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床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501发布日期:2019-02-15 20:45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冲床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PC电路板机械自动化制造行业,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床自动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FPC制造行业所使用的冲床设备作业操作,采用手工上、下料,人工手工标记不合格产品记号,因产品拼板方式差异大,产品需人工放置,生产效率低,人工频繁对位放产品导致工人其劳动强度大,一个人只能操作一台冲床,造成资源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公司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力成本低、产品品质有保障的冲床自动上下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冲床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机架、上下料搬运机构、下料机构;所述的上下料搬运机构、下料机构皆安装在机架上且下料机构位于机架的出料端;

所述的上下料搬运机构包括一套X轴模组机构、两套Z轴机构、两套真空吸取组件;所述的X轴模组机构通过固定支架悬空安装在机架工作台板的正前方,两套Z轴机构的上端分别安装在X轴模组机构的滑块上,两套真空吸取组件分别安装在两套Z轴机构的下端;

所述的下料搬运机构包括一套Y轴模组机构、一套下料夹具机构;所述的下料夹具机构安装在Y轴模组机构的滑块上并可沿Y轴来回移动。

所述的Z轴机构为Z轴气缸,Z轴气缸的缸体固定在X轴模组机构的滑块上。

所述的真空吸取组件包括上料连接板、吸盘安装板、真空发生器、真空吸嘴、快速接头、分流板、压力开关;所述的上料连接板的上部安装在Z轴气缸的活塞杆的杆端,上料连接板的下端与吸盘安装板连接,真空吸嘴安装在吸盘安装板且吸口朝下,真空发生器、快速接头、压力开关、分流板皆安装在吸盘安装板上,真空发生器通过管道与分流板、真空吸嘴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上下料搬运机构、下料机构,上下料搬运机构与下料机构有机衔接,实现产品快速对位放置;放置位置准确可靠,上下料搬运机构中采用由两组Z轴机构环绕真空吸取组件构成的搬运机构,实现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与送料搬运机械手同步工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保证产品的品质。故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噪音较小;

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的优点,能在设备安装调试后,运行平稳可靠,达到设计效果。单机效率高于人工速度,如果一人看管多机,可以大大减少工人数量,也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料夹具机构,可调整夹具的位置来匹配各种产品生产的需要,大大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下料搬运机构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吸取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料机构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冲床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机架1、上下料搬运机构2、下料机构3。

所述的上下料搬运机构2、下料机构3皆安装在机架1上且下料机构3位于机架1的出料端。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上下料搬运机构2包括一套X轴模组机构21、两套Z轴机构22、两套真空吸取组件23;所述的X轴模组机构21通过固定支架悬空安装在机架1工作台板的正前方。所述的Z轴机构22为Z轴气缸22,两套Z轴气缸22的上端分别安装在X轴模组机构21的滑块上,两套真空吸取组件23分别安装在两套Z轴机构22的下端。

如图3所示,所述的真空吸取组件23包括上料连接板231、吸盘安装板232、真空发生器233、真空吸嘴234、快速接头235、分流板236、压力开关237;所述的上料连接板231的上部安装在Z轴气缸22的活塞杆的杆端,上料连接板231的下端与吸盘安装板232连接,真空吸嘴234安装在吸盘安装板232且吸口朝下,真空发生器233、快速接头235、压力开关237、分流板236皆安装在吸盘安装板232上,真空发生器233通过管道与分流板236、真空吸嘴234连通。

如图4所示,所述的下料搬运机构3包括一套Y轴模组机构31、一套下料夹具机构32;所述的下料夹具机构32安装在Y轴模组机构31的滑块上并可沿Y轴来回移动。

所述的Y轴模组机构31包括步进电机311、同步带模组312;所述的下料夹具机构32安装在同步带模组312的滑块上,步进电机311通过电机轴输入端与同步带模组312动力连接。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人工将工件放置在机架的待料板上11;

2、上下料搬运机构2中左侧的Z轴机构22驱动真空吸取组件23吸料并将工件移至冲床10的放料位;

3、冲压完成后,上下料搬运机构2中右侧的Z轴机构22驱动真空吸取组件23吸料并将工件从冲床10的放料位移至下料搬运机构3的下料夹具机构32上;

4、下料搬运机构3中的Y轴模组机构31将工件移出机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