传送,提高管料加工传送自动化程度,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承管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加工底座,2. 下管料管,3. 升降支架,4. 挡管支架,5. 挡管连板,6. 升降气缸,7. 料管底座,8. 下管通道,9. 储管料斗,10. 支架底座,11. 升降导杆,12. 升降套筒,13. 升降导槽,14. 打孔承板,15. 转板气缸,16. 打孔支架,17. 调节导板,18. 打孔气缸,19. 打孔电机,20. 升降连板,21. 打孔转杆,22. 翻转导槽,23. 导料圆盘,24. 导料转轴,25. 承管机构,26. 分路传送带,27. 滚珠底座,28. 承盘滚珠,29. 承管支座,30. 承管转板,31. 导管气缸,32. 挡板支架,33. 缓冲挡板,34. 缓冲拉簧,35. 驱动支架,36. 升降转轴,37. 调节气缸,38. 回转电磁铁,39. 上从动齿轮,40. 下从动齿轮,41. 磁铁支架,42. 主动齿轮,43. 升降通孔,44. 调节连板,45. 调节套筒,46. 上连接齿轮,47. 下连接齿轮,48. 调节锁紧栓,49. 调节导槽,50. 吸料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包括加工底座1、下料机构、打孔机构和导料机构,下料机构倾斜向下固定设置在加工底座1上方一侧,导料机构水平固定设置在加工底座1下方上侧,打孔机构倾斜固定设置在下料机构和导料机构之间的加工底座1上。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包括下管料管2、升降支架3、挡管支架4、挡管连板5和升降气缸6,加工底座1上方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料管底座7,下管料管2倾斜向下固定设置在料管底座7上侧,下管料管2内设置有下管通道8,下管料管2上侧连通设置有储管料斗9,下管料管2下端一侧倾斜设置有升降支架3,升降支架3下侧与加工底座1之间采用支架底座10连接固定,升降支架3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升降导杆11,升降导杆11与下管料管2相互垂直,挡管支架4倾斜滑动设置于升降导杆11,挡管支架4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升降导杆11相适配的升降套筒12,升降气缸6倾斜向下固定设置在升降支架3上侧中部,升降气缸6输出端与挡管支架4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挡管支架4内部上下两侧分别倾斜错位设置有挡管连板5,挡管连板5与升降导杆11相互平行,挡管连板5滑动设置于下管料管2,下管料管2上设置有与挡管连板5相适配的升降导槽1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承板14、转板气缸15、打孔支架16、调节导板17、打孔气缸18和打孔电机19,打孔支架16倾斜设置在加工底座1上侧,打孔支架16与下管料管2相互垂直,打孔支架16上侧垂直连接设置有调节导板17,调节导板17上方两侧分别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打孔气缸18,调节导板17下侧倾斜设置有升降连板20,打孔气缸18输出端与升降连板20固定,升降连板20上侧中部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打孔电机19,打孔电机19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打孔转杆21,升降连板20下侧的加工底座1上设置有打孔承板14,打孔承板14为L型结构,打孔承板14下侧铰连接于加工底座1,转板气缸15倾斜设置在打孔承板14和加工底座1之间,转板气缸15输出端与打孔承板14上侧下端铰连接,转板气缸15尾端铰连接于加工底座1,打孔支架16下侧设置有与打孔承板14相适配的翻转导槽22。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料机构包括导料圆盘23、导料转轴24、承管机构25和驱动机构,导料圆盘23水平设置在加工底座1下方上侧,导料圆盘23下侧中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导料转轴24,导料转轴24竖直转动连接于加工底座1,承管机构25沿导料圆盘23的径向设置在导料圆盘23上方一侧,导料圆盘23两侧的加工底座1上沿导料圆盘23的径向水平对称设置有分路传送带26,导料转轴24下端一侧的加工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导料圆盘23下方外侧的加工底座1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滚珠底座27,滚珠底座27内滚动设置有承盘滚珠28。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承管机构包括承管支座29、承管转板30和导管气缸31,承管转板30倾斜设置在承管支座29上侧,承管转板30为L型结构,承管转板30的下端铰连接于承管支座29,承管转板30上侧一端与导料圆盘23之间倾斜设置有导管气缸31,导管气缸31尾端铰连接于导料圆盘23,导管气缸31输出端铰连接于承管转板30上侧一端,承管转板30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支架32,承管转板30上侧水平设置有缓冲挡板33,缓冲挡板33上端铰连接于挡板支架32上端,缓冲挡板33下端为圆弧形结构,缓冲挡板33两侧中部与挡板支架32之间分别倾斜对称设置有缓冲拉簧34。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35、升降转轴36、调节气缸37和回转电磁铁38,驱动支架35竖直固定设置在加工底座1下侧,导料转轴24下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支架35,导料转轴24下侧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固定设置有上从动齿轮39和下从动齿轮40,驱动支架35一侧的加工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磁铁支架41,回转电磁铁38竖直向下固定设置在磁铁支架41上,回转电磁铁38输出端同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42,驱动支架35中部竖直设置有升降转轴36,升降转轴36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驱动支架35,驱动支架35上设置有与升降转轴36相适配的升降通孔43,驱动支架35下端水平设置有调节连板44,升降转轴36下端转动连接于调节连板44,调节连板44上方两侧与驱动支架35之间分别竖直设置有调节气缸37,升降转轴36上侧的加工底座1上竖直设置有与升降转轴36相适配的调节套筒45,升降转轴36上端设置在调节套筒45内,升降转轴36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有上连接齿轮46和下连接齿轮47,下连接齿轮47和主动齿轮42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导板17与打孔支架16之间设置有调节锁紧栓48,调节导板17上设置有与调节锁紧栓48相适配的调节导槽49,调节导槽49与下管料管2相互平行,使能根据管料的尺寸规格将调节导板17沿调节导槽49进行移动调节,使能平稳准确的将多种尺寸规格管径的管料进行打孔加工。本实用新型的打孔承板14上侧贴合设置有吸料电磁铁50,吸料电磁铁50为L型结构,在管料进行打孔加工时,利用吸料电磁铁50通电带有磁性,使能将管料牢固的吸附固定,避免管料在打孔加工过程中产生偏移歪斜,在需要将打孔承板14上侧管料下料至承管机构25上时,吸料电磁铁50断电失去磁性,使得管料能够便捷顺畅的滚动下料。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电磁铁38选用回转角度为90度的回转电磁铁38,主动齿轮42直径和下连接齿轮47直径相同,下连接齿轮47直径是下从动齿轮40直径的3倍,上连接齿轮46直径和上从动齿轮39直径相同,利用下连接齿轮47与下从动齿轮40之间的传动比和上连接齿轮46与上从动齿轮39之间的传动比不同,使得在回转电磁铁38往复回转的角度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导料圆盘23平稳准确的进行不同回转角度的转动,确保能够将承管机构25的上的管料分别传送至导料圆盘23两侧的分路传送带26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料加工分路传送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打孔机构倾斜固定设置在下料机构和导料机构之间的加工底座1上,下料机构可以将管料逐根平稳的间歇下料,打孔机构能够将管料平稳的进行打孔加工,导料机构能够将完成打孔加工的管料进行分路传送,使得管料能够分别继续进行后道工序的加工,提高管料加工传送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通过下管料管2内设置有下管通道8,下管料管2上侧连通设置有储管料斗9,使得放置在储管料斗9内的多根管料能够依次沿着下管料管2进行下料,通过下管料管2下端一侧倾斜设置有升降支架3,挡管支架4倾斜滑动设置于升降导杆11,倾斜向下固定设置于升降支架3上侧中部的升降气缸6输出端与挡管支架4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挡管支架4内部上下两侧分别倾斜错位设置有挡管连板5,挡管连板5滑动设置于下管料管2,利用升降气缸6推动挡管支架4往复进行升降运动,使得挡管支架4内部错位设置的挡管连板5能够交替对下管通道8内的管料进行阻挡,使得下管料管2内的管料能够逐根平稳的下料至打孔机构,通过打孔支架16上侧垂直连接设置有调节导板17,调节导板17上方两侧分别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打孔气缸18,打孔气缸18输出端与升降连板20固定,升降连板20上侧中部倾斜向下固定设置有打孔电机19,打孔电机19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打孔转杆21,升降连板20下侧的加工底座1上设置有打孔承板14,打孔承板14下侧铰连接于加工底座1,转板气缸15倾斜设置在打孔承板14和加工底座1之间,打孔支架16下侧设置有与打孔承板14相适配的翻转导槽22,打孔承板14上侧贴合设置有吸料电磁铁50,利用转板气缸15驱动打孔承板14进行转动,使得打孔承板14一侧与下管料管2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下管料管2内的管料能够平稳的滚落至打孔承板14上,利用吸料电磁铁50通电带有磁性,使能将管料牢固的吸附固定,避免管料在打孔加工过程中产生偏移歪斜,利用打孔电机19驱动打孔转杆21,打孔气缸18倾斜向下推动升降连板20,使能将管料快速高效的进行打孔加工,通过调节导板17与打孔支架16之间设置有调节锁紧栓48,调节导板17上设置有与调节锁紧栓48相适配的调节导槽49,调节导槽49与下管料管2相互平行,使能根据管料的尺寸规格将调节导板17沿调节导槽49进行移动调节,使能平稳准确的将多种尺寸规格管径的管料进行打孔加工,在管料完成打孔加工后,利用转板气缸15驱动打孔承板14进行转动,打孔承板14一侧与承管转板30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打孔承板14上的管料能够平稳顺畅的滚落至承管转板30上,通过导料圆盘23水平设置在加工底座1下方上侧,承管机构25沿导料圆盘23的径向设置在导料圆盘23上方一侧,使得经过打孔加工的管料能够从打孔承板14上滚动下滑至导料圆盘23上侧的承管机构25上,通过承管转板30的下端铰连接于承管支座29,承管转板30上侧一端与导料圆盘23之间倾斜设置有导管气缸31,利用导管气缸31驱动承管转板30,使得承管转板30的倾斜角度与打孔承板14一致并位于打孔承板14下侧,使得管料能够平稳顺畅滚动下滑,利用缓冲挡板33上端铰连接于挡板支架32上端,缓冲挡板33下端为圆弧形结构,缓冲挡板33两侧中部与挡板支架32之间分别倾斜对称设置有缓冲拉簧34,使得在管料下滑过程中,管料能够先与缓冲挡板33接触,缓冲挡板33能够在缓冲拉簧34的牵拉下有阻尼的进行转动,实现管料的下料缓冲,避免管料在下料过程中产生较大的碰撞而造成管料的破损,通过导料圆盘23下侧中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导料转轴24,导料转轴24竖直转动连接于加工底座1,导料转轴24下端一侧的加工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导料转轴24往复进行转动,使能实现导料圆盘23的往复转动,通过导料圆盘23两侧的加工底座1上沿导料圆盘23的径向水平对称设置有分路传送带26,使得在利用导料圆盘23转动将承管机构25转动至分路传送带26一侧时,利用导管气缸31驱动承管转板30转动至倾斜向下状态,使得承管转板30上的管料能够沿着承管转板30高效的滚动至分路传送带26上继续进行传送,实现管料连续分路传送,提高管料后续加工的效率,通过导料圆盘23下方外侧的加工底座1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滚珠底座27,滚珠底座27内滚动设置有承盘滚珠28,使能对导料圆盘23在转动过程中进行承托,避免导料圆盘23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歪斜,通过导料转轴24下端转动连接于驱动支架35,使得导料转轴24在回转电磁铁38的带动下能够平稳顺畅的往复转动,通过导料转轴24下侧从上至下依次水平固定设置有上从动齿轮39和下从动齿轮40,回转电磁铁38输出端同轴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42,升降转轴36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驱动支架35,驱动支架35下端水平设置有调节连板44,升降转轴36下端转动连接于调节连板44,调节连板44上方两侧与驱动支架35之间分别竖直设置有调节气缸37,升降转轴36上端设置在调节套筒45内,升降转轴36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有上连接齿轮46和下连接齿轮47,下连接齿轮47和主动齿轮42啮合连接,利用回转电磁铁38带动主动齿轮42往复进行转动,主动齿轮42能够带动下连接齿轮47进行转动,利用调节气缸37沿竖直方向驱动升降转轴36,当下连接齿轮47与下从动齿轮40啮合连接时,升降转轴36能够经由下连接齿轮47带动下从动齿轮4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导料转轴24进行转动,当上连接齿轮46在调节气缸37的驱动下与上从动齿轮39啮合连接时,升降转轴36能够经由上连接齿轮46带动上从动齿轮39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导料转轴24进行转动,利用下连接齿轮47与下从动齿轮40之间的传动比和上连接齿轮46与上从动齿轮39之间的传动比不同,使得在回转电磁铁38往复回转的角度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导料圆盘23平稳准确的进行不同回转角度的转动,确保能够将承管机构25的上的管料分别传送至导料圆盘23两侧的分路传送带26上。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将管料逐根平稳的间歇下料并进行打孔加工,并能够将加工完成的管料进行分路传送,提高管料加工传送自动化程度,满足加工使用的需要。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