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8328发布日期:2019-01-04 23:1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截面侧柱内置式侧墙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侧柱内置式侧墙铁路车辆以其优美的外形和良好的结构而被广泛使用。一般情况下,侧柱内置式侧墙通过将侧柱、上侧梁、下侧梁、枕柱等焊接于侧板而构成。侧柱、上侧梁、下侧梁和枕柱可以为具有异形截面的不规则形状,但是,这样会导致装配难度大、零件定位难、装配间隙难以把控等问题。当零件定位不准确时,会导致产生装配间隙,从而直接影响着焊缝内部质量以及外部成形。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消除因上述装配间隙而产生的问题,在对零件进行定位时通常采用划线定位,并且在产生装配间隙后,采用锤击零件的方法以消除该间隙。但是,划线定位受划线精度和找正精度的限制,定位精度不高,容易产生装配间隙,而且费时费力,并且在锤击后,零件表面会有较多锤痕,从而影响表面质量,即使在喷漆后也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截面侧柱内置式侧墙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能够消除零件装配间隙,从而避免因锤击而导致零件表面产生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装置时提及侧墙及其相应结构,仅仅是为了更加清楚地阐述装配装置的具体结构及相互关系,并不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用于对所述侧墙进行装配,所述装配装置具有外框为矩形的装配底座和安装于所述装配底座的多个定位装置;所述多个定位装置包括:侧板定位装置、侧柱定位装置、枕柱定位装置、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和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所述侧板定位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装配底座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所述侧柱定位装置沿着所述装配底座的长边方向分布在所述装配底座的中部;其中,所述枕柱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侧板定位装置与所述侧柱定位装置之间;所述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和所述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装配底座的短边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个定位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侧墙的高精度的定位,从而能够较好地消除零件装配间隙,避免因锤击而导致零件表面产生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可以为异形截面侧柱内置式,其具有本领域已知的结构。例如,侧墙包括作为定位对象的侧板、侧柱、上侧梁、下侧梁和枕柱。上侧梁、下侧梁分别位于侧板的上侧和下侧。侧柱为多个,在该侧板的长边方向上的靠中间的位置隔开间隔设置。枕柱为多个,在该侧板的长边方向上的靠两侧的位置隔开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述装配底座为整体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装配底座通过为采用整体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能够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而确保所要定位装配的侧墙的各定位对象的相互位置准确。装配底座的外框为矩形,但并不严格限制其形状,只要大致呈矩形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述侧板定位装置具有设置在靠近所述装配底座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侧端部的至少一个侧板固定定位装置,和设置位于靠近所述装配底座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侧端部的至少一个侧板压紧装置;所述侧板固定定位装置用于与所述侧墙的侧板的一端部抵接;所述侧板压紧装置具有第一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第一伸缩调节机构用于对所述侧墙的侧板的另一端部可调节地压紧或解除压紧。采用侧板定位装置对侧墙的侧板进行定位,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侧板的高精度的定位。采用第一伸缩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地完成对侧板的夹紧和解除夹紧。侧板固定定位装置、侧板压紧装置的数量可以分别为2~5个,例如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述侧板固定定位装置包括导向支座,所述导向支座用于对所述侧墙的侧板进行导向定位。采用导向支座能够确保对侧墙的侧板的吊装定位方便,准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具有侧柱压紧装置,所述侧柱压紧装置位于所述装配底座的短边方向上的一侧,用于对所述侧墙的侧柱的一端压紧;所述侧柱定位装置还具有第二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第二伸缩调节机构位于所述装配底座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侧墙的侧柱的另一端可调节地压紧。采用侧柱定位装置对侧墙的侧柱进行定位,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侧柱的高精度的定位。采用第二伸缩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地完成对侧柱的夹紧和解除夹紧。侧柱压紧装置、第二伸缩调节机构的数量可以分别为3~8个,优选为4~6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述枕柱定位装置具有枕柱压紧装置,所述枕柱压紧装置位于所述装配底座的短边方向上的一侧,用于对所述侧墙的枕柱的一端压紧;所述枕柱定位装置还具有第三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第三伸缩调节机构位于所述装配底座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侧,用于对所述侧墙的枕柱的另一端可调节地压紧。采用枕柱定位装置对枕柱进行定位,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枕柱的高精度的定位。采用第三伸缩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地完成对枕柱的压紧和解除压紧。枕柱压紧装置、第三伸缩调节机构的数量可以分别为2~5个,优选为2~3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述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为多个,一部分所述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和所述枕柱定位装置之间,另一部分则设置在多个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彼此之间,所述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用于对所述侧墙的上侧梁定位固定。采用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对上侧梁进行定位,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上侧梁的高精度的定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为多个,且均设置在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和所述枕柱定位装置之间。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为多个,且均设置在多个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彼此之间。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的数量可以为2~6个,优选为3~5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述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为多个,一部分所述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和所述枕柱定位装置之间,另一部分则设置在多个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彼此之间,所述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用于对所述侧墙的下侧梁定位固定。采用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对下侧梁进行定位,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下侧梁的高精度的定位。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为多个,且均设置在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和所述枕柱定位装置之间。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为多个,且均设置在多个所述侧柱定位装置彼此之间。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的数量可以为2~6个,优选为3~5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所述侧板定位装置包括第四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第四伸缩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装配底座的上方,用于从上方对所述侧墙的侧板可调节地压紧和以分离的方式解除压紧。采用第四伸缩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地完成对侧墙的侧板的夹紧和解除夹紧。当解除对侧板的夹紧时,能够便于上侧梁、下侧梁的装配。第四伸缩调节机构的数量可以为1~3个,例如为2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优选地,所述装配装置还具有附加定位加紧装置,所述附加定位加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侧板定位装置和所述枕柱定位装置之间,用于对所述侧墙进行进一步的定位固定。通过设置附加定位加紧装置,能够对侧板、上侧梁和下侧梁进行进一步的定位固定。附加定位加紧装置的数量可以为2~3个,例如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侧墙装配装置通过采用多个定位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侧墙的所要定位装配的各定位对象的高精度定位,从而能够消除零件装配间隙,避免因锤击而导致零件表面产生损伤。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伸缩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地完成对所要定位装配的各定位对象的夹紧和解除夹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墙在侧墙装配装置上装配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墙在侧墙装配装置上装配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墙在侧墙装配装置上装配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墙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侧墙;11-侧板;12-侧柱;13-上侧梁;14-下侧梁;15-枕柱;20-侧墙装配装置;21-装配底座;22a-侧板固定定位装置;22b-导向支座;22c-侧板压紧装置;22d-第一伸缩调节机构;23a-侧柱压紧装置;23b-第二伸缩调节机构;24a-枕柱压紧装置;24b-第三伸缩调节机构;25-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6-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30-第四伸缩调节机构;40-附加定位加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墙的俯视示意图,图5和图6为剖视图。如图4所示,铁路车辆的侧墙10为异形截面侧柱内置式,包括作为定位对象的侧板11、侧柱12、上侧梁13、下侧梁14和枕柱15。上侧梁13、下侧梁14分别位于侧板11的上侧和下侧。侧柱12为4个,在该侧板11的长边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上的靠中间的位置隔开间隔设置。枕柱15为2个,在该侧板11的长边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上的靠两侧的位置隔开间隔设置。

图1~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墙在侧墙装配装置上装配的俯视图、主视图和侧视图。铁路车辆的侧墙装配装置20用于对该侧墙10进行装配。侧墙装配装置20具有装配底座21和安装于装配底座21的多个定位装置,多个定位装置在分别对侧墙10的所压定位装配的各定位对象进行定位的情况下,进行侧墙10的装配。

如图1所示,装配底座21为大致矩形状,该多个定位装置包括:侧板定位装置、侧柱定位装置、枕柱定位装置、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5和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6。侧板定位装置设置在装配底座21的左侧和右侧;侧柱定位装置沿着装配底座21的长边方向均匀分布在装配底座21的中部;枕柱定位装置设置在侧板定位装置与侧柱定位装置之间;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5和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6分别靠近装配底座21的上侧和下侧(如图1)。一部分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5和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6设置在侧柱定位装置和枕柱定位装置之间,另一部分则设置在两个侧柱定位装置之间。

装配底座21为采用整体焊接而成的框架机构,通过在数控龙门加工中心上一次加工成型,而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据此来确保安装于其上的各零件的相互位置准确。

侧板定位装置用于对侧板11进行定位,具有设置于装配底座21左侧(亦即侧板11的左侧)的2个侧板固定定位装置22a。装配时,侧板11的左侧端部中的靠上侧的端部和靠下侧的端部分别与2个侧板固定定位装置22a抵接,以此来限制侧板11向左侧移动。侧板固定定位装置22a包括导向支座22b。装配时,导向支座22b用于对侧板11进行导向定位。通过采用导向支座22b能够确保对侧板11的吊装定位方便,准确。

侧板定位装置还具有设置于装配底座21右侧(亦即侧板11的右侧)的2个侧板压紧装置22c。2个侧板压紧装置22c分别具有作为伸缩调节机构的第一伸缩调节机构22d。装配时,通过操作第一伸缩调节机构22d使其伸长,能够将侧板11的右侧端部中的靠上侧的端部和靠下侧的端部分别与2个侧板压紧装置22c抵接而压紧,由此来限制侧板11向右侧移动。

另外,侧板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装配底座21上方的作为伸缩调节机构的第四伸缩调节机构30。装配时,第四伸缩调节机构30在侧板11的宽度方向(图3的上下方向)上以能够伸缩的方式来调节从上方对相对于侧板11的夹紧和以分离的方式解除夹紧。通过采用第四伸缩调节机构30能够方便地完成对侧板11的夹紧和解除夹紧,当解除对侧板11的夹紧时,能够便于上侧梁13、下侧梁14的装配。

侧柱定位装置用于对侧柱12进行定位,该侧柱定位装置与侧柱相对应而设置为4个,在装配底座21的长边方向(亦即侧板11长边方向)上的靠中间的位置均匀地隔开间隔设置。侧柱定位装置具有侧柱压紧装置23a和作为伸缩调节机构的第二伸缩调节机构23b。侧柱压紧装置23a位于装配底座21一侧(亦即侧柱12一侧,图1上下方向的一侧),对侧柱12的一端压紧,第二伸缩调节机构23b对侧柱12的另一端可调节地压紧。通过采用侧柱定位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侧柱12的高精度的定位,通过采用第二伸缩调节机构23b能够方便地完成对侧柱12的夹紧和解除夹紧。

枕柱定位装置用于对枕柱15进行定位,该枕柱定位装置与枕柱相对应而设置为2个,在装配底座21的长边方向(亦即侧板11长边方向)上的靠两侧的位置隔开间隔设置。枕柱定位装置具有枕柱压紧装置24a和作为伸缩调节机构的第三伸缩调节机构24b。枕柱压紧装置24a位于装配底座21一侧(亦即枕柱15一侧图1上下方向的一侧),对枕柱15的一端压紧,第三伸缩调节机构24b对枕柱15的另一端可调节地压紧。通过采用枕柱定位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枕柱15的高精度的定位,通过采用第三伸缩调节机构24b能够方便地完成对枕柱15的夹紧和解除夹紧。

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5用于对上侧梁13进行定位夹紧,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5沿装配底座21的长边方向(亦即上侧梁13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例如为3个,其中2个分别设置在侧柱定位装置和枕柱定位装置之间,另1个设置在侧柱定位装置彼此之间。通过采用上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5,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上侧梁13的高精度的定位。

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6用于对下侧梁14进行定位夹紧,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6沿装配底座21的长边方向(亦即下侧梁14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例如为3个,其中2个分别设置在侧柱定位装置和枕柱定位装置之间,另1个设置在侧柱定位装置彼此之间。通过采用下侧梁定位夹紧装置26,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下侧梁14的高精度的定位。

侧墙装配装置20还具有附加定位加紧装置40,附加定位加紧装置40设置侧板定位装置和枕柱定位装置之间,用于对侧板11、上侧梁13和下侧梁14进行进一步的定位固定。

第一伸缩调节机构22d、第二伸缩调节机构23b、第三伸缩调节机构24b和第四伸缩调节机构30为相同的结构,例如采用丝杠螺母伸缩机构,但不限定与此,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

实施例2

将侧柱压紧装置23a设置在装配底座21一侧(亦即侧柱12一侧)改变为在装配底座21两侧均设置侧柱压紧装置23a,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将枕柱压紧装置24a设置在装配底座21一侧(亦即枕柱15一侧)改变为在装配底座21两侧均设置枕柱压紧装置24a,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